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砥砺前行

2014-11-29 11:06
华东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科普上海科技

时光飞逝,岁月留痕。

2013,是收获的一年。

这一年,上海的科技创新在改革中突破瓶颈,焕发活力。国家重大专项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科技与金融进一步融合,生物医药产业成绩喜人,创新创业分外活跃……

上海在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征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释放着科技的魅力。

2013,我们砥砺前行。

这一年,我们也曾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但这并没有阻挡一路拼搏、奋勇前进的步伐,反而化为动力,越挫越勇,攻坚克难。

上海科技经历千锤百炼后,显得格外耀眼。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国家、政府变革的勇气与决心。

随着变革的深入,难免困难重重,我们依旧信心满满。

恒者行远。

在逐梦的路上,我们没有忘记仰望星空;

路程虽远,我们依旧斗志昂扬。

2013科技盘点

01重大专项:勇担重任,前瞻布局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不仅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积累,更需要敢于创新的科研资源。重大专项的很多技术突破是建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的,上海通过前瞻布局科技专项,高效地分配资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关键技术突破与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65—45纳米介质刻蚀机通过9家国际主流生产线的考核验证,累计实现销售32台,32—22纳米介质刻蚀机生产样机完成组装。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研制上市4个国家一类新药和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等30个新药,4个产品完成临床研究。

……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套装备与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传染病防治等一个个重大专项,纷纷攻坚克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民口10个重大专项中,上海累计承担708项,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此外,上海为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工程、“嫦娥三号”以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考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为2013年上海科技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重大专项的研发并不是一件易事,通常耗资巨大,周期较长,几年甚至十几年可能都难以看到成效,这就需要承担者有敢于承受风险并冲锋陷阵的勇气。上海积极承担了多项重大专项,从先进的科学设施到深厚的研究基础,再到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为国家重大专项的突破性进展做了不懈的努力。

前瞻布局,抢抓机遇是引领科技前沿必备的素质。上海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对重要方向和重大关键技术、技术路线的科学判断,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同时,积极谋划部署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强化科技领域的前瞻布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质性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工程,发布技术创新专项工程的项目指南,选定高温超导、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燃气轮机、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02生物医药:攻坚克难,硕果累累

生物医药科技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未来上海仍将紧密围绕生物科技发展需求,加强医学研究资源的共享集成,推动不同学科和技术领域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紧密衔接,加快建立整体协同的研究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使得生物医药科技更好地为民生服务。

201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首个国家级转化医学基础设施落户上海;老年常见多发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体系已初步建立;上海市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专业成功入选“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3211”的目标顺利完成,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行业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扶持了100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出100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

这个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产业,每一步前进都会为百姓带来福音。上海紧贴民生需求,围绕高端数字医疗装备、微创介入与植入器材、单克隆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化重点领域,通过前期项目布局,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并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呈现无疑。据统计,2013年,仅1-10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就达到了1904.31亿元,同比增长9.55%,创新型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大创新产品加速涌现。《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7)》已制定完成,以此为指引,上海市将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高端产品制造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提升产业集中度和高技术比重。

03数字上海:转向“智”造时代

上海全方位为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把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同时做好科学投入、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完成企业产品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来临的迹象悄然出现,未来将是一个由“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企业产品也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为加快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科技文化融合发展,2013年,上海以服务经济大发展和城市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为契机,以服务模式创新与信息技术创新互动为重要手段,围绕感知、融合、服务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在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TD-LTE、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等关键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医疗、社区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相关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尤其在大数据方面进展显著。2013年,《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发布,同时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布成立;全球首款符合JEDEC0.92标准的DDR4内存缓冲控制器芯片,通过了Intel和内存条厂商的测试认证,累计销售近10万片;历时6年研发的拟态计算机在上海通过专家组验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创。上海在医疗健康、智慧交通、互联网营销、科技服务、基础理论、数据安全的等方向上推进大数据的技术攻关和商业模式创新。

