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语涵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旖旎风光
——巴比松画派
黄语涵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61)
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使我憧憬,风景画就变成为了我的爱好。在西方美术史中,独爱“巴比松画派”。
自然风光;西方美术;巴比松画派
在欧洲大陆上,风景画最早是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宗教神话故事中,风景画是以“背景”的身份出现的。直至l7世纪,便是以描绘纯粹的乡村景色的荷兰风景画出现的,风景画便才真正的从“背景”中独立出来。自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风景画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风景画的发展。
自19世纪的法国发生了重大历史性的变革,无产阶级真正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了直接的对抗。人们开始对资产阶级的各种生产方式、生活产生了不满,要求人们直接面对现实生活。此时,艺术家也把目光转向现实社会,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现实主义美术就在这样的一个变革时期诞生,越是变革越是才人辈出。自十九世纪中叶,些许人对法国七月王朝统治产生不满的青年画家聚集在巴黎郊区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子里面,这些画家便开始了对景写生,描绘真实的世界,表现出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和内在生命力量,在美术史上众人堪称这个画派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画家对法国的风景画来说,具有革命性胜利的意义。在此之前的风景画完全是在室内完成的,是由画家按照一定的程式化和规则化,通过想象来完成作品。“巴比松画派”打破了传统的风景画的程式化的模式,直接表现出来大自然原本固有的姿态。在此之后,外光照耀下的色彩再也不是以灰暗的色调出现,而是相当明亮的色彩铺到画布上。这种以走出画室至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的方法对以后的印象主义画家的绘画也是有所启迪的。
(一)画派方位
巴比松,是坐落于法国巴黎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在这片土地上由于激荡着历史的洪流显得格外的幽静、安静、祥和。“巴比松画派”位于著名的枫丹白露森林的入口处,以其优美的风景吸引了大批的画家在此地作画,甚至有些画家因偏爱大自然的美好风景便是定居于此。巴比松并不是人家天堂,在这里渡着如宫廷里享受的生活,巴比松其实是坐落于偏僻而又贫穷的小村庄里面,在这里生活便是清贫的。米勒曾经教授过的一名学生曾经在巴比松生活过,他的学生便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诉说到:“巴比松其实是一个地道的乡村,在那里既没有引人注目的教堂和公墓,也没有显著的邮政所和学校。没有像样的小铺,也没有任何交易的商贩;更不用说社交生活的交涉中心,甚至连人们消遣的乡村小酒馆都没有,仅仅只有两家不怎么像样的小客栈,在炎热的夏季小客栈只是用来提供画家租用的”。正是在这样一个闭塞的仙境般的“世外桃源”却成就了今后那些伟大的著名风景画家。
(二)画派思想
事实上,“巴比松画派”也仅仅只是一个泛指的名称,而并非一个具体的团体组织。画派中的成员有些是长期定居于巴比松,如卢梭;而有些仅仅只是作短暂的停留,例如柯罗。而且“巴比松画派”也不像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那样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此画派只是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与追求相一致,便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体现出“巴比松画派”整体性的特点。
(三)钟爱画家——柯罗
在“巴比松画派”中,米勒、卢梭、柯罗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画家。就个人而言我由衷喜欢于柯罗的作品。他诞生于巴黎,柯罗的父母经营一家妇女时装店,且小有资产,这也为他的艺术生涯提供了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他自童年时代开始就经常在乡间田野散步,观察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从而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使他坚定地走上了艺术这条艰辛的道路。他最初从师于著名的历史风景画家米夏隆,米夏隆去世后,他又追随于米夏隆的老师新古典主义的画家维克多·贝尔丹练习作画。米夏隆这位不幸早殇而有为画家告诫柯罗:“要尽可能仔细地表现你所见到的一切”。他便遵从老师的教导,养成了直接面对景写生。柯罗曾说:“要表现大自然,就要完全摆脱古代或当代大师们已有的一切成法。画你所见,并照你所看见的样子画”。柯罗也经常去野外画练习作画,并且仔细地观察自然光对物体本身的形式产生的影响。在巴黎的郊区和枫丹白露森林一带的田野、森林、老屋、水泽等使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都留下了柯罗最坚实的足迹,也便成为后人的所追寻奠定了基础。柯罗因为探索自然的奥秘和艺术的真谛因而他终身未娶,柯罗把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自然和艺术、他所挚爱的祖国和朋友。从柯罗在大自然中直接进行创作及其朴素自然的画风,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并促使欧洲风景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巴比松画派”作为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始,它既不像古典主义那样严格遵循美的模式描绘生活,也不像浪漫主义那样按照主观意愿将生活理想化,而是真实地反映生活,描绘朴素、自然的现实。因为它更加注重普通风景、平常百姓,倡导客观、真实地去观察和描绘生活。所以,它成为了现实主义的里程碑,也成为了我的艺术追求。
[1]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马延越.外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12.
[3][法]达尼埃尔·阿拉斯.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J205
A
1005-5312(2014)23-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