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委政研室 德清县科技局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企业主导协同创新
——“德清模式”三十年深化创新
德清县委政研室 德清县科技局
德清县作为浙北一个小县城,科技创新资源相对较少,但十分具有区域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末,德清砖瓦工人造电子产品、农民造钢琴,催生产学研相结合的“德清模式”,到现在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金融扶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的省首个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不断探索实践。自1999年以来,德清县已连续七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是省首批科技强县、省“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省创新型试点城市、省首批科技金融示范县、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2013年,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考核列全省第5位(县区)。至去年底,德清县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8.89件,列湖州市第一,全省县排名第三位。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萌发,面对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德清砖瓦厂濒临破产。为求生存求发展,该厂向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求技术求合作,双方建立了“科研生产联合体”,将“铌酸锂单晶电子晶体材料”技术带到砖瓦厂进行试制,砖瓦工人生产出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双方先后又联合试制成功系列功能单晶材料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等五项科技成果和20多个电子高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连续五年翻番的奇迹,昔日的砖瓦厂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型,成为“德清电子器材厂”。本地其它企业纷纷效仿,与高校院所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
1984年,德清一家乡镇企业——湖州钢琴厂,以“星期天工程师”形式“高薪挖人”,成功聘请上海钢琴厂的4位技术人员,德清农民实现了造钢琴的梦想,该创业故事被写进了美国MBA教材。但“星期天工程师”的人才流动在全国引发激烈争论,《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反对这样的人才流动,狠批“挖人”之风。这场争论反映到了国务院,浙江省委派驻调查组后,向浙江省、上海市及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这4位技术人员为什么离开上海钢琴厂而愿意到乡镇企业干一番事业的调查报告。4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署名国家科委副主任滕藤、上海市副长刘振元《人才流动利大于弊,应该坚持》的文章,给这场争议画上句号。
1984年,被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称为“德清模式”的“产学研”结合,成为我国科技战线上的一项重大改革。1985年8月,《浙江日报》头版作了专题报道,并发表《推荐“德清模式”》的评论员文章指出:企业在技术、人才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科技人员有了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疏通了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渠道。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胡克实调研德清电子器材厂题作了“科研生产联合,走在改革前头”的题词。1988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薛驹在全省科技大会上也肯定了这种“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的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德清模式”的诞生,是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促使企业、院校、人才摆脱了计划体制的束缚,开始企业与院校、企业与专家的握手合作,这种“产学研”相结合形式,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障碍,拉开了全国科研改革序幕。
30年来,德清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德清模式”的实践和深化,把它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形式内容都得以拓展深化。合作的机制由企业自发向政府引导深化,由企业间合作、与周边院所合作向引进高端科研机构深化;合作的内容由围绕产品的合作向围绕产业转型、集群发展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合作深化;合作的形式由人才、技术、信息的单向接受型向双边互动型深化。全县已有53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常态化的科技合作关系。
在不断深化提升“德清模式”内涵的同时,从金融着手,拓展外延。2003年,德清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科技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十年来累计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近40亿元。2011年,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县域科技支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进一步深化了两者的有效融合。德清科技金融的大胆探索,得到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和推广,2008年10月,全国科技金融结合的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德清召开。
图/金川
“德清模式”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金”这种创新实践,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两次为“德清模式”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作了专题批示。2010年12月30日和31日,《科技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书记省长为什么关注“德清模式”》和《新“德清模式”——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调查报告》的文章。
“二次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要求,“产学研”结合的“德清模式”得到了政府的推动和金融的支撑,使科技合作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使成果转化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使支撑“德清模式”发展的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走上新的发展轨道。
新形势下,“德清模式”围绕技术市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化实施,大力探索资源市场化配置、确立企业主体、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方面先行先试。
探索资源市场化配置。围绕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整合放大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将政策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激励倒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再投入,有效改变以往企业受市场竞争影响下的被动创新为适应寻求市场的主动创新:明确将财政性奖励给企业所有资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当年享受的税收额的“两个50%”须用于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促进转型发展。建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土地、能耗及水、电、排污、信贷等资源要素,对企业实施竞争性、差别化配置。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券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出六大类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券,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达不到当年应享受相关政策奖励和税收减免额的50%时,以科技投入券的形式发放给该企业,待下年度滚动达到要求,再予以兑付相应金额。
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机制。围绕科技成果发现、加工、实施、转化为生产力四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成果转化路径机制。2013年,有44项科技成果实施转化,实现产值14.3亿元。围绕科技成果发现,深化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企业大集团、省科技市场合作,征集遴选一批最新科技成果,建立可供交易的产业成果池,增强成果发现的内动力和对接效率。围绕科技成果加工,强化政府引导支持,把建立模型、研制设备、小试、中试、技术评价、价值评估、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法律、资本分析,把科研成果转化试制为新产品、新设施等企业和院校不愿做也做不了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专利运营中心、成果评估中心和中试基地等市场化动作的服务机构来加以解决。围绕科技成果交易,通过建立企业化、市场化的线上线下技术交易平台,实施常态化的对接,满足供需两端需求。培育一支职业化的技术经纪人、新项目经理人队伍,培育一批优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开发交易通、评估宝、支付宝等网上交易工具,提高成果对接、洽谈、交易的有效性,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移。围绕科技成果实施,充分发挥乡镇、高新区、科技新城、工业园区等平台主阵地作用,规划建设产业化基地。探索建立前端中试苗圃、末端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针对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特点,通过政府引导,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扶持方式,强化科技金融的“全链条”扶持。为试创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分别给予无偿资助、跟进贷款、信用贷款、基金创投和上市辅导,助推企业成长发展。
“三次创新”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赋予“德清模式”的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