04生态上海:城市转型之道

1999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至此,“生态城市”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城市发展模式。回观上海,在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当下,“生态上海”建设可谓是正当其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城市转型之路上,科技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态上海”顾名思义,即是依托生态文明为发展进程的城市风貌,并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2013年,“生态上海”建设尤为世人瞩目。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上海”以民生为着力点,在大气污染治理、垃圾减量与处置、轨道交通安全、城市内涝防治等领域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如强化大气污染对疾病的影响机理、预警预报、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建立了上海地区心肺疾病PM2.5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国内率先推出空气质量指数预报;研制了PM2.5微颗粒聚合装置并应用于吴泾热电厂,实现PM2.5排放浓度下降30%;以及用科技手段排除轨交相关安全隐患等,以此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而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产业转型领域,则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2013年的上海,示范运行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数已达2510辆。如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和荣威E50纯电动轿车累计销售超千辆,荣威550插电强混合动力轿车计划于2013年底实现正式量产。此外,上海也已累计建成覆盖全市的19座充换电站和2000多个充电桩,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同时,上海以集成应用为手段,低碳技术的示范推广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其中,令世人尤为瞩目的当属崇明生态岛建设。其在自然生态、人居生态低碳、产业生态方面持续升级。更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上海与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合作完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国际评估。并且,崇明岛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建成适于崇明农田环境的土壤修复、病虫害防治,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等。

05企业主导:敢于突破激发主体创新活力

上海市科委对科研项目创新做法,将项目的主导权交由企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后期项目执行效果的评审,仍然需要政府找出最合适的评价标准和途径。在未来探索的路上,一切值得期待。

政府怎样提高服务效能,如何配置资源?这一直是科技管理部门不断探索的难题。

2013年,上海市科委与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华谊集团等大企业签约,双方按照1:3的比例共同拿出经费,由企业决定研究方向和参与成员,改变了以往政府发布科研项目指南,企业申报课题、获得经费的固有模式。

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年来,上海市科委一直努力探索高效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大胆创新。此次,以“企业在创新目标提出、资源配置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出发点,通过政府与企业创新合作方式,是对项目管理方式的新模式,更是推进企业为创新主体的重要探索。

无疑,政府转变服务方式,合理布局创新资源,对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为上海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将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政府与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签约企业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既有服务产业和重大重点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项目,也有开展前瞻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储备项目。这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提出科研需求,政府以资金和行业资源匹配,将会最大程度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也会带动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参与协同创新。“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逐渐凸显。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升级和共同发展,对企业产品能级提升、新产业壮大具有重大的带动和推进作用。

06营造环境:面向企业服务无“微”不至

数据不代表一切,但数据能最直观地展示结果——据2012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连续四年排名全国榜首;《2013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上海首次进入亚太地区第一梯队,位列第8位。肥沃的土壤方能蕴育参天大树,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上海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的不懈深耕。

如何创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让资本和知识有效对接互动,是上海从未停止思索的课题。针对这一迫切需求,2 013年上海市科委调整高新处和体改处的职能,新设创新服务处,将原本分散的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将科技管理工作向创新的全过程拓展,注重研发创新与非研发类创新并举,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和企业主体培育等方面的职能落实,全面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构建,更好地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推动力。

无独有偶,基地处在着力增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上,加强了优势学科领域的前瞻布局,着力突破若干应用需求明确的基础研究任务,探索建立世界级研发机构或科学中心。同时,结合上海学科布局和优势,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 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了108个和176个。

不仅如此,上海还进一步构建完善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载体的孵化服务链,扶持培育了一大批腾飞的小巨人企业,今年又有2家小巨人企业上市。在17个区县建立了研发平台服务分中心,集聚了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73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全市性的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体系。

同时,在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上,今年重点做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企业普遍关心的普适性政策的落实。201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7家,累计分别达到5140家和300家,2012年共减免税收100.98亿元。

07创新体系建设:向机制要动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当前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在等待着深化改革的信号,科技界尤其不例外,他们呼唤改革的声音,从未如此强烈。经历过人力时代、资本时代,21世纪早已进入智本时代,在这样一个决定世界各国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从科教兴国到创新驱动,中国的科技界已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更重的担当。“我们的科研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制上的改革。”这已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心声。

2013年的上海,从上到下都深刻意识到了,想要给科技创创新注入更多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要的是尊重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能力的形成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没有超前的战略部署,就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成果;没有对人才价值的充分尊重和认同,就不可能有科技的未来。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加快推进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推进系统性的科技体制改革,才可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013年,上海“五位一体”创新服务体系有序运转,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大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描绘出2020 远景规划;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区县合作的“创新热点”计划也积极实施,区县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国际科技工作也坚持开拓交流渠道与深化现有合作并重,促进上海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交流;行政审批改革标准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结果,也是上海科技界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科技体制改革描绘的广阔蓝图,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有利于破除科研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让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发动机”,又一班开向科技春天的地铁即将启动。

