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理政之要

2014-11-28 05:51陈世珍郭菲
前线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军备子贡理政

陈世珍++郭菲

普通人相处贵在诚信。个人与社会打交道,诚信也很重要,有所谓诚信记录。官员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更要以诚信为本。

诚信很重要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多种角度阐释了诚信对于官员理政的重要性。

【原文节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可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重点注释】

1.輗(ni):大车辕端与衡相接处的关键。

2.軏(yue):置于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原文释义】

孔子说:“人没有诚信,不知是否能立足于世?大车和小车如果少了起固定作用的横梁,还能在路上行走吗?”

【原文节选】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原文释义】

子贡向孔子询问治政理国的要件。孔子说:“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的军备,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子贡说:“如果在粮食、军备和老百姓的信任这三项之中,必须去掉一项,哪项是应该最先去掉的?”孔子回答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在剩下来的两项之中,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应该先去掉哪项?”孔子说:“去掉食物吧。自古以来,人都是免不了要死的,失去人民的信任,政府就无法立足。”

【原文节选】

信者居官立事之本。与民信,则不疑而事可集矣。期会必如其约,无因冗暂违;告谕必如其言,无因事暂改。行之始必要之终,责诸人必先责己。——郑端《政学录》

【原文释义】

诚信是身居官位的人治国理事之本。待百姓以诚信,百姓就不会有疑惑,大事就可以成功。定好时间的约会必须如约而至,没有因为被繁杂的事务拖累而违约;发布的告示和谕令必须按照上面说的执行,不能因为变故而改变。一开始就执行的律则其约束力要发挥到终点,责怪别人之前先要责备自己。

【原文节选】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无不应矣。平日诚以事天,而天信之,则凡有祷于天,无不应矣。——陈弘谋《从政遗规》

【原文释义】

平时按照诚信的要求治理百姓,而得到百姓的信服,那么凡有求于百姓,百姓就没有不答应的。平时按照诚信的要求侍奉老天,而得到老天的信任,那么只要向天祈福,老天没有不答应的。

【原文节选】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

【原文释义】

诚实,是君子必须坚持的德行,也是政事的根本。

【原文节选】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3;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4。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5;恭以莅之,则民有逊心。”——《礼记·缁衣》

【重点注释】

3.格心:向善的心

4.遁心:逃避刑法的心

5.倍,通“背”。

【原文释义】

孔子说:“对待人民,用恩德来教化他们,用礼义来约束他们,人民才会有向善的心;如果用政令来教导他们,用刑法来约束他们,人民就会有苟且逃避刑罚的心。所以统治人民的人,能够像爱自己的子女那样来爱护人民,人民才会亲近他;能够用诚信来结纳人民,人民才不至于背叛他;能够恭恭敬敬,不作威作福地对待人民,人民才会顺服他。”

【古今联读】

诚信对于官员治国理政而言,特别重要。在《论语》中,孔子有多处述及。在孔子看来,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守则。如果没有这一守则,国家和社会就像路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起固定作用的横梁那样,会散乱。普通人如此,治国理政者更是如此。因此,孔子认为,治国理政有三大要件,粮食、军备和诚信。在这三大要件中,最不应该舍去的是诚信。

之所以如此,因为官员对待百姓恪守诚信的守则,那么,百姓就不会遇事起疑心,也不会有谣言惑众。民心安定,国家和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古代如此,现在更是这样。当今中国处于转型之中,时代变化的步伐是很快的,人们的不安全感有所增加,生活中欺诈现象时有发生,民心不稳。如果这个时候,各级官员不能恪守诚信,或者背信弃约,或者巧取豪夺,那么,民众就会越发惶恐,社会就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政通人和的局面就不容易维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取信于民。做到及时地体察民众的疾苦,实实在在地解决民生问题。

猜你喜欢
军备子贡理政
军备控制的战略思维
子贡如何花钱
灯塔颂歌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