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明 余俊葶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50)
浅议瑰丽凤冠的装饰美
何 明 余俊葶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50)
时代的快速发展,事物的不断变迁,人们越来越对古代的文化感兴趣,汉服、成人礼等文化不断被当下的人们所推崇,凤冠作为古代发饰的集大成者,应当被更深入地认识。明后期的凤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同时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并以诸多珍宝饰于其上,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凤冠;装饰性;材质美;工艺美
晋朝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中“使翔风调玉以付工人,为倒龙之佩,萦金为凤冠之钗,言刻玉为倒龙之势,铸金钗象凤皇之冠”所描述的即为凤冠。
古人很重视头发的修饰,最早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自汉以后,女子装饰发型的饰品也得相应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发饰相继而出,如笄、簪、钗、步摇、凤冠、华盛、钿花、扁方、梳篦等,每一样发饰都有各自的精美之处与珍贵之处。但凤冠在这之中仍散发出不可夺目的耀眼光芒,因为凤冠是各种发饰的集大成者。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凤冠中的细节就是每一个饰件的珠宝,不同的珠宝用不同材质构成,将会是不同的风情。
在材质上来说,就明神宗万历帝定陵出土的四冠之一的“六龙三凤冠”冠顶饰有六条金龙,用累丝的方法将金丝构成龙的形态(如图一),用黄金来强调价值的永恒,既显示出凤冠的雍容高贵又寓意吉祥如意。除了金龙以外中层的三只做展翅飞翔之状的翠凤也是用金打的胎座,后再经过点翠的工艺处理,与金龙相呼应,既有了龙凤呈祥的寓意,也加重了凤在整个凤冠中的分量和地位,显示出凤的华贵。在“六龙三凤”中,除了龙凤的造型是以金为材质以外,还有部分的祥云和花朵是以金为底座。分别以吉祥如意和花开富贵的寓意出现,显示了整顶凤冠的奢华富贵。
在古代的头饰制作工艺中有点翠、累丝、雕金、錾刻、钳宝、花丝、鎏金等,其中在前几样在凤冠的制作中最为常见。而“九龙九凤”凤冠中的工艺达到一定的高峰。
点翠是出土的明朝四顶凤冠中都有的工艺,基本上用在凤凰和祥云、花朵上。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在“九龙九凤”冠中,先用金做成凤或祥云、花朵形状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底座上。翠蓝的凤凰和祥云花朵与金质的龙和宝石的花朵相比更有一种精细、含蓄之美,也可由此体现出整顶凤冠的高雅、脱俗之美。
在凤冠中,通常用于金龙制作的累丝工艺师金属细工传统的最精巧的做法,用细如发丝的金丝通过盘曲、累积和焊接组成想要的造型。其中像金龙一样的立体累丝更为强调金属的雕塑感,浮雕的华立感。让在凤冠上的金龙更为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通过累丝制作出来的金龙拥有不同的鳞片及各种细节,让龙的形象更加生动和细致,在凤冠中添加了一种立体美感,是凤冠更具立体形式的装饰美感。
雕金指用不同形状的雕刀通过手掌的推动在金属表面雕刻出各种线条和花纹,所雕线自由流畅。就如在“九龙九凤”凤冠中的龙须及龙头而言,就采用了这种雕刻方法,使得龙体的头、触须等部位生动形象,更体现龙的威严性和庄重性。让龙在凤冠中的立体美感得以更完美地诠释。
钳宝这种工艺在任何时代的首饰珠宝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九龙九凤”全冠共镶大小红蓝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多粒,在工艺上,通过穿系和钳宝这两种工艺,将各种材质的珠宝镶嵌在凤冠之上,使得凤冠具有丰富多彩的材质美和装饰性。通过镶嵌不同且种类繁多的珠宝,显现出凤冠的奢华富贵高雅之美。
在古代往往通过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副图案”的美术表现形式,反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凤冠的装饰美学中,同样地采用了很多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或纹饰。
在“十二龙九凤”凤冠中,用不同的珠宝围成牡丹花的样式,同凤冠上的凤凰相互衬映,这是传统吉祥图案。古代传说,凤为鸟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寓意富贵。丹、凤结合,象征着美好、光明和幸福。民间常把以凤凰、牡丹为主题的纹样,称之谓“风穿牡丹”、“凤喜牡丹”及“牡丹引凤”等,视为祥瑞、美好、富贵的象征。在凤冠中运用这种图案纹饰凸显出凤冠的富贵的气息。
除了花草图案以外,还有一些云纹,即用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连续图案。云又被喻为祥云,被视为祥瑞。装饰在凤冠上,在花纹之间,龙凤之下,给整顶凤冠增加立体美感,同时,在一定意义上还增添了龙凤的神圣感。
龙、凤、祥云、灵芝、如意、牡丹等纹饰图案往往是古代饰物上的装饰纹饰,美好的寓意都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向往。这些纹饰在凤冠上的组合,形成了人们对凤冠这种美好饰物的向往和追求,在装饰美学上,让凤冠更具有民族气息的美感。
凤冠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头饰,无论是从材质、工艺还是装饰纹饰上来说,凤冠都将中华传统装饰美学的意韵传达出来。用不同的途径展现了具有高贵典雅,奢华迷人等特点的凤冠,不仅仅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在现如今,它更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中国传统装饰美学的体现者。
[1]拾遗记·晋时事.三民书局,2012年出版.
J525
A
1005-5312(2014)23-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