08人才培养:打造成长链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给科技人才最真挚的寄语,也是最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人才需要成长的环境,如果海不阔,鱼跃不了多高,天不高,鸟也飞不了多远。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优质的科技资源、政策的支持力度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优秀的科技人才,是这个时代最为紧缺的资源。因此,吸引优秀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变得格外迫切。这就需要各地政府能够推陈出新,打破惯有的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方式。

为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近期上海市科委启动了面向32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扬帆”计划,重点资助那些“最需要”的青年科研人员,鼓励和支持年轻人突破传统框架约束,开展自由探索,这无疑给大批以往因资历问题而拿不到启动资金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关键的“第一桶金”。

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优质创新资源、大批优秀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聚,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事实上,上海市科委多年来一直鼓励创新,不断挖掘“人才”资源,为激发人才的探索创新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实施了多项科技人才资助计划,如启明星计划、学科(技术)带头人计划和浦江人才计划等资助计划,为大批优秀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据统计,目前在沪两院院士已达165人,今年新当选中科院院士5人、工程院院士3人,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73人,累计498人。

科研管理部门的创新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方的创新活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何鼓励探索创新,如何营造创新氛围是检验地方政府管理能力与创新姿态的最直接的方式。上海通过优化各类科技人才计划的资助覆盖面和强度,为有创新创业梦想的青年人才大胆创新创造条件,也为上海吸纳创新人才增添了强大的吸引力。

09科技金融:“金钥匙”的智慧

从2 013年上海市科委的相关举措来看,上海科技金融的发展具有创新与突破性,一些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制的服务产品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除“4+1+1”服务体系,信息服务平台外,还有诸如履约贷、微贷通、小巨人信用贷、创新基金信用贷、创投联动资助项目,以及颇为创新、具有新意的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等特色服务。可以预见,在上海的科技中小企业们,将在其创业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其金融领域的探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科技金融概念的提出与兴起,同样也发端于上海。2013年,让我们来看看在科技金融领域,上海又有哪些突破。

从2011年起,上海全面实施了“上海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其中谈到建立健全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4+1+1”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何为“4+1+1”?

4代表的含义为:科技信贷、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而两个1分别代表了:科技金融支撑条件保障平台以及科技金融保障体制。

并且,与试点方案同时面市的还有出台5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和配套政策,构建“3+X”科技信贷产品体系,设立科技金融支行和浦发硅谷银行,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责任险、科技小巨人信用贷等产品,以此来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信贷融资需要。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市科委的科技信贷工作已成为全市科技信贷的主力军。2013年全年共帮助470余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约19亿元,对全市科技信贷规模的贡献率约为19%,对科技信贷户数的贡献率超过了40%,科技企业首贷率约30%。

另外,颇为科技企业瞩目的还有于2013年8月正式上线的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至今,平台已34家金融机构、56家投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收录各类科技金融、专项资金政策300多项,各类科技认定项目4000余项,科技企业信息8000余家。

同时,上海市科委组建的100多名科技金融专员,作为平台的延伸,深入企业了解融资需求,通过平台为其推荐量身定制的科技金融服务,目前,通过科技金融专员推荐的科技贷款申请超过了100项。

10科普:科技飞入百姓家

“科技引领幸福生活”,这句话深入人心。因此,作为普通公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素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从科普传播的角度来看,科普已并非如过去般只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面体现。借助新媒体、科技节以及更广泛力量的报道与展示,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公民素质及科学素养带来较大的提升。因为,我们越来越需要科普,并且更需要科学精神融入我们自身。

2013年,一系列的科学思辨在人们脑海里涌动,有早先的转基因、3D打印等新技术,也有最近诸如雾霾、嫦娥号等时下热点,都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再无法忽视科普的重要性,迫切地呼唤科学精神能够更加深入人们的肌理,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下,上海的科普工作继续围绕《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期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科普场馆设施的建设,如新增“上海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等26家单位为上海科普教育基地。同时,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普大讲坛等品牌活动也有效扩大了科技影响力,如2013年上海科技节以“科技创新引领幸福生活”为主题,向市民送上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项最多、参与面最广、展示面积最大的科普盛宴。活动期间共接待市民600多万人次,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爱好者。

宣传平台的拓展,也对科普工作的品质提升带来显著效果。2013年,继上海科普微博、APP之后,上海科普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以国内外科技前沿、科技新闻、科普场馆、身边科普为主要内容,每天推送4条原创内容。自此,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微博、微信、APP新媒体平台的省市。

而在未来,上海将加大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科普内容创制和阵地拓展,促进市区街镇三级联动和各有关委办局之间的协同,共同为这座城市营造更好的科普氛围。

猜你喜欢
科普上海科技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