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摘 要:大量的社会困境的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人们为什么合作和不合作”这一问题,也有助于理解在群体和组织内的合作能够被维持或者促进的方式。本文简述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困境,强调最近这一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未来研究的途径。这一视角是创新的和有应用价值的。
关键词:社会困境;囚徒困境;即时后果
社会困境存在于除单独个体之外的任何群体之中,大量的跨学科研究聚焦于这个问题,包括人类学、生物学、经济学、数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社会困境相关的关键性概念框列了社会困境研究的大纲,综合过去的研究,讨论了最近这个领域的发展,定义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便繁荣这个重要且永恒发展的领域。
一、社会困境:超越囚徒困境和即时后果
社会困境有许多特点。有时候合作意味着给予群体,有时候意味着不从集体中拿或者消费;有时候其时间跨度较短,甚至短到只有一个单一的交互,有时候它是长期持续的,没有结束之时。社会困境可以包括两个人,也可以包括在一个城市、大陆的人或者世界上的所有人。社会困境多样性导致研究者对概念做出不同的定义。Dawes(1980)是首先定义社会困境的人之一,在一篇心理学综述中,他把社会困境定义为:a,每一个决策制定者都有一个主张不合作的支配策略(如选择最优于自己的结果,无论其他人如何选择),并且b,如果所有人选择这种支配策略,那么最终结果要比合作的结果更糟(如不充分的平衡)。但是就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当我们聚焦于困境的关键部分,这个定义对一些其他的结果结构是不公平的(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但这个定义没有包括临时的或者时间维度(如Messick & Brewer,1983;Van Lange &Joireman,2008)。
二、囚徒、斗鸡和精确困境
众所周知,囚徒困境常常用来作为定义社会困境的基础,它也是Dawes(1980)的定义。我们认为如果个人放松这种支配性策略的要求,其他两种相互依赖的结构也能被看作是社会困境。这两种结构包括斗鸡和精确困境。在这两个困境里,个人与集体冲突本质上对于社会困境仍然存在:行动的非合作过程会诱惑每一个人,并且,如果所有人都追求行为的不合作,最后的结果会比合作糟糕得多。
在斗鸡困境中,每一个人会被非合作行为诱惑(径直走向“对手”,从而努力获取胜利),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参赛者合作(改变方向),两边都可能会经历最糟糕的结果(死亡)。很显然,斗鸡没有涉及一个支配性的策略。对于理性的个人决策者来说,最好的决策取决于他/她可能会怎么做;如果一个人相信另外一个人会合作(转向或者退后),行动最好的方针就是不合作(继续径直走)。然而,如果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不会合作(不会转向或者退后),这个人最好的方针就是合作(转向或者退后),因为输掉游戏比都死掉更好。这种游戏和现实中的一些情景相似,如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在任何风险下,是否会维持荣誉感。
信任困境也同样缺乏一种最优支配性策略,并且当双方都选择合作时,有唯一的最高的集体和个人结果。这种对应的关系的结合于拥有的结果可能会建议解决方案是简单的,不存在困境。无论如何,如果一方认为打击另一方要比获得最好的结果更加重要的话,或者认为另一方是具有竞争性的,最好的行为方针就是不合作。因此,就像斗鸡困境一样,信任困境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下一种非合作性的行为指针有时候会诱惑每一个个体,并且,如果参与者追求非合作的行为指针,结果要比合作更加糟糕。
三、结论
这些社会圈套情景或许和社会樊篱是对立的,或者就自我而言,行动导致消极结果的情景,如果人数足够多,会导致对于集体的积极结果。延迟社会樊篱的例子包括由于雇员不愿意参与到额外的规则行为而导致公司的积极文化最终被破坏,如做一种好的运动帮助新雇员适应。我们只有了解在社会困境下人们的心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才会有的放矢地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民主社会。
参考文献:
[1]Dawes,R. M. Social Dilemma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0(31):169–193.
[2]Van Lange,P. A. M.,& Joireman,J.A.How we can promote behavior that serves all of us in the future[J].Social Issues and Pol icy Review,2008(2):127–157.
[3]Haruno,M.,& Frith,C. D. Activity in the amygdala elicited by unfair divisions predicts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J].Nature Neur- oscience,2009(1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