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我们身边

2014-12-01 21:49殷东
慈善 2014年6期
关键词:义工慈善爱心

殷东

9月23日,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暨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会上授予316名个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 授予194家单位“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奖”,授予177家慈善组织“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授予170个项目“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此次在大会上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的人群中,每一位获奖者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事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向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伸出援手,他们的大爱精神感染了全社会。在本次获得突出贡献(个人)奖的群体中虽然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但基本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在慈善组织内部工作多年优秀慈善工作者。由于多年的慈善工作经历,这部分群体对慈善组织开展的工作非常了解,对慈善本身的定义也有深刻认知,同时又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能远见卓识,能非常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募集救助工作,在社会上能产生很大影响力,对慈善自身的社会形象、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类,社会爱心企业家。这部分人群在自身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他们的优势在于强大的经济基础,他们往往每次捐款数额巨大,对慈善组织长期持续地开展慈善公益活动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第三类,借助自身的工作条件为慈善作出贡献的群体。其中包括新闻媒体人,我们知道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宣传,没有他们的跟踪报道,连续不断的宣传慈善事业,很难在民众心中扎下根;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和慈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全国所有慈善组织所开展的慈善项目中都不可或缺地有着很多助医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都离不医务工作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研究慈善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着渊博学识,深远的思想,为推动慈善事业正确发展路线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四类,就是我们常说的草根慈善人士。这部分人群,范围就非常广泛了。他们中有普通工人、离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师、身残志坚的爱心人士,长年坚持爱心奉献的普通市民等,他们用各自的行动传播慈善。这个群体的优势在于接地气。因为他们所做的公益大多发生在我们普通百姓身边,耳濡目染无形间也带动身边的人。使公益慈善这项事业能在民间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所以这一部分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现就获得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部分民间爱心人士事迹作简单介绍。

张金华,1973年出生,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寨门村人,是温岭市公安局一名临时工(协警)。现担任温岭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副会长兼城南义工队的队长。张金华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参加义工活动,2010年3月组建城南义工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于义工服务上,先后被温岭市慈善总会授予“优秀义工服务队长”、被台州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他所带领的城南义工队也被台州市慈善总会授予“台州市优秀义工团队”。并且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同时还是干细胞骨髓捐献志愿者。

4年来,张金华一直秉着服务弱势群体、传播文明新风宗旨,尽管他收入不高,但还是自费购买了一辆小面包车方便活动开展,他所有的收入全都花在了车辆的维修及油费的支付上。几乎每一次活动,他都是组织者、参与者。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午休时间,周末以及节假日时间基本每天都有活动,有时白天来不及安排或突发的情况,就安排在晚上,他放弃所有休息时间,热情投入到公益事业。在他的带领下,服务队已发展义工1000多人,4年来共组织并参与了1000多次微公益活动。被队友们称为“疯狂义工”,被城南人民称为“亲人阿华”,他自己也说他是为义工而生的。

义工服务队成立伊始,他就开展助老活动,并把城南敬老院作为服务基地,把该院的60多名孤寡残疾老人作为服务对象,现已共进院服务46次,每到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陪老人们一起吃饭,为这些年迈的孤老送去欢笑。有些留守老人长期处在山区,生活十分不便,他根据山区老人的特点,定期不定期地到照顾村上洞自然村、小江湾村、中柱村、下街村、大坑自然村,现已共进大山服务86次,为留守老人们送钱、送物并开展各项义工服务。

同时他针对分散在城南各个村落的80多户重度残疾对象及孤寡老人,张金华带领服务队逐一走访,并把每户的基本情况记录在册,定期不定期地组织队员上门服务。为了排解老人的孤独情绪,他组织“敲敲门、聊聊天”活动;为让残疾人克服自卑、自闭的心理,开展“生日祝福活动”、“共吃一顿家常饭”活动等。购买蛋糕,自带家常菜,上门与重残对象或孤寡老人共进午餐。四年来共举办38次“生日祝福”活动,开展了46次“共吃一顿家常饭”活动。

不仅如此,他还组织了“助学助教微公益”活动、“保护地球村”环保活动、“说出微心愿·义工帮你圆”微公益活动等,每年的除夕夜他都放弃与家人同聚的机会,与孤寡老人共度除夕。

此外,他每天定时不断更新微信、QQ,是张金华及他的服务队活动的写照。通过这些公开透明的传播方式,感染着每一个人,妻子也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用自己的真心、恒心,用自己的热情给贫困人员以希望,也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个人。坚持是一种品质、一种力量、一种信念,这种品质、力量、信念在张金华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郑复生,江苏省徐州人,1967年出生,2013年第二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获得者,徐州市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创建人和领导者。1988年21岁的郑复生因患“强直性脊椎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心帮助。为回报社会,他于1997年4月成立了徐州市第一家民间公益慈善机构——徐州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17年来,他拖着病残之躯,全身心地扑在了公益慈善事业上,为困境中的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送去无数温暖和关爱,踏出一条不平凡的慈善之路。

