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爱
这些年,有关“文艺部队”、“文艺将军”的话题在国内网络上非常热门,特别是今年7月18日韩国国防部因明星士兵屡屡违规而干脆撤消存在16年之久的宣传支援队(即文艺部队),更让军队到底要不要“用嗓子,而不是用枪战斗”的部队的讨论更加激烈。且不论这一军队文化体制的利弊,单看美国武装力量的文艺部门就很有特色,并且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早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本文就为您揭开美国联合劳军组织(UnitedService Organizations,USO)的神秘面纱。它成立于1941年,负责为美军及其家属提供现场表演及其他慰问服务。同许多国家军队里的文工团不同,联合劳军组织没有正式编制,同美国国防部没有隶属关系,属于非盈利性组织。劳军组织日常开支主要依赖私人捐赠以及各公司或私人捐赠物资、现金或服务,虽然经过国会许可,但劳军组织并非政府机构,可说是“没有军队编制的军事单位”。
概况:扬基们的“另一个家”
1941年,时值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军队成为收留无能之辈的“贫民院”,许多有志青年把从军当作“险途”,而轴心国烧起的世界大战烈火已然逼近美国的家门口,参战几乎是美国不可回避的宿命。为了提高军人荣誉感和部队士气,总统罗斯福呼吁成立专门组织负责美军慰问,他整合六大民间组织——救世军、基督教男青年会、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全国天主教社区服务组织、全国旅游者援助协会、全国犹太人福利委员会——在“联合劳军组织”的名义下为美军提供服务,并且自任名誉主席,希望“这些非官方组织负责美军官兵休假期间的娱乐活动”。根据历史学家艾米莉·耶林的说法,“美国政府负责(为联合劳军组织)建房子,联合劳军组织负责筹集资金完成提升军方士气这一主要任务”。1941年2月4日,联合劳军组织在纽约正式成立,同年该组织首座大楼在路易斯安那州迪莱德市拔地而起,托马斯·杜威(Thomas Dewey)是联合劳军组织首任主席,第一年就为该组织募集16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第二任主席是普利斯科特·布(Prescott Bush)什,曾任参议员,儿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儿子的儿子小布什也成为美国总统,堪称政坛奇迹。
1941年12月美国正式参战后,越来越多的劳军中心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成立,成为背井离乡的美国大兵的新家。对于他们来讲,联合劳军组织俱乐部是舞厅,是社交活动场所,是电影院和音乐厅,是密友恳谈或是写家书的安静之地,是享受免费咖啡和鸡蛋的小餐厅,在这里,他们几乎可以享受到国内可以享受的一切。特别是联合劳军组织请来众多好莱坞明星和演艺志愿者深入前线进行现场表演,这种表演称为“兵营秀”,通过演艺明星们的卖力表演,一线的男女大兵们往往士气大涨,忘却战争的压力,忘记乡愁。而好莱坞明星都非常愿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情,他们有时在本土美军基地进行表演,有时到美军海外基地进行慰问,在旅途或是表演过程中处于危险境地也是常有的事情。
从此以后,联合劳军组织就是美国大兵“老婆孩子热炕头”之外的另一个家,1947年联合劳军组织一度因经费问题解散,但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劳军组织再次披挂上阵。之后即使在和平时期,劳军组织也一直活跃在美军各部队。越战期间,联合劳军组织更是直接深入战斗一线进行慰问演出。这一传统延续到今天。参加劳军组织是美国民众表示爱国以及支持战争的方式之一,迄今有近150万美民众以各种方式参与过劳军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如今美国联合劳军组织在全球14个国家(含美国)设有约160个分中心,2008年,斯隆·吉布森(Sloan Gibson)成为该组织第22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09年,退役准将约翰·普雷(John I.Pray)加入劳军组织,成为分管娱乐和项目推广的资深副主席。2010年,退役少将弗兰克·索普四世(Frank Thorp IV)加入该组织,成为分管市场推广和通信方面的资深副主席。截至2009年,联合劳军组织各中心共接待过约770万名访客,到2011年则达至0800万名访客。
二战:最辉煌的时刻
