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对于晓威的主要评价

2014-11-29 03:50本刊编辑部
海燕 2014年5期
关键词:题材命运作家

读于晓威的小说,让人重新认识了“命运”的神秘性, 同时还发现对 “命运” 的探索是于晓威小说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我们会很自然地感受到这种对于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探索,这种“命运” 的主题已经基本上贯穿了他的全部小说创作。

——杨志广

在叙述小说的时候,于晓威的语气是疏离的,即使在某些充满内在情感张力的作品中,他也是冷静甚至残酷的。于晓威如同一个训练有素的计量学家,笔墨恰到好处,从不浪费,也不匮乏。这种取向在他后来的小说中得到了延续,尽管他一再变化故事的内核,但是他的语气始终如此,从中可以看到 1980 年代“先锋小说”遗留下来的痕迹,但是经过了他自己的改装:将冷漠转化为冷静,使探索谨慎地成为摸索。

——李保平

于晓威走的是一条为绝大多数青年作家所规避的写作道路,这注定了他对自我要求的严格与进程的艰难,说得通俗一些,他绝不讨巧。他的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是对生命表达的无根感、焦灼感、荒凉感和对个体生存的痛惜感。

——晓宁

从于晓威的小说叙事和审美取向中,我看到了一种成功的冒险。

——周立民

确实,于晓威的小说叙述已经参透西方经典小说的结构的妙处,他的短篇小说艺术也显示出他是当下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体味到现代短篇小说构思的作家。

——陈晓明

于晓威的小说,擅长从人物的暖昧关系中叙述一种生活感受,一切看似明朗却又混沌不清,心照不宣却不停滞不前,故事的发展变成了人物彼此之间的猜测、揣摸和犹疑,而生命的感官、人性的细小毛孔,也因此被一次次打开。

——洪治纲

于晓威的小说创作,在主题、题材、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都展现出强烈的丰富性与特殊性。他以探寻的眼光多角度地思考和实践自己的创作,发现小说创作的新鲜元素,贯之以想象力和人性的映象。于晓威的小说,无论写什么题材,表现什么主题,运用什么艺术手段,都执着地显现出独有的艺术原则和精神品质。他最引人激赏的一个是他的艺术情趣,一个是他的语言能力。这两个重要特点,既是汉语文学内在精神与表现形式上最应该继承的基本点,也由此完成了与西方现代小说理念上的沟通。

——赵慧平

于晓威属于那种有着无限生长可能的作家,他不是那种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作家。评论于晓威的难度正在于此,你永远无法用某些既成的美学标签轻而易举地将他标识,也不可能将他网罗进某个现成的批评框架之内。于晓威让人看到一种对于题材、形式、内心探索、精神空间永不满足的探求,这种不屈不挠的生长性,较之于那些迅速成熟、并且世故了的作家们,或许正是文学尊严的最后阵地。

——刘大先

于晓威的小说充分关注内心的现实,充满了难能可贵的创新意识和求变特质,在对故事的讲述中着意开掘其深层次的生命奥义,为文坛提供了与众不同的精神样品。

——石杰

毫无疑问,于晓威是我们国内目前非常优秀的青年作家。

——孟繁华

猜你喜欢
题材命运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命运的更迭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命运秀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