从1997年起,在郑复生精心组织下,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实施一系列的公益慈善项目。“复生爱心书屋”,为喜欢读书而行动困难的残疾朋友义务送书上门。“爱心手工坊”,向残障人士传授串珠、香包、中国结、饰品等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帮助他们学习谋生之术。“2+1牵手同游”,组织义工扶助行动困难的残障朋友走出孤独封闭的空间,到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放松心情。“残障人士社工服务站”,为残健良好融合搭建平台,安排有网络创业成功经验的慈善义工作为培训老师,对走不出家门的残障朋友上门培训网络开店。许许多多的残疾朋友通过这些项目改变了生活境遇,甚至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强了生活信心和勇气。2008年,郑复生又设计实施了“心目影院”项目,深入全市各县(市、区)社区、养老院、盲人工作场所,由慈善义工为视障、肢残、孤寡老人讲电影。6年受益的视障、肢残、孤寡老人近万名。该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和“徐州慈善奖”。

近年来,有“徐州保尔”之称的郑复生,先后荣获“温暖中国十大人物”“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江苏省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等荣誉;他领导的徐州市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也先后荣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宋英,离休干部,96岁,党龄68年。2012年1月5日,宋英老人把她和老伴儿姜美善几十年来积攒的16张存折共计99.96万元,加上利息总计100万元,全部转入通州区慈善总会,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和贫困学生。并表示在身后捐出自己现住的102平方米住房(拆现)并入慈善基金。据老人介绍,此次捐出100万元,及日后房产的捐赠都是在老伴儿姜美善去世前同老伴儿早就商量好的。

宋英老人虽是离休干部,但平日生活非常勤俭。自老伴儿去世后,宋英老人每个月伙食费只用100元,买10元钱肉,要吃1个月。在离休后的30多年里,捐出过多少钱,帮助过多少人,老人自己也记不清,别人更无法统计。

“扶一扶困难群众,托一托贫困学生,把钱用活了,可以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宋英和老伴儿最大的心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最朴实的真情告白。2010年1月18日,夫妇俩一起写下《关于我们财产的遗嘱》:“财产是我们二人共同节俭省下的,不是祖传遗产,不予分配,应该回报国家、回馈社会。”

让贫困人群早日脱贫、莘莘学子有书可念,是宋英老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越在困难的时候,坚守的信仰越不能动摇。”宋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这正是对宋英老人一生真实的写照。她用善良的爱心为社会无私奉献,用淳朴的行动生动诠释一名老干部、老党员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光辉形象。

陈尘,湖北襄阳人,1980年出生,是一名孤儿,曾在新疆武警支队服兵役,十堰二汽总装厂工作。2003年在广州做主厨时,第一次参加义工活动,去的就是孤儿院,看到这里的孩子们他感触万分,当时他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更多人。

2006年他回到襄阳,在茶楼上班,业余时间翻开以前参加义工活动的照片,希望为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直到2009年,加入了襄阳市民间义工协会。多年来他所从事的志愿服务包括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弱势群体、服务春运等志愿服务。2009年至今,5年时间,他参加志愿活动265次,春运志愿活动50次。

在4年前的一次义工活动中,他去看望一位高龄孤寡老人。老人一生无儿无女,老伴儿上世纪80年代去世。当时年关将至,天气异常寒冷,走近空荡荡的院子,远远就看见老人抱着拐杖,孤零零地坐在木椅上。以后的日子,他经常去看望老人,帮奶奶洗床单、被罩,为奶奶腌好春节的腊肉,并为老奶奶过百岁生日,陪她一直走到生命的终点。

此外,每逢周末他还经常走进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同时,把自己的技能带到了义工生活中,为老人们做饭,尽力用自己的耐心让老人们感受到如儿女在身边一样的温馨。

他资助的女孩黄依婷是南漳县李庙镇杨柳完小一年级学生。黄依婷还没出生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一岁多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平时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学校离家远,每次到学校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家庭贫困,这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面临着辍学的困境。

在一次无意的走访中,他得知了这个女孩的事情后,便认她作自己的“女儿”,资助她读书。有了这个“女儿”,陈尘的心就一直为她牵挂,每隔几天就会打电话问学习情况,每年至少两次到山里去为她送衣服、学习用品和生活费。在他的带动下,襄阳民间义工协会有70多位义工与贫困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山区贫困孩子生活和学习。

他资助的另一位女士范沾沾,是宜城市的一位农村妇女,先后经历过孩子夭折、婚姻破裂的悲痛,却又患上尿毒症,虽与母亲配型成功,但因家中太穷无法进行肾移植手术。获知范沾沾的情况后,他又和襄阳民间义工协会会员们筹备,经襄阳市红十字会批准,在人民广场为范沾沾举办了大型募捐活动,经多方努力,最终帮她凑够了手术费。

而今范沾沾成功换肾,身体恢复很好,并在宜城开了一间女装店,生活很幸福。他不但救助了众多陷入困境中的人,而且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从2010年春节开始,连续4年春节休假时间,他都在襄阳火车站“温暖回家·情暖襄阳”志愿活动中度过的。