二战是成就联合劳军组织的“黄金时代”,当时美军打到哪里,标有“USO”记号的劳军分中心就开到哪里,随军教堂、粮仓、火车车厢、博物馆、城堡、沙滩甚至小木屋都成为劳军组织的活动场所。这些分中心提供着各种娱乐活动,包括举行舞会,播放电影等。免费咖啡和油炸甜面圈在各中心都非常受欢迎。一些劳军组织还为官兵们提供安静的聊天场地,谁要是想写一封家书,在这儿也没人打扰。有些还为美军提供精神方面的指导,为军队家属提供保姆服务。
联合劳军组织最著名的活动还是提供一系列现场“兵营秀”(Camp Shows),这项活动在1941年10月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到那年冬天,美国境内已有186个军营剧场。1941年11月开始,劳军组织到加勒比海巡演,标志着海外“兵营秀”的开始,接下来的五个月间,劳军组织共向美洲、英国、澳大利亚派遣36个海外巡演小队。1942年,共有1000多人参与70个慰问小队的巡演。每位表演者得到的报酬以每周一百美元计,但那些知名的演员每天才能得到10美元,据称原因是他们拥有更多的财富,所以理应做出更大牺牲,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所有这些海外巡演均由美国剧翼提供,该组织由百老汇女星安朵涅特·佩里创办,她还经营着“戏剧之门”劳军俱乐部,该俱乐部在军营里为美国大兵们提供美食和娱乐活动。劳军俱乐部海外巡游的所有费用都由佩里通过出售电影版权的形式获得。
顺便说一下,1991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曾推出电影《昨日今日永远》(For the Boys,又译作《龙凤双星》),这是一部颇具时代特色的歌舞艺人传记电影,通过参与过三场美国重大海外战争(二战、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的演员的劳军生涯,侧面反映时代变迁下的美国娱乐事业面貌,歌舞双栖的女星贝特·米德勒(Bette Midler)饰演傲慢无礼的黛丝莉·安纳,硬派小生詹姆斯·卡恩(James Caan)则饰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艾迪·史柏斯,男女主角欢喜冤家式的情谊发挥得相当动人,两人之间互相矛盾又不得不合作演出的关系颇具戏剧趣味,导演马克·瑞戴尔处理这段娱乐圈的江湖恩怨也细腻动人。这部电影时间跨度有半个世纪,从1941年联合劳军组织的成立一直到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实际上,早在1950年,美国就准备拍摄关于劳军的电影,片名叫《永远的星条旗》,影片拟由一代歌王阿尔·乔尔森(Al Jolson)担任主演,乔尔森曾引领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正是由于乔尔森赴朝鲜参与劳军组织的慰问演出舟途劳顿,签约一周后乔尔森就离开人世,这部关于劳军组织的影片也胎死腹中。endprint
1944年7月,“兵营秀”追随英美盟军登陆诺曼底,面对残存德军的殊死抵抗,这些演艺明星就在滩头被炸塌的碉堡或正在修理的坦克上进行表演,有效鼓舞了盟军士气,当时有个士兵诗人写道:“他们的歌声就是我们前进的序曲!”同年最鼎盛时期,联合劳军组织拥有超过3000个俱乐部,每天表演场次超过700场。到二战结束时,联合劳军组织已组织过40万余次的表演,参与演出的明星包括平·克劳斯贝等。在美国艺坛上,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堪称为天才,他集超级歌星、超级笑星、超级影星于一体,连续十四年被评选为全美十大明星之一,他对美军的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举个例子,1942年,美国驻菲律宾总督麦克阿瑟在日军重压之下溃逃澳大利亚,部队上下斗志涣散,罗斯福总统打电话问他,有什么方法最能激起士兵们的战斗热情,麦克阿瑟回答:“当我还被日本人包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时,官兵们最想听克劳斯贝的歌,即便是现在,只要有克劳斯贝的声音相伴,我们就不会被打垮。”据说在日后激烈的太平洋夺岛战斗中,美军官兵尤其怀念克劳斯贝那种“当白天的蓝色和黄昏的金黄色混合时的歌声”。
其他著名的劳军明星还有贝蒂·戴维斯,1942年初,即日本袭击珍珠港后不久,戴维斯用几个月的时间环绕美国销售战争债券,观众们反响强烈,纷纷解囊,她曾创造两天内销售出200万美元债券(购买力超过今天4000万美元)的纪录,这几乎与她出演大片《红衫泪痕》的酬劳相当。当好莱坞艺人工会负责人约翰·加菲提议就地组建劳军俱乐部时,戴维斯也积极响应。在华纳、加利·格兰特和朱利·斯特恩等电影界大老板的协助下,他们将一家旧夜总会改成好莱坞餐厅,并于1942年10月3日对外营业,好莱坞大部分当红明星都成为餐厅志愿者,为那些即将上前线的士兵表演,戴维斯承诺每个晚上都有一些重量级的明星出现在餐厅,1944年,她更是出演电影《好莱坞餐厅》,获得广泛赞誉。该餐厅一直运营直到二战结束,戴维斯后来这样评价自己:“我一生中没有多少成就值得自豪,好莱坞餐厅是其中一件。”1980年,她因好莱坞餐厅而获得美国国防部颁发的最高公民奖章——卓越公民服务奖章。
