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澍廷
海外品牌的高级汽车在华价格高居不下到底是市场的优胜劣汰还是政策失误?国家发改委在炎炎八月给众多知名厂牌当头浇下一盆“反垄断”之水,尽管汽车行业内部改革和相关调查早已展开,然而国内本土厂牌是否真的能搭好这班“顺风车”还有待观察。
如今,拥有一辆私人的小轿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曾经尚能称之为奢侈品的代步工具如今却被诟病为交通堵塞的元凶。汽车之于国民,似乎变成了一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热门话题。然而人们对其的熟悉程度似乎并等同于拥有一辆车的轻松程度。车贷、车险、保养等一系列的费用让无数车主叫苦连天。在我们埋怨4S店黑心收费高的同时,4S店也在埋怨原产厂家强势抬价。一条“诉苦链”也伴随着汽车庞大的产业链诞生。如果细究其中各关节的问题,似乎每一个部分都要为汽车相关的过高花费负责。当买车愈发必要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却依旧薄弱,当人们快要进而习惯这种只是抱怨汽车行业垄断的状态时,我国政府却放出了惊人的消息。
据有关媒体报道,已有超过1000家汽车企业正接受调查,其规模之大充分体现了官方此次的决心。
2014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如期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出席并主持了会议。正面回答了关于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情况方面的问题。期间李朴民重点提到了上海市发改委和江苏省、湖北省物价局对于豪华车品牌调查的进度,并宣布已完成对12家日本企业的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并且,“将依法进行处罚。”陈述句般的语气在这个时候比起感叹句更令人胆颤心惊,惯例而言,当你听到某些部门这样对你说话的时候,那就是想认错也晚了。而庞大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却比个人更显灵活。据消息称,从今年7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开始约见部分进口车商进行相关调查。而各大汽车品牌,如:路虎、奔驰、奥迪对部分型号的车型进行降价则似乎是在回应这一消息。路虎揽胜创世尊崇版由原来的280多万下调20万至260万。而奔驰则在7月1日就全面下调保养收费标准,降价幅度大约是原价的30%左右,并且将从9月1日起,调整多达10000个汽车配件的价格。企业当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良心发现。而当我们看到发改委在8月的新闻发布会时才明白,这其实是和地震前各种动物的异常反应如出一辙。 李朴民表示,迄今为止,“上海市发改委对克莱斯勒、湖北省物价局对奥迪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现已查明,两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这是官方高层首次在媒体面前表露对于汽车垄断的意见。并不是宣称“我们将展开汽车行业的调查”,而是选择报告了已经开始的调查进度和已经完成的调查结果。其中意思耐人寻味。好像并不是在宣告一场好戏正要上演,而是在中场休息时,淡定地进行报幕。
实际上,本次官方的整治行动并非心血来潮,早在2011年底,发改委就已联系了相关的企业、协会、专业人士开展反垄断调查。迄今为止,据有关媒体报道,已有超过1000家汽车企业正接受调查,其规模之大充分体现了官方此次的决心。各路消息的纷纷放出让百姓自身也感觉处在风暴中心一般,只是,有的时候当局者迷,我们并不知道放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根导火索,还是一场已然发生的爆炸。
发改委并非不想更早对汽车行业下手,只是汽车行业牵扯的环节实在太多。一是汽车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多是本国公民,其收入也会受到影响。二来是因为汽车行业在许多城市承担着拉动经济发展的责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本次调查行动的展开颇具戏剧性,但是线索早已深深地在之前就埋了下来。“反垄断”一词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并不陌生。2008年,我国通过了新的《反垄断法》,一部分也是为了应对海外企业在中国地区实行定价上的双重标准。众所周知,海外企业将产品引进我过后,其定价比之原产国价格加上进关过程中的各项税收要高出不少。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人民庞大的消费基数和对外国品牌的盲目追随。这让无论是何种定位的外国产品,都能在中国找到一批愿意比本国人更愿意获得这类产品的目标客户。而出于对产品品牌和生产经营的精准把握,这些企业总能牢牢地把握着议价主动权。导致的结果也很简单,国外产品的价格虚高以及国内产品迫不得已采取的价格战策略。技术、专利、知识产权成为了企业采取高价垄断的保护盾,进一步压缩着国产品牌的生存空间。在他们看着,如果有了顾客那里有汽油,而只有他们手里有钥匙,那没有道理顾客不会买他们的车。
