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
摘要:电子商务给农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阐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含义,分析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为改进我国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含义;可行性;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9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壮大,传统的农产品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电子商务自身所体现出的开放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将会给我国农产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全新的局面。
1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含义
广义的电子商务可以理解为一切以电子技术手段进行的与商业有关的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为交易平台的商务活动。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将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现行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中,以保证农产品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有效畅通,建立起适合网络经济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电子商务消除了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户进行广告宣传、信息搜寻、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的成本费用;同时,电子商务的覆盖面更广,使农产品销售者能够冲破现有市场格局,摆脱区域性市场的限制。因此,发展电子商务将在农产品生产、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流通等环节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2.1 市场消费群体庞大
据测算,今后中国每年将平均增加2 000多万具有中等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0万亿美元,消费总额预计达到2.4万亿美元,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度增加。
2.2 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性的农产品网络信息系统初步建成。虽然有一些网站的内容建设尚未达到电子商务在线交易要求,但是其商务网站雏形已经显现。国家发改委2004年安排国债资金4.0亿元人民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基础建设,2005年又安排国债资金4.0亿元人民币支持11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两大系统建设。由此可见,经过将近10 a的发展,现阶段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的环境和氛围都已经相当成熟。
2.3 市场认知幅度提升
近年来,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采购商,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都有大幅度提升,并逐渐接受和开始利用这种商务模式。此外,其他行业电子商务的成败经验都可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提供借鉴;无论是B2B还是B3C模式都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国内外榜样。因此,农产品采用电子商务这种营销模式,不仅能够对传统的交易模式产生有益补充,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供求双方提供一个接洽、交易的平台,借助网络的优势,使信息快速、直接、有效地在买卖双方之间传递。
3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3.1 参与主体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单个农户,他们是农产品交易中的主要参与主体,从其文化程度来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0%。而应用电子商务必须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因此,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成为普及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障碍。
3.2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完成洽谈的前提条件是: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电子商务平台用户展示的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商品信息,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仍然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组织程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产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3.3 农产品信息渠道不畅通
电子商务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商品信息的快速流通性。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不畅,信息接收方式落后,主要是采用单向的传输方式,缺乏信息的反馈机制,缺乏统一的农业信息系统。
4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4.1 减少农产品流通中介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通过电子商务,选择和保留附加值高的流通环节,合并或去除附加值低的渠道。电子商务中,生产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迅速了解市场信息,自主地进行交易,大大加强了生产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产品自销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
4.2 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电子商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缩短流通链,不仅可降低农产品流通的运输保鲜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可以节约交易中介的运营费用及其抽取的利润。另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迅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适量的农产品,避免因产品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节约信息搜寻成本、摊位费、产品陈列费用、询价议价成本等在内的交易成本,以及因信息不通畅而带来的风险成本。
4.3 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
1) 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导因素。利用电子商务可以打破信息闭塞、市场割据的局面,构建规模大、信息流畅、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建立反应灵敏、健全有效的公平价格形成机制。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能相互连通,形成全国性的农产品流通大市场。另外,农产品虚拟市场可以容纳大量的交易者,实现交易的集约化和市场的规模化。再者,电子商务的自动化也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人为干预,不仅使交易的边际成本接近零,而且让每个交易者都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和交易机会,保证了市场高度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2) 高成本、低效率的对手交易已经难以适应农产品流通发展的要求,市场呼唤更加先进、高效的交易方式,如拍卖交易方式。传统的招标拍卖因受地理位置、物理空间和通信手段的限制,交易者数量有限,手工操作的交易效率低。电子商务的自动化和空间可扩展性为传统的拍卖交易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电子商务拍卖平台,大量分布广泛的交易者可以进行网上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易,构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虚拟拍卖市场能提供从拍卖申请、招标竞价、电子支付、配送服务等一条龙的自动化服务,既提高了交易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
3) 目前我国已开发建立了许多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主要从各农产品市场中获取最新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它们可作为服务后台,提供原始的或经过分析处理的有用信息。而电子商务网站可作为信息发布前台,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发布,并与其他农产品市场进行信息联网,使用户能从同一平台上获得及时、全面、有价值的信息。另外,电子商务网站还能提供各类信息增值服务,如信息的搜索、查询,同类产品销量、价格等的汇总、比较等,帮助用户减少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率,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高清涛.关于发展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0(7):11.
[2] 林孝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如何应用体验营销[J].老区建设,2012(24):25-26.
[3] 孔媛.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特色营销中的应用思考[J].财会研究,2012(24):77-80.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marke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lectronic commerce, makes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 bi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arket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improving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transactions.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finition; feasibility; problems; development di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