亢楠
内容摘要:佛教自东汉之时传入中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辽金时期,基本形成了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外来宗教文化。这种本土化特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艺术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造型艺术。本文主要从佛教中的造像、绘画和建筑艺术三个方面,来分析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辽金时期的佛教造像,题材较之前代更为丰富,雕刻技法中融入了北方民族奔放、刚健的性格特质。佛教绘画艺术在辽金时期发生了重要转折,不再单纯描绘佛教人物和佛教活动,而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传递佛教教义和佛教思想。佛教建筑领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对建筑细部进行改良,对后代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辽金时期 佛教 造型艺术
辽与金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入主北国建立起的政权,为避免汉族民众的反抗与排斥,当朝统治者选择利用佛教建立各民族都能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辽金时期,佛教备受统治者推崇,虽然政治是主导因素,然而佛教兴盛对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尤其是这一时期造型艺术的发展更加令人瞩目。
佛教造型艺术主要包括佛教中的造像、绘画和建筑艺术。笔者不揣鄙陋,试图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究辽金时期佛像造型艺术的演化。
一、佛教造像艺术
辽代是少数民族部落契丹建立的政权,辽建立之前契丹人一直信奉萨满教,后来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强化对汉族地区的控制和统治,进而将宗教政策向佛教倾斜。在契丹族统治的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广大地区兴建起大量佛寺。这些佛寺中所供奉的佛像,在造像技法上既有对唐代典雅端庄遗风的继承,同时融入了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辽代佛教造像与南方平易近人的造像风格不同,往往是面相饱满、肩膀宽阔,刚健有力的形象。佛像面部圆鼓,略显肥胖。上身穿袒胸式袈裟,下身着长裙,衣褶较多,较唐代造像更显衣纹质感。菩萨像多是高发髻并带高花冠,花冠形式与契丹贵族头冠颇为相似。胸前饰物较宋时减少,只饰一串连珠璎珞。
另外,时人注重选材的丰富性,既有显教的佛、菩萨、罗汉等题材,还有密教的五方佛、八大菩萨等题材。另外在佛教雕塑中还出现了“大肚弥勒”的造像:袒露胸腹,席地而坐,手持念珠,神态欢乐。不同于之前威武雄壮的天王,也不同于姿态优美,深情庄穆的菩萨,而更加向开放豪迈的风格发展。既与当时社会世俗化与市井化有关,同时作为辽代统治阶级的契丹民族的性格特点对当时的佛教艺术风格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契丹族是位于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辽史》中写道:“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食酪,草居野处,无有定所。”从中得以窥见契丹族生活的基本风貌。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契丹族人热情奔放、豪放刚健的性格特点,进而融入佛教造像艺术。
由于辽代大肆推崇佛教,致使出现“辽以释废”的局面,即崇佛之风将契丹族人雄武刚健的民族精神侵蚀,从而导致辽王朝的灭亡。随之兴起壮大的则是女真完颜部落建立起的金朝。金代为巩固和扩大统治依旧崇尚佛法,但吸取了辽代灭亡的教训,实行利用与限制并举的佛教政策,加强对佛教的统治。这样一来,金代佛教的发展便受到限制,在佛教艺术方面的发展速度也不及辽代。
这一时期的造像风格,对佛教艺术写实风格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金代佛教造像遗存的丰富性不亚于辽代,同样也多以浮雕形式雕刻在佛塔等建筑物上。金代造像艺术是在辽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造像的衣饰较辽代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所塑造的人物体魄比辽时更为雄浑刚健,面部更加丰满圆润,略显臃态,从中可见金人的审美倾向及艺术风格。
二、佛教绘画艺术
辽代佛教盛行,一些画家也开始将描绘视角转向佛教文化,创作出大量精妙绝伦的佛教壁画作品。其不仅存在于佛堂寺庙或佛塔地宫等佛教建筑之上,更多的存在于辽墓墓室。如在内蒙古赤峰的辽开龙寺遗址附近,辽代僧侣的墓室中,发现有反映辽代僧侣形象及生活的壁画。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辽代的家族墓群中,发现一幅有僧人形象的《三老(教)对弈图》。这些壁画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真实描绘了辽代佛教文化的相关内容,如:信徒念佛、诵经时的场景、佛教信徒“供养”时的情景以及对各类佛教中人物形象的描绘。
