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勤卫 章心惠 李朝森 刘慧琴 赵东风 项小敏
(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24000)
近年来,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结构变差、肥力下降和理化性质变劣,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所下降。腐植酸是一种有机胶体,内表面和胶体表面积较大,吸附性强,可吸附、交换和活化土壤中多种矿质元素,具有改土培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的功能。生物腐植酸肥料是一种含有生物腐植酸类物质的新型肥料,我们用以猪粪为原料的新型生物腐植酸肥料与当地有机肥对比进行在莴苣上的肥效试验,验证生物腐植酸肥料对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在衢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供试作物为兼用型莴苣品种飞桥1号。供试肥料为以猪粪为原料的生物腐植酸有机肥,有机质含量≥90%,腐殖酸含量≥35%,易氧化有机质≥15%,总养分≥6.0%,pH 值6.0~8.0,由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以当地有机肥为对照,有机质含量≥55%,易氧化有机质含量≥5.1%,总养分≥4.0%,pH 值5.5~8.5,由衢州市农科院提供。
试验设在衢州市农科院梨园基地三连栋温室大棚内,土壤有机质含量26.3g/kg,全氮含量1.76g/kg,速效氮141mg/kg,土壤pH 值为6.7。温室内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中等,前茬作物为辣椒。2013年8月中下旬整地分区,小区面积20m2(10m×2m),小区间设置保护行。试验共设计2个处理,(1)有机肥(ck):每667m2施当地有机肥2000kg、复合肥(15-15-15)60kg 作基肥,翌年莴苣返青后,叶面积迅速增大呈莲座状时,每667m2追施尿素10kg。(2)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每667m2施新型腐植酸有机肥2000kg、复合肥(15-15-15)60kg 作基肥,翌年莴苣返青后,叶面积迅速增大呈莲座状时,每667m2追施尿素10kg。每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9月上旬,选择长势一致的莴苣幼苗按行株距30cm×20cm 定植,常规管理。在莴苣商品成熟时期,参照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莴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和《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的相关标准和方法,调查单株重、茎叶重、单茎重、株高、茎叶数、叶片长、叶片宽、肉质茎长和肉质茎粗等产量相关指标,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 单株,3 次重复,并利用SPSS20.0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014年1月15日试验结束。
由表1 可知,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较施肥前均有显著提高,分别高出50.6%、50.6%和33.1%、29%,且处理之间对应指标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土壤pH 值的影响,等量施肥处理试验中,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与有机肥处理和施肥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有机肥处理和施肥前差异不显著。
表1 各参试肥料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pH 值的影响
由表2 可知,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对莴苣的平均单株重、平均单茎重、平均株高、平均肉质茎长和平均肉质茎粗较有机肥处理分别高出约14.1%、6.6%、2.1%、4.6%和3.8%,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的莴苣平均茎叶重和平均茎叶数分别为400.5g、396.3g 和48.3 片、48.5 片。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对莴苣平均茎叶重的影响效果略大于有机肥处理,但两者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对莴苣平均茎叶数的影响效果略小于有机肥处理,两者之间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的莴苣平均叶片长和平均叶片宽分别为36.84cm、38.15cm 和8.86cm、9.72cm。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处理对莴苣平均叶片长和平均叶片宽的影响效果低于对照处理,且影响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分别降低约8.8%和3.4%。新型生物腐植酸肥料的增收效果明显,施用新型生物腐植酸肥料的莴苣较有机肥处理667m2增收328 元。
表2 各参试肥料对莴苣产量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生物腐植酸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性质,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较施肥前分别提高了50.6%、50.6%,增加了土壤肥力。生物腐植酸能够增加作物产量,以猪粪为原料的新型生物腐植酸有机肥可提高莴苣产量14.1%,每667m2增加纯收益328 元。综上所述,生物腐植酸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投入成本,还能解决生猪饲养过程中粪便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