在火车站这段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陈尘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南来北往的旅客。近80岁的老人从外地做完手术回襄阳与家人团圆,他就和义工朋友们用车站轮椅,一路小跑把老人安全送出站;外出打工的小夫妻带着孩子背着行李在人群中吃力地挤向站口,他就和襄阳民间义工协会的义工们一起帮他们抱孩子,扛上重重的行李并把他们送上车……

陈尘说:我是一个志愿者,虽然帮助别人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每次帮别人解决了困难,别人开心,自己因此也变得快乐。

热依汗,1939年出生,新疆石油学院退休教师,乌鲁木齐慈善总会“爱心妈妈”集体负责人,曾获自治区妇联“关爱妇女儿童奖”。

2001年2月,在热依汗老师的倡议下,组成了“爱心母亲”公益团体,2008年1月在乌鲁木齐慈善总会设立“爱心母亲”集体助学项目。在热依汗老师的带领下,“爱心母亲”集体广泛募集慈善资金,积极开展对各民族弱势群体的慈善救助活动,对自治区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几年来,热依汗老师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社会科学界先进学会工作者、自治区老干部先进个人、自治区第三届“春蕾计划”先进工作者、“中华爱国之星”、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自治区家庭教育研究会优秀专家,在新疆内外取得各项荣誉20余次,并在2010年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的接见。

热依汗老师作为“爱心母亲”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一直以一名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母爱帮助失去母爱、流浪在街头的孩子。1995年,热依汗老师在社会上看见许多适龄儿童在社会上流浪,有的甚至当起了小偷,她深入了解情况后,热依汗老师决定自己开办免费学校收留这些孩子,给他们教授知识,通过3年的教育,共有27名孩子接受了热依汗老师的教育。2003年,热依汗老师又在赛马场附件租了5间房子,自费开办了清水学校,免费接收流浪儿童上学, 3年里,有360名孩子在清水学校接受教育。2001年“爱心母亲”集体成立后,帮助贫困学生上学就成了所有“爱心母亲”共同的心愿。乌鲁木齐柴窝堡林场小学是一所寄宿制民汉合校,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没有自来水,师生用水无法保障,严重影响了师生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2009年7月,“爱心母亲”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向柴窝堡林场小学捐资11.9万元,为学校打一口水井,经过半年的建设,水井在第二年新学期建设完成,学校师生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感谢“爱心母亲”的恩情,学生们将这口井称作“爱的灌溉·慈善井”;2012年,“爱心母亲”又向吐鲁番夏乡铁提尔小学捐资12万元,修建一口水井。在热依汗老师的带领下,“爱心母亲”12年来共帮助了28所中小学的850名学生,新疆各高校的78名学生,累计捐资金额100余万元。

作为一名母亲,热依汗老师总是将自己的爱给予身边的孩子。2005年库尔邦节,热依汗老师在得知有8个孩子因为失去父母而无法过节时,自己掏腰包买了羊肉、大米、清油等节日的礼物,挨家挨户地送到孩子们手里。作为一名教师,热依汗把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8年来的经验总结起来,深入社区、学校、监狱等地为那些刚刚成为母亲的女性进行宣讲,教授她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母亲,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材。同时,热依汗老师来到大学校园里,教授刚刚走进学校的女生成长之道。2008—2011年连续4年,热依汗老师前往新疆女子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感化教育,告诫他们作为一名女性应尽的社会和家庭责任。2009年,热依汗老师前往自治区肿瘤医院作报告,同身患癌症的女性在一起,告诉她们应坚强面对人生的打击,并帮助18名贫困患者,向他们捐款18000元。十几年来,热依汗老师前往大学开展宣讲活动15次,使5500余名学生受益;前往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13次,5000多名学生家长得到了帮助;还前往5个学校向老师们传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爱心母亲”共出资3.5万元,帮助25个患病女性。

热依汗老师积极响应乌鲁木齐慈善总会号召,关注乌鲁木齐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带领“爱心母亲”集体向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每当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爱心母亲”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群众渡过困难。几年来,她共向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巴楚地震灾区等捐赠资金5万余元。2009年3月,新疆柯坪地区发生地震,乌鲁木齐慈善总会组织“爱心母亲”集体捐资34970元、捐物71100元,并组织集体成员代表前往柯坪地震灾区,将捐资款物直接送到受灾贫困学生的手中。热依汗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呼吁维吾尔族家庭简办“乃孜尔”、“割礼”等传统仪式,压缩各项礼仪开支,将节省下来的钱捐赠出去,用于开展慈善活动,捐助贫困学生。仅在2012年就有20余个家庭勤俭办红白事,把节约的11万余元捐给了“爱心母亲”,用于救助困难学生。几年来,许多国内、国际爱心人士纷纷响应号召捐款、捐物,上海一名爱心人士连续5年资助新大附小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初中和高中的学业;福建一名爱心人士向乌鲁木齐市第37中学捐赠价值5000元的校服;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华人、华侨在听说了他们的事迹后也纷纷捐款、捐物,参与到各类助学活动中来。

热依汗老师作为一名退休老教师,在慈善公益事业上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帮助了许多贫困学生、困难妇女逐步摆脱生活困境。她的奉献推动了乌鲁木齐市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构建和谐乌鲁木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誙

猜你喜欢
义工慈善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爱心的奉献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连慈善义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