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
最近,听到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在一次政府会议上的汇报:“阿里巴巴将视自身为中国的国家企业”,那简称也叫“国企”,我马上联想到这期杂志讨论的国产化问题,“国产化”是国内生产的就叫“国产化”?那全球绝大部分商品岂不都是“国产化”?
为了扫盲,我查了百科:“国产化”是指技术引进项目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中,国内生产件的数量在整件产品生产件数量中的占比。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国内基础的IT硬件产品将基本实现国产化,原因之一是国际大牌有将硬件版块出售给中国的趋势;之二是国内硬件代工此消彼长,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这能让我们沾沾自喜么?这与我们传统工业的模式无异:买进口的设备、进口的关键零部件,用着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为全球提供中低端产品。目前,国内硬件,例如服务器,就算板卡、外壳、电源等都是国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但处理器还是英特尔至强,芯片组还是英特尔的C600,这能算真正的国产化吗?
我认为:信息化产品国产化,不解决一颗“心”(芯片)和一张“皮”(操作系统)的问题,都不能算真正的国产化。有人说:过去20年的中国信息化建设就是架构在一堆国外产品和技术之上的信息化。如果不尽快解决一颗“心”一张“皮”的问题,那今后20年的信息化将是建立在国内资源大量消耗之上的信息化。试问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会去倡导需要大量消耗金属、化学品和能源的硬件制造业吗?他们关注的是在关键芯片和软件平台方面保持绝对领先,让中国的集成电路外贸依赖度超过80%,操作系统依赖度超过90%,这也成为中国信息化的技术依赖和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封装好的英特尔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统是没有后门的。
希望无论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国家企业,都能够出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不仅仅“去IOE”,更要“去IM”,要把一颗“心”,一张“皮”当做当年的“两弹一星”来攻关。最近已经传出好消息,倪光南院士透露年内就有望推出国产化的桌面操作系统,相信现在的中国有实力和能力去实现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这将成为信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点,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