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敏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老师们,有位名人说过“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盘古开天地》正是一篇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打开课本,我放声朗读,不禁被他具体而生动的语言带入到那个神奇的故事里,我仿佛看到盘古抡起神斧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身化万物的情景。读后仍被盘古的创造精神所感动,沉浸在瑰丽而神奇的想象中。
这么美好的文字,怎样才能不落入教内容的窠臼呢?我想到了崔峦老师在第九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观摩活动中所强调的那四点:落实年段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展现学生学习的过程。
有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导航,下面就能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点,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新词,会读“滋润、血液、祖宗、逐渐”等词,会写“创造”一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创造”的意思。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评价体会文中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品读第四自然段,熟读中积累好词,能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进行积累运用。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又根据新课标第二学段目标及三年级学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现状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体会关键词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读中积累好词,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进行积累运用。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创造”的意思,体会盘古的创造精神。
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依据课标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式、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自主发现、合作学习、朗读感悟、想象说话”等多种方法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依据课标“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阅读对话要求,我设计了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1.动画导入,初步感知神话故事“神奇”的特点。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想象细读,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言语表达。
4.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着重凸显以下四点:
1.动画激趣,开启想象之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伊始,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葫芦娃、哪吒闹海)学生一看都特别兴奋,这时我抓住猴哥这首歌里的一句词“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问学生“孙悟空有什么了不得的?”学生争着答五行大山压不住他,他敢闹上天庭,他会72变……
正是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被神话故事的神奇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紧扣创造,得意得言。“创造”是本课的中心词,是学习的关键,所以我就由“创造”这一点,辐射到句子、文章,直到神话故事,民族文化,处处体现“语言文字运用”。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聚焦创造的:学生在找出并朗读了文章的中心句后,我追问学生,这句话里有一个词就是题目中开的意思,比比谁最先找出来?学生的好胜心一下子被激起来,迅速找到了,此时的学生精力高度集中,这时来指导书写,效果非常好。
对于写字,修订后的课标做出了明确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我指导学生写好“创造”,夯实写字教学。然后从两字的偏旁联系到它的意思进而质疑“盘古是怎样创造出天和地的?”从而精选课文段落与词句品读语言、感受形象、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做到言意兼得。
3.展开想象,言意相协。第四自然段的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同位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想象画面读等多种读书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宇宙之美,变化之神奇。学生能在文字的指引下想象出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能通过入情入境的读把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读中领悟文中潜藏的好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自主地积累这些好词。然后,用和盘古对话的方式,把“他”换做“你”,引导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在音乐声中,学生深情朗诵神奇:
你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Normally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β-catenin leads to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such as c-Myc and Wnt target genes: Promoting cell growth, divis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t also regulates cell-cell adhesion and is important for tissue formation[4,5].
为我们带来了凉爽。
你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给我们带来了甘甜的雨露。
你的双眼,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使我们的世界有了光明和生机。
生1:他的牙齿变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
生2:他的骨骼变成了洁白的雪山。
生3:他的头发,变成了闪烁的星星。
这样,便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创造了神奇。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利用想象这一灵感的源泉,让学生恣意徜徉于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学习运用语言的同时,又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从而达到言意相生,言意相协的目的。
4.自主探究,学中得法。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策略,如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边想象画面边读书,抓中心句概括文章和段落主要内容,逐步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阅读方法的习得,是基于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考量,其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关于板书设计,我力求在简洁、美观的基础上突出本课重点和叙述顺序,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总之,本课从对教材的解读,到课堂的教学,都紧扣学段目标,立足文本特色,关注学生学情,着眼“学习运用”,浸润在神奇的想象中,彰显出语文学科的本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