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对蔬菜作物土传病害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2014-11-28 20:14侯俊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4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蔬菜影响

侯俊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是在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技术劳动强度大、人工投入成本较高的推广“瓶颈”,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革创新而成。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在预防土传病害和改良温室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蔬菜;土传病害;土壤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07-03

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最早是由本溪、葫芦岛两市于2006年从山东引进,经过3 a的试验示范,2008年开始在辽宁省范围内全面推广。随着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各地出现挖沟劳动强度大、人工费用高、投入成本逐年加大、土传病害的预防及土壤环境的改良进一步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为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提高产品品质,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帮助农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助推设施蔬菜产业内涵的整体提升,研究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对蔬菜作物土传病害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选在朝阳市朝阳县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中土壤结构条件、肥力相当的3栋相邻棚室内进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秸秆:玉米秸秆。供试菌种:生物菌种及活化剂,由辽宁省朝阳市宏阳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供试植物:黄瓜,品种为中荷M12。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1) 处理A,秸秆粉碎。将玉米秸秆粉碎至10 cm以下小段撒施,施用量为2 100~3 000 kg/667 m2。试验田清洁后旋地,将秸秆、农家肥、三元复合肥、菌种依次均匀撒施在棚室内的壤土上,旋耕壤土2~3遍,做25~30 cm高垄,使用滴灌技术,铺地膜、定植、浇水等环节按常规栽培方法进行管理。2) 处理B,垄沟铺埋秸秆。在栽培垄之间挖深15~20 cm、宽40~60 cm的沟,按照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方法进行操作。3) 对照(CK),常规栽培。每个处理小区面积50 m2,共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

1.4 试验管理

1) 菌种处理。按照4 kg菌种兑150 g活化剂的比例,加入80 kg水,保持水温在20~25 ℃,每隔30 min搅拌1次,2 h后使用。将配好的菌液均匀浇撒在秸秆表面,并在秸秆上覆土、浇水。菌种用量为8~10 kg/667 m2。

2) 试验棚底肥。施用优质农家肥3 00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30 kg/667 m2。

3) 栽培管理。①采用嫁接育苗,播期为2013年10月20日,定植期为11月25日,密度为40 cm×60 cm,定植后地膜覆盖,膜下软管微喷。②定植后即浇缓苗水,之后视作物生长情况及时浇水,2个处理分别浇6次水,CK浇8次水,每次浇水时对反应堆及时打孔通气。③试验追肥随水同时进行,在整个生育期内,2个处理分别追施黄瓜冲施肥2次,CK共追肥5次,每次施用量为30 kg/667 m2。④栽培过程中进行病虫害防治。共使用杀虫剂3次,主要防治蚜虫及白粉虱,使用药剂为爱福丁、蚜虫净;2个处理分别使用杀菌剂2次,CK共使用杀菌剂8次,主要防治霜霉病、枯萎病等;使用农药为甲基托布津、疫霜灵等。

1.5 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影响

1.6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黄瓜采收结束后,对各处理的土壤进行采样,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DB21/T 1288—2008)对所采土样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影响

2.1.1 根结线虫病 各处理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由于调查前期温室地表温度相对较低,耕层有益微生物菌群活性较大,所以防治效果比调查后期明显。粉碎秸秆比垄沟埋秸秆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更好。

2.1.2 枯萎病 各处理黄瓜枯萎病防治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与对照相比,2个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对发病致死情况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棚温相对较低时,防治效果更佳。2个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2.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各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见,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活性,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相比对照,2个处理使温室土壤pH值更加趋于中性,通过菌种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群在降解秸秆的同时活化土壤,使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速效钾含量提升明显。由于秸秆粉碎采用整块土壤进行旋耕,将菌种、秸秆等均匀混入耕层土壤,所以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比垄沟铺埋秸秆的方法更加有效。

3 结论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降低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可改良土壤活性、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对秸秆粉碎和垄沟铺秸秆2个处理进行比较发现,采用秸秆粉碎这一革新技术更有利于预防土传病害和改良温室土壤环境。

参考文献

[1] 鲍国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果的试验[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16.

[2] 李秀娟,龙云程,唐敏,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初探[J].杂粮作物,2009(6):388.

[3] 姚志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形式及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1):60-90.

Abstract: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innovation technology is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existed biological reactor technology for facilities vegetable stalks in view of the intensive labor input and the high cost in manual work.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cucumber in a bid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this technology on the prevention of soil borne disease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greenhouse soil environment.