我国政府当然不可能坐视本土企业发展受压以及消费者权益受损而不顾。前几年,官方就已经在其他行业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三星、微软等大型企业均在受查范围之内。 政府开出的一张张罚单今无声地宣告着某些行动的结束与开始。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垄断现象比之其他行业更为普遍。其严重程度甚至导致了著名电动车品牌特斯拉想要以“良心车企”的形象将车型推广至我国时,重点强调其在我国国内的价格直接等于原价加上额外的税收。将本应如此的行为定义为卖点可见外资汽车在我国的定价策略之荒谬。而当我们各类定位的车型定价的具体数据后会发现,车企对消费者手中的“汽油”比我们想象地更为觊觎。微型车中,同款的敞篷版Smart在中国售价约18万人民币,而在美国的售价折合人民币仅10万左右。而奔驰A260作为小型车,在国内的售价也高达35万人民币,比英国的售价高出约25万人民币。中级车的差价比则更为夸张,凯迪拉克CTS-VCoupe在中国的售价约128万左右,而在美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仅40万,差价比达到了324%。当我们计算一下中国的人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再比较一下同款产品的价格差距,我们就不难理解,政府绝不会容忍外企毫无节制地从中国榨取“汽油”。
除却车企本身的严重垄断引发社会各界的不满外,网易汽车于前几日发表评论,认为国内的政策环境变化也在本次调查行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政府放松了对国内的经济管制,多个涉及运输、发电等行业的工业项目已无需发改委的批准,导致发改委加快转变监管职责。在发改委对医药、电子等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如美赞臣、达能等开出巨额罚单后,汽车行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整改目标。在笔者看来,发改委并非不想更早对汽车行业下手,只是汽车行业牵扯的环节实在太多。一是汽车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多是本国公民,其收入也会受到影响。二来是因为汽车行业在许多城市承担着拉动经济发展的责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好好谋划才能取得恰当的效果。毕竟这一次,目标的“汽油”乃是在企业中,而掌握发动时机的“钥匙”在政府手中。
对于发改委一系列的举措,各大车企除了纷纷在整车及配件的定价上进行调整外,也发出了相关的声明,表示愿意配合接受调查及后续的处理。上海通用于8月11日在其官网上发表公告,表示上海通用汽车一致积极响应和配合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对于汽车行业的各项调。查和调研工作。并表示目前其车型在销售价格上基本做到与海外同车型的接轨。而正接受调查的一汽-大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丕杰表示:“针对出现的问题,一汽-大众奥迪已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停止了违规做法。一汽-大众奥迪将诚恳接受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事的处理,并进一步加强对区域销售服务业务的规范和管理,杜绝类似事件在此发生。”可见,在政府的管理下,企业至少在态度上是绝对服从的。
可以预见,在本次调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大规模的降价。但是各车型的降幅规模却会不尽相同。除却上文提到的路虎,还有捷豹F-TYPE对其三款敞篷车则分别下调20万元、20万元和5万元;克莱斯勒旗舰产品Jeep大切诺基SRT8价格下调6.5万元、大切诺基5.7L旗舰尊悦版价格下调4.5万元人民币。可以看到,目前被大幅降价的车型多为豪华品牌的高配置车型,且热门车型的价格尚无变化。而受采访的多位销售人员也表示降价的基本都是这种高配的豪车,中等价位的欧美热门车型和日系车中不少整车并没有太大的降价空间。”在可见的将来,热门车型或在豪华车型的降价后进行小幅的价格调整,但整车市场整体的赢利格局并不会因本次调查而被破坏。
