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书记汪衍君

2014-12-01 23:17郑继亮
农家顾问 2014年11期
关键词:婺剧陈村温氏

郑继亮

今年52岁的浙江衢州汪衍君高中毕业后曾读过文艺班,学过婺剧。1979年入伍,曾是部队的一名文艺骨干。退伍后在外地经商十多年,2001年他载着满满的乡愁回到大陈村。2005年,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1200多人的村子,村集体欠债60万元,村民上访不断。

“村里和不和谐,关键是看村干部能不能关爱村民”。上任伊始,汪衍君便定下规矩,村民小组长每月要和村“两委”成员一起,与组里的村民沟通一次以上,了解村民困难,化解群众矛盾。担任村支书后,汪衍君有个最大的愿望——改变大陈村的贫穷面貌。他曾夸下海口——3年任期内修缮好村里的百年汪氏宗祠、修建通村公路,让村头村尾亮起路灯。没有钱,他靠两条腿跑项目争取资金。站在修缮一新的宗祠前,汪衍君告诉笔者,“鞋子跑破了,钱就来了。”

村强民富,关键是要有“造血”功能。汪衍君为此忙得不可开交——村里的矿山重新招标,每年采矿费拍到6万元;将当地一个服装厂的生产车间引进到村里,方便村民务工。为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他将当地温氏公司的养鸡基地争取到村里,村里出资建基地,优先租给村里12户低收入农户,然后由温氏公司统一收购,给每户带来一年不少于两万元的收入。

治理村庄是门大学问,学婺剧出身的汪衍君用起自己的老本行——用文化的力量,润泽百姓心田。从2005年开始,汪衍君以文化生活为中心开展工作,积极筹集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修缮宗祠、古民居、古巷道;邀请专家、学者前往村中,充分挖掘大陈古村的文化;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麻糍文化节,许多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村里出资购买了音响等设备,相继成立唢呐班、腰鼓队、排舞团,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项或多项活动……。

大陈面是大陈村特有的美食,制作工艺已传承500多年。汪衍君联合村里原有大陈面作坊主,建起年产5000吨面条的标准化厂房,吸纳村里100多名劳动力留在家乡务工。融合当地民俗故事,谱写出脍炙人口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音乐、美食互促互帮,《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不仅迅速打响了大陈面的招牌,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也让大陈村获得了“中国村歌发祥地”的美誉。

猜你喜欢
婺剧陈村温氏
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宝藏”与“观象”将于11月22日举行观赏石陈村专场拍卖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温氏7.3亿元增资三项目
论表演者在浙江婺剧传承中的价值
温氏股份:预计2019年上市肉猪2 750万头
婺剧《穆桂英》海报
陈村水电厂顺利完成陈村大坝上游朱家门滑坡体GPS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