Key words: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technology; vegetables; soil borne diseases; soil environment; impact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是在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技术劳动强度大、人工投入成本较高的推广“瓶颈”,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革创新而成。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在预防土传病害和改良温室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蔬菜;土传病害;土壤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07-03

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最早是由本溪、葫芦岛两市于2006年从山东引进,经过3 a的试验示范,2008年开始在辽宁省范围内全面推广。随着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各地出现挖沟劳动强度大、人工费用高、投入成本逐年加大、土传病害的预防及土壤环境的改良进一步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为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提高产品品质,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帮助农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助推设施蔬菜产业内涵的整体提升,研究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对蔬菜作物土传病害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选在朝阳市朝阳县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中土壤结构条件、肥力相当的3栋相邻棚室内进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秸秆:玉米秸秆。供试菌种:生物菌种及活化剂,由辽宁省朝阳市宏阳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供试植物:黄瓜,品种为中荷M12。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1) 处理A,秸秆粉碎。将玉米秸秆粉碎至10 cm以下小段撒施,施用量为2 100~3 000 kg/667 m2。试验田清洁后旋地,将秸秆、农家肥、三元复合肥、菌种依次均匀撒施在棚室内的壤土上,旋耕壤土2~3遍,做25~30 cm高垄,使用滴灌技术,铺地膜、定植、浇水等环节按常规栽培方法进行管理。2) 处理B,垄沟铺埋秸秆。在栽培垄之间挖深15~20 cm、宽40~60 cm的沟,按照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方法进行操作。3) 对照(CK),常规栽培。每个处理小区面积50 m2,共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

1.4 试验管理

1) 菌种处理。按照4 kg菌种兑150 g活化剂的比例,加入80 kg水,保持水温在20~25 ℃,每隔30 min搅拌1次,2 h后使用。将配好的菌液均匀浇撒在秸秆表面,并在秸秆上覆土、浇水。菌种用量为8~10 kg/667 m2。

2) 试验棚底肥。施用优质农家肥3 00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30 kg/667 m2。

3) 栽培管理。①采用嫁接育苗,播期为2013年10月20日,定植期为11月25日,密度为40 cm×60 cm,定植后地膜覆盖,膜下软管微喷。②定植后即浇缓苗水,之后视作物生长情况及时浇水,2个处理分别浇6次水,CK浇8次水,每次浇水时对反应堆及时打孔通气。③试验追肥随水同时进行,在整个生育期内,2个处理分别追施黄瓜冲施肥2次,CK共追肥5次,每次施用量为30 kg/667 m2。④栽培过程中进行病虫害防治。共使用杀虫剂3次,主要防治蚜虫及白粉虱,使用药剂为爱福丁、蚜虫净;2个处理分别使用杀菌剂2次,CK共使用杀菌剂8次,主要防治霜霉病、枯萎病等;使用农药为甲基托布津、疫霜灵等。

1.5 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影响

1.6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黄瓜采收结束后,对各处理的土壤进行采样,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DB21/T 1288—2008)对所采土样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影响

2.1.1 根结线虫病 各处理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由于调查前期温室地表温度相对较低,耕层有益微生物菌群活性较大,所以防治效果比调查后期明显。粉碎秸秆比垄沟埋秸秆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更好。

2.1.2 枯萎病 各处理黄瓜枯萎病防治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与对照相比,2个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对发病致死情况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棚温相对较低时,防治效果更佳。2个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2.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各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见,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活性,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相比对照,2个处理使温室土壤pH值更加趋于中性,通过菌种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群在降解秸秆的同时活化土壤,使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速效钾含量提升明显。由于秸秆粉碎采用整块土壤进行旋耕,将菌种、秸秆等均匀混入耕层土壤,所以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比垄沟铺埋秸秆的方法更加有效。

3 结论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降低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可改良土壤活性、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对秸秆粉碎和垄沟铺秸秆2个处理进行比较发现,采用秸秆粉碎这一革新技术更有利于预防土传病害和改良温室土壤环境。

参考文献

[1] 鲍国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果的试验[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16.

[2] 李秀娟,龙云程,唐敏,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初探[J].杂粮作物,2009(6):388.

[3] 姚志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形式及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1):60-90.

Abstract: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innovation technology is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existed biological reactor technology for facilities vegetable stalks in view of the intensive labor input and the high cost in manual work.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cucumber in a bid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this technology on the prevention of soil borne disease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greenhouse soil environment.