辽代遗存的佛教壁画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风格,同辽代佛教造像艺术相似,在承继唐宋画院派技法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北方画家粗犷、简约的绘画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的社会背景关系密切。辽建国前后,其军队屡屡南下进犯中原,俘掠大批汉人,其中不乏有精通中原画技的汉族画家,因而承袭当时的中原绘画技法也就不以为奇了。后辽与北宋制定“澶渊之盟”,双方休兵交好,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因而辽代画风上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生活在北方草原之上的契丹族人,并不是一味模仿而毫无创新,而是在绘画中融入了民族性,使绘画风格更加粗犷、率性、奔放。如位于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之中,绘有一幅供养人壁画,将形墨彩融为一体,落笔刚劲,画韵传神,画中人衣巾飞扬,着紧身服饰,具有强烈的草原民族特色。
金代佛教是承继辽、宋佛教发展起来的,因此佛教绘画作品也具有一定规模,但经过长期战乱,损毁严重,完整保存下来的为数甚少。这一时期的佛教绘画作品多以佛教人物和佛教故事为创作题材,虽属佛教艺术的范畴,但由于处在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佛教开始世俗化,进而影响到佛教绘画创作领域,更多表现出世俗性,通过普通人物日常生活图景反映绘画主题,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佛教绘画艺术。
同市民文学一样,风俗画更易于普通市民理解和接受,通过形象化、生活化的图景,借助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充分展现世俗之美,同时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佛教所传递的教化思想,是佛教绘画艺术的一次重大发展与创新。
三、佛教建筑艺术
佛教建筑主要包括寺院和佛塔。佛教源于印度,因此中国的佛教建筑在其初期建造之时,受到印度宗教建筑风格的影响,但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渐渐融入了更多中国化的元素。
寺院的形式分为宫塔式和院落式两种。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空间的延展和变化。宫塔式属向上伸展的立体空间结构,而院落式则是向四周延伸的立体空间结构。宫塔式是原始佛教的寺院形式,与佛教餐风露宿的修行方式相契合。后院落式佛寺的兴起,宗教空间逐渐由室外转向室内,与中国传统的住宅空间更相类似,是西方佛教建筑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本土化色彩。
辽代的佛塔多呈八角十三层样式,不同于唐代简约质朴的方形塔。八角塔更能凸显辽代佛塔玲珑而富于变化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佛塔属高层建筑,能否抵御猛烈的风力,也是辽塔建造初期考虑的重要问题。方形塔的迎风面较大,辽人从力学角度出发,减小佛塔的迎风面,因此创造性的建造出八角形塔。另外,辽代佛塔开始使用斜拱作为其外檐斗拱,增强了佛塔结构的稳定性,也是辽代佛塔区别于唐、宋佛塔的一个显著特点。
北宋时期,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营造法式》问世。辽代佛教建筑在吸收《营造法式》科学化、程序化、规格化特点之上,融入了本民族豪放朗健的风格,从而形成了辽代独具民族特色的佛教建筑风格,为之后中国佛塔建筑样式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代佛塔建造提供范式。
佛教建筑发展到金代,在继承前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新的特点。
金代佛塔继承了辽代八角形式样,但在塔檐上进行了改良。金塔多采用密檐式,即塔檐自下而上逐层收敛,而且每一层的高度均匀递减,外部轮廓看起来像是优美的抛物线。金塔吸收了唐塔的外形特点,同时还兼容了宋塔的内部结构和局部装饰等特征。在金代还出现了塔上塔的建筑形式,如安阳天宁寺的文峰塔就是典型的塔上塔形式,在底塔之上还立有约10.5米高的喇嘛塔作为塔刹。
而金代的佛教寺院建筑,没有太多的变化与特点,基本承袭了辽代宫塔式和院落式两种形态,在此不做赘述。
四、小结
总体来看,辽金时期佛教备受推崇。“辽以释废”虽不是辽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却也可见当时统治者对佛教的追捧程度。正是这种对佛教的过度热衷致使朝政荒废,亡国灭顶。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种推崇和追捧又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为后人了解当时的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史料。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型艺术在对前代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吸收基础上,融入了本民族的特点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之后的各朝各代以及现代造型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佛教造型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