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振奋的是,上海在去年首次闯入亚太前十之后,今年再次上升2位,排名第六。两年内,上海的知识竞争力水平快速提升。深入分析上海如此迅速的进步可以发现,较为全面的多领域进步是关键,上海在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其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优势。
本报告始终贯穿了这样的思想:经济竞争力应该从知识的储备和投资角度来研究,特别是焦点应放在地区上。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能够即时传递,而不用考虑处于什么位置。这似乎说明在逻辑上地理因素在经济研究中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恰恰相反。当企业和个人工作范围变大时,相关资源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特别是知识集中的活动仍然是任何国家或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最发达的经济体。另外,当历史因素影响布局,比如靠近原材料和市场正在淡化,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资源加剧了本区域竞争的矛盾—在很多方面,全球化正在加强本地化。迈克尔·波特解释了这种“布局矛盾”,具体如下:
从较远的地方获得的资源在发达的经济体中基本上不能作为竞争优势。通过传真和Email传递的信息和关系每个人都能获得。虽然全球采购减少了劣势,但这并不能创造优势……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在全球经济中最确定的竞争优势似乎还是来源于本地。
在波特看来,由集聚带来的本地生产优势,比如特定的投入、雇员、信息和组织机构将促使企业集聚,并在以后的时间里进一步集聚,因为新的企业逐渐也被同样的集聚优势所吸引。并且,很多提高目前生产力的因素将促进集聚中的创新,这样就加速了企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例如,通过人际关系获得特定的信息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为企业洞察新的技术机会和新的顾客需求提供本地化的优势。因此,当传统意义上的优势在现在变得没有意义的时候,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竞争优势—在企业所在区域的商业环境—更为重要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区域之间竞争的概念,注重区域而不是国家层面的数据研究和政策方针的作用研究。虽然以“区域”为单位在分析中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区域范围的界定、完整数据的获取,但以地理单元作为国家层级下分析的目标将会使我们对竞争的本质和政府在经济发展活动中的推动作用看得更清楚。
根据国际竞争力中心所采取的模型和方法,我们计算出了今年亚太地区知识竞争力的指数得分和排名,该指数代表了33个区域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渐小,各国和各地区正努力维持经济增长。但经济疲软的阴影仍未散去,反映在知识竞争力方面,各相关地区的排名出现了与上年类似的较大波动。虽然新兴地区的知识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总体上在缩小。在2011版,第一名东京的指数相当于最后一名重庆指数的1.85倍,2012版中第一名东京的指数相当于最后一名湖北指数的1.63倍,2013年的第一名(东京)是最后一名(海德拉巴)的1.51倍。今年,第一名的东京是最后一名的中国湖北省指数的1.38倍。可见,近年来这些地区之间的知识竞争力差距持续缩小。当然,本计算方法决定了指数的高低在各年之间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但各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年缩小则是一个事实。
表1 2014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
与去年相比,本年排行榜的冠军没有改变,仍然是东京(124.69)。作为日本的首都,东京是整个亚太地区处于绝对领先水平的区域。最新数据的计算结果显示,东京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仍是独占鳌头。事实上,东京在全世界所有地区的知识竞争力结构中代表了发达的国际大都市这一类地区。它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其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使一般地区难以望其项背。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期间,东京的多数指标依然在亚太地区中名列前茅。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都聚集于此。东京又是日本经济、商业、金融中心,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有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的日本银行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东京还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目前,东京拥有190多所大学,著名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立教大学、明治大学、一桥大学、法政大学等都在东京。毫无疑问,东京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优势引致了经济发展、产出效率等全方位的巨大优势,使其成为亚太主要地区发展的标杆。
从具体指标上看,东京的政府RD投入(排名第二)、企业RD投入(排名第六)优势非常突出。产出指标中,无论是劳动生产率(排名第三)还是人均月收入(排名第二)也都具有明显优势。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非常重视教育投入,拥有大量的一流高等学府,另外东京的科技资源、高级人才资源丰富,高技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电信服务、研发服务等)异常发达,加上市场巨大,因此其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每千人高科技服务从业人员数和每千人宽带上网人数等指标都高居亚太33个地区第一位。
属于新兴地区的蔚山(117.71)和台湾分别夺得了亚军和季军。蔚山位于朝鲜半岛东南沿海,是拥有得天独厚温暖气候的港口城市又是著名的工业城市。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支持下,蔚山不仅三次产业结构十分合理,尤其在制造业方面,以汽车、造船、石化等产业为主,汇聚了众多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这是韩国制造业十分发达的一个地区,知识密集产业高度集中,特别是汽车和机械工程等知识密集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很高,相关就业人数的指标位列亚太区第一。与发达的知识密集产业相配套的是该地区政府高强度的RD 投入,连续两年位列第三。这种密集的知识投入为其带来了高效的经济产出,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由上年的排名第二上升为33个地区中的第一,同时总体也实现了较充分的就业,失业率(反向指标)排名第四。此外,蔚山享有韩国网络的先进优势,其百万居民安全服务器数以及千人互联网主机数连续两年分列第一(并列)及第二之位。
令人振奋的是,上海(111.29)在去年首次闯入亚太前十之后,今年再次上升2位,排名第六。两年内,上海知识竞争力水平快速提升。深入分析上海如此迅速的进步可以发现,较为全面的多领域进步是关键,上海在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其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优势,尤其是在IT行业,竞争力优势较为明显,每千人IT行业就业人数排名第四。作为总部经济的典型城市,上海的每千人经理人数量位列第六。较高水平的政府RD投入(排名第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知识密集产业的增长,每千人IT与计算机制造行业、汽车与机械工程行业、电气机械行业、高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排名均在前八位。
作为韩国的首都(110.93),首尔在今年的知识竞争力指标排名中位列第七,较上年的第六名下降一位,但依然表现突出。作为韩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和最主要的城市区域,首尔的知识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2014年,首尔的千人高技术服务业就业排名第四,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第五,单位面积经济产出位列第一,千人互联网主机数排名第二,百万居民安全服务器数排名第一。另外,首尔的政府人均RD排名第三,可见政府在首尔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首尔的产业结构转换,制造业退出的速度较快,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排名较低。
北京(110.74)比去年的排名有所下降,但依然位居前十。事实上,总体上看北京近年来的进步较快,它从2012年排名第十位,到今年排名第八位,总体进步很大。它仅比上海低0.55分,比第七名的首尔低不到0.2分。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积极利用其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教育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及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和资源,积极发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改造传统产业,致力于创造特色鲜明的新兴知识密集产业。虽然北京正在转变自身经济功能的定位,但由于其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目前几乎所有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京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此次分析中,北京的“政府人均RD投资”及“失业率反向指标”均蝉联第一,优势非常明显。在教育投入方面,其“人均高等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极高,位列33个地区中的第二位。另外,“千人高技术服务业就业”也排名第二,较上年提高一位。相应地,其知识产出指标“百万居民专利登记数”位列第六。
在总体格局上,2014APKCI前十名中,除新加坡(第十名)以外,其余位次由日本、韩国与中国三个国家瓜分,充分显示出东亚三国在亚太3 3个地区中较强的知识竞争力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效率。
与上年情况类似,中国大陆的11个地区分异明显。除上海和北京进步迅速,分别排名第六和第八之外,浙江、江苏、天津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几个地区交叉分布,并都进入了20名之前。广东也接近了西澳大利亚的水平。其他5个地区与印度的3个地区交叉分布,但除辽宁外,其余4个地区被印度的三个地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