Key words: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technology; vegetables; soil borne diseases; soil environment; impact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是在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技术劳动强度大、人工投入成本较高的推广“瓶颈”,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革创新而成。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在黄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在预防土传病害和改良温室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蔬菜;土传病害;土壤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07-03

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最早是由本溪、葫芦岛两市于2006年从山东引进,经过3 a的试验示范,2008年开始在辽宁省范围内全面推广。随着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各地出现挖沟劳动强度大、人工费用高、投入成本逐年加大、土传病害的预防及土壤环境的改良进一步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为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提高产品品质,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帮助农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助推设施蔬菜产业内涵的整体提升,研究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革新技术对蔬菜作物土传病害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选在朝阳市朝阳县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中土壤结构条件、肥力相当的3栋相邻棚室内进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秸秆:玉米秸秆。供试菌种:生物菌种及活化剂,由辽宁省朝阳市宏阳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供试植物:黄瓜,品种为中荷M12。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1) 处理A,秸秆粉碎。将玉米秸秆粉碎至10 cm以下小段撒施,施用量为2 100~3 000 kg/667 m2。试验田清洁后旋地,将秸秆、农家肥、三元复合肥、菌种依次均匀撒施在棚室内的壤土上,旋耕壤土2~3遍,做25~30 cm高垄,使用滴灌技术,铺地膜、定植、浇水等环节按常规栽培方法进行管理。2) 处理B,垄沟铺埋秸秆。在栽培垄之间挖深15~20 cm、宽40~60 cm的沟,按照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方法进行操作。3) 对照(CK),常规栽培。每个处理小区面积50 m2,共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

1.4 试验管理

1) 菌种处理。按照4 kg菌种兑150 g活化剂的比例,加入80 kg水,保持水温在20~25 ℃,每隔30 min搅拌1次,2 h后使用。将配好的菌液均匀浇撒在秸秆表面,并在秸秆上覆土、浇水。菌种用量为8~10 kg/667 m2。

2) 试验棚底肥。施用优质农家肥3 00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30 kg/667 m2。

3) 栽培管理。①采用嫁接育苗,播期为2013年10月20日,定植期为11月25日,密度为40 cm×60 cm,定植后地膜覆盖,膜下软管微喷。②定植后即浇缓苗水,之后视作物生长情况及时浇水,2个处理分别浇6次水,CK浇8次水,每次浇水时对反应堆及时打孔通气。③试验追肥随水同时进行,在整个生育期内,2个处理分别追施黄瓜冲施肥2次,CK共追肥5次,每次施用量为30 kg/667 m2。④栽培过程中进行病虫害防治。共使用杀虫剂3次,主要防治蚜虫及白粉虱,使用药剂为爱福丁、蚜虫净;2个处理分别使用杀菌剂2次,CK共使用杀菌剂8次,主要防治霜霉病、枯萎病等;使用农药为甲基托布津、疫霜灵等。

1.5 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影响

1.6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黄瓜采收结束后,对各处理的土壤进行采样,并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DB21/T 1288—2008)对所采土样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影响

2.1.1 根结线虫病 各处理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由于调查前期温室地表温度相对较低,耕层有益微生物菌群活性较大,所以防治效果比调查后期明显。粉碎秸秆比垄沟埋秸秆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更好。

2.1.2 枯萎病 各处理黄瓜枯萎病防治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与对照相比,2个处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对发病致死情况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棚温相对较低时,防治效果更佳。2个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2.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各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见,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活性,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相比对照,2个处理使温室土壤pH值更加趋于中性,通过菌种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群在降解秸秆的同时活化土壤,使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速效钾含量提升明显。由于秸秆粉碎采用整块土壤进行旋耕,将菌种、秸秆等均匀混入耕层土壤,所以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比垄沟铺埋秸秆的方法更加有效。

3 结论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降低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可改良土壤活性、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对秸秆粉碎和垄沟铺秸秆2个处理进行比较发现,采用秸秆粉碎这一革新技术更有利于预防土传病害和改良温室土壤环境。

参考文献

[1] 鲍国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果的试验[J].养殖技术顾问,2013(12):216.

[2] 李秀娟,龙云程,唐敏,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初探[J].杂粮作物,2009(6):388.

[3] 姚志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形式及应用效果[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1):60-90.

Abstract: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innovation technology is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existed biological reactor technology for facilities vegetable stalks in view of the intensive labor input and the high cost in manual work.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new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cucumber in a bid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this technology on the prevention of soil borne disease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greenhouse soil environment.

Key words: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technology; vegetables; soil borne diseases; soil environment; impact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蔬菜影响
浅析以万科太仓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为对象进行种植土壤环境改善方案
蔬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