现在整车生产商依然对经销商与服务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单一的进货渠道让后者的定价变得僵硬,缺乏弹性。
由于本次调查对象同样包括4S店,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也将发生变化,且其变化程度将远大于整车市场的变化。在媒体猜测一汽大众将会成为这次调查行动中第一个领取罚单的企业时,湖北省物价局却将首批罚单发给了武汉的四家宝马汽车经销4S店,罚单总金额达到160万。比起整车销售,似乎售后服务的市场更加有利可图。根据调查,许多企业的车型零整比高得惊人。零整比代表着一辆车的所有零件在市场上的价格所加除以整车的价格所得的比例。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意味着如果要更换这辆车所有配件所要付出的金额已经可购买12辆同款的新车,而雷克萨斯、大众、奥迪等被调查车型的“零整比”系数也以超过400%。而在欧美,这一比例常为300%。可见4S店在汽车的售后服务上存在巨大的赢利空间。由于4S店以外的维修站点并不受车主的信任,4S店也成为了汽车垄断中的一个环节。不难理解本次的反垄断调查将其也纳入范围内。无疑,未来的4S店在汽车售后服务的收费上将大幅下滑。而各车企的行为也证实了这一点:一汽奥迪从8月起主动下调上万种的原装配件价格,平均降幅达20%,宝马中国也从本月11日起对包括车身、压缩机等在内的2000余件产品进行平均幅度达20%的降价。
虽然目前主要是进口品牌的盈利空间正受到挤压,但对于本土品牌来说,并不是简单地隔岸观火这么简单。一方面,我国的本土品牌多与海外车企合作开办合资公司,不难想象,整车价格的下调最终会影响到本土企业的部分收益。另一方面,外资车企接受调查后进行的价格下调变相地也会拉近二者的差距,使得本土品牌在价格上的竞争力被削弱,最终也会导致国产车迫于无奈同样进行价格下调。不过,本次调查也对本土品牌有着一定的警示意义。虽然在国内的调查中,本土品牌并非重点,但是随着现在“走出去”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选择在欧美国家及第三方国家开设研究中心和销售站点。如何在进行扩张的同时保障法律上的合规并与当地政府进行及时的沟通将是我国本土车企走上国际化道路前所须学会的第一课。这一次发生在国内的大规模调查无疑为本土品牌敲响了警钟。
本次大规模的彻查让人拍手叫好的同时,不禁也会怀疑这是否只是政府的三分钟热度,仅仅只是表面功夫呢?中国企业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短期的反垄断调查只是治标,而非治本。现在仍以抽查为主,反垄断调查有必要‘常态化’和‘全面化’。应看到,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公平市场秩序是关键。”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指出: “接下来,要防止打破配件垄断后配件市场的乱象。”可见,本次发改委的反垄断行动将持续下去,并且延伸至汽车相关的各个层面,以最终公平、稳定的市场秩序。
现在,反垄断行动正走向一个新的高潮,并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在笔者看来,只是暂时地进行降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整车生产商依然对经销商与服务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单一的进货渠道让后者的定价变得僵硬,缺乏弹性。而只是降低价格,必然让后者的盈利能力变弱——长此以往,在后者单位就职的员工的薪酬福利也会受到影响。两会开展以来,汽车行业作为新的“三大件”,肩负着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当企业将损失变相地转嫁到员工身上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如果说反垄断是政府想要借以矫正汽车市场的手段的话,那么这应该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所有的举措都应该是为了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并能享受到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如今我国的汽车市场比之发达的美国汽车市场而言,扔有着许多的不足。希望各企业能够正确地把握这一方向,以反垄断为开端,共同建设一个健康、合规的汽车市场。
如何在进行扩张的同时保障法律上的合规并与当地政府进行及时的沟通将是我国本土车企走上国际化道路前所须学会的第一课。这一次发生在国内的大规模调查无疑为本土品牌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