令人莞尔的是,联合劳军组织有时候也会“好心办坏事”,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的《戈德尼亚·琼斯先生》本来是用来为军队搞募捐的,但该片上映后居然遭到美国战争部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从各剧院下线。争议的焦点是片中出现美国大兵因到劳军俱乐部洗澡、坐在舒适柔软的沙发上而欢呼雀跃的镜头。美军高层觉得该镜头意味着美兵营里连洗澡、沙发等设施都没有,会大大影响美军的士气,也不利于国防动员。要强调的是,该片由陆军上尉罗纳德·里根主演,他后来在1980年成为美国总统,并最终击败苏联、打赢冷战。
在劳军组织的巡演中,共有28名演员不幸遇难,有的死于空难,有的死于疾病,有的甚至因为在战场上不幸感染疟疾等热带病而不治身亡。1943年,联合劳军组织乘坐的飞机坠毁在葡萄牙里斯本外海,演员、歌手塔玛拉·德拉辛(Tamara Drasin)遇难,百老汇歌手简·弗洛曼(Jane Froman)重伤。1945年,弗洛曼拄着拐杖再次来到欧洲战场对前线官兵进行慰问演出。后来她嫁给一名陆军航空队飞行员,正是这名飞行员在里斯本空难中救了她的命。她的故事在1952年被改编成著名影片《情泪心声》,电影主题曲就是由弗洛曼本人倾情演唱。
到二战结束时,联合劳军组织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一个秀场。观众是数百万美军作战人员,剧院是全球任何地方,制片商是劳军组织。1945年二战结束时,慰问演出仍在继续。在欧洲战场胜利后,有60个慰问小队前来慰问演出,太平洋战场胜利后也有91个慰问小队前来慰问。到1947年12月联合劳军组织暂时解散时,它已募集到2.4亿美元用于提供“兵营秀”、俱乐部以及其他劳军服务。
劳军组织中的美女们
对于以男性为主且年龄都在20岁左右小伙的战场而言,对女性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即便安排个美女同美国大兵们聊聊天,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联合劳军组织在安排慰问演出时显然会考虑这点,散落在美国各地的分中心都会侧重招募女性志愿者,无论是在俱乐部卖油炸甜面圈的服务生还是慰问演出的艺人,都以女性为主,她们往往衣着暴露,在舞台上婀娜起舞,台下官兵喝着小酒,听着劲爆的音乐,看着美女表演,他们自然会在瞬间忘却所有忧愁。
原籍德国的好莱坞明星玛琳·黛德丽在二战开始后马上要求上前线为美军慰问演出,她演唱的《莉莉·玛莲》既是控诉战争,也是一份无法释怀的乡愁,成为二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流行歌曲,甚至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中同时传唱,堪称炮火硝烟中的经典旋律。为表彰玛琳的勇敢,美国政府授予其最高的非军人荣誉——自由勋章,法国封她为“荣誉团骑士”,比利时封她为“利奥波德勋爵骑士”,而在她土生土长的德国,不少人私下视她为“叛国者”。一双玉腿横扫天下的贝蒂·格拉宝也是军中的“情人宝贝”,她的照片被张贴在鱼雷艇和轰炸机上,美国大兵们望着这双大腿的招贴画缓解思乡之苦。还有“美利坚爱情女神”之称的丽塔·海华丝也参加过劳军表演,有一次,海华丝连续巡演六个兵营,由于演出过程过于兴奋,回到得克萨斯州故乡时,神经几近崩溃,而她在《生活》杂志上刊登的照片更是供不应求,成为被派往海外作战的美国大兵最喜欢的海报女郎,其性感“威力”由此可见。歌剧明星莉丽·庞斯甚至跑到缅甸为那里的中美英盟军表演,虽然其舞台经验非常丰富,按照常理,严肃的歌剧表演不接受时时响起的现场掌声、欢呼声和口哨声,可是在那个“以天为幕,以地搭台”的环境里,处在生死之间的盟国军人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声还是深深地感染了庞斯及其同仁。
对美国大兵们来讲,这些女星犹如远在家乡的女友,成为战争福利和精神寄托。1943年,一位美国大兵有幸在劳军俱乐部同唐娜·里德跳上一曲,他说,“我从未同如此漂亮的女明星跳过舞,我非常高兴,感到非常荣幸遇到她……但我真的感觉她就像远在家乡的女孩一样。”而当大兵们站在齐踝的泥沼里、顶着风雨、爬在树上,为的就是一睹劳军演出,面对这一切,女星们无法不为之动容,而看到重伤的官兵和惨烈的战地环境,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危机也考验着这些女星的意志。她们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表演,为伤员们打气,她们忍住恐惧,以极高的专业素养表演着,也有不少不堪重负的女艺人不得不乘军机中途回国。这些女星巡演回国后,还会经常收到前线官兵的来信,把她们当做邻家小姐亦或是姐妹一样向她们诉说思乡之情,排解心中的焦躁或是孤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