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锐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组成要素,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新的词汇或词汇中新的含义应运而生,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少数民族的汉语言教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新词新义;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趋频繁,同时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大量的新词新义涌现出来。这既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也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词汇高达7000多条,然而我国少数民族接触到的新词汇却较少。在少数民族教学中普及新词新义尤为重要,把社会大众认可的新词汇融入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成为了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少数民族汉语词汇教学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量新的新词新义涌现并且广泛流行,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的词语很早就有,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有的词就渐渐被冷落,无人提及。所以这些词没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给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编写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带来困难。
汉语教材是学习汉语的依据,有了教材,才会使汉语教学事半功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部分,但是教科书中新词新义的整合与编写却困难重重。一些词汇在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销声匿迹,而一些词语便会赋予新的含义,富有时代气息。这需要不断更新教材版本,吐故纳新,以顺应时代潮流。
据调查,许多少数民族院校使用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而统计发现,教材中新词寥寥无几,这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新词新义是大为不利的。另外,还有部分学校与地区使用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基础汉语》教材,其中的新词新义也非常少,这样对少数民族新词新义的教学毫无意义。所以,为了使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富有时代气息,必须对新词新义的教学提高重视。教材的编写更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并且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和最新发展,这样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主动接触与关注社会上产生的这些新的词语与新的说法,同时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
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应对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少数民族汉语的主要学习者是学生,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明白新词新义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新词新义是顺应时代潮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学习新词新义,才能把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激发出来,从而积极学习,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以教学制度与方法保障新词新义的教学
以前,教师只会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却很少有时间讲解新词新义。有计划、有系统地教学新词新义,需要教学制度与方法做保障。把课本上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但是仅仅注重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新词新义的理解与应用。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平时教师可以用新词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与应用,让学生体会到一些词汇的含义与语境。同时,教师的授课方式要新颖,要把富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带入到课堂中,把语言与生活紧密连系到一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应该仅仅学到课本上那些固定的、死的东西,其实更应该学到的是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提高自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为未来新词新义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同样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仅仅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同样可以学到课堂外面的知识,做到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新词新义的学习,不仅要靠努力,而且也要讲究方法,这样会提高学习效率。只有不断改进教育思想,才能使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少数民族汉语新词新义的教学要想有一个真正的改变,除了改革教材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少数民族学生新词新义的学习更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接受新文化的能力与适应时代潮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夏迪娅·伊布拉音,乌买尔·阿皮孜.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王新慧.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其他语言教学的异同[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2).
[3]蒋夫尔.数民族汉语教学如何突破[J].中国民族教育,2004(3).
[4]张凤麟.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简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