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据实测1956-2000年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出了南阳市境内唐白河水系的水资源量,并分析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变化特性及演变情势。对进一步认识唐白河水系水资源状况变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唐白河;水资源量;演变情势;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南阳市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情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167-01
1 流域概况
唐白河主要由唐河和白河组成,流域水系呈扇形分布,唐河、白河汇合口的下游干流河道称唐白河,唐白河在湖北省襄阳县的张湾处汇入汉江。唐白河流域北部以伏牛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东部以桐柏山与淮河流域相隔,西部以肖山与丹江流域分隔,南临汉江,流域总面积24500 km2,其中南阳市境内面积为17455 km2。本文主要对南阳市境内的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
2 降水
唐白河区域面平均降水量计算采用泰森多边形法,选用流域内18个雨量站1956~2000年系列实测降水资料计算合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15.1 mm。
受地形地势、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区域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总体特点是:降水量自上游山区向下游平原递减,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域降水年内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60%-70%。年内各月份之间降水量差异更大,降水量最大月与最小月相差悬殊。多年平均以7月份降水最多,降水量在120~240 mm,最小月降水多出现在1月份或12月份,降水量一般为5~22 mm,同雨量站最大月降水是最小月的9~40倍。
由于区域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具有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相差悬殊和年际间丰枯变化频繁等特点。区域内雨量站的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2~4,大多数雨量站的极差在600~1500 mm,廖庄站1964年降水1984.9 mm,1966年降水548.1 mm,相差1436.8 mm。
3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选用白河新甸铺控制站和唐河郭滩控制站1956~2000年系列实测径流量,经单站逐项还原法计算后,得到能反映近期下垫面变化条件下的天然径流系列,然后采用面积比缩放推求唐白河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537亿m3,折合径流深
215.0 mm。
地表水资源变化特点总的与降水量大致相似,径流年内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年总量70%左右。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径流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可高达10倍之多。山区水量多于丘陵和盆地。
4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水均衡法,估算多年平均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山丘区以估算多年平均地下水总排泄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即河川基流量。唐白河区域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0849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1026亿m3,扣除平原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量0.7098亿m3,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17.4777
亿m3。
5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唐白河区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7.53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7.4777亿m3,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11.1036亿m3,区域水资源总量43.9111亿m3,产水模数25.2万m3/km2,产水系数0.31。
6 水资源演变情势
6.1 降水情势分析
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对唐白河水系降水情况进行分析:20世纪60、70年代降水偏丰,1963~1984年的22年间,丰水9年,枯水5年,其他为平水年;1959~1962、1992~1995年为枯水年组,在8年内枯水5年,其他为平水年;1996~2000年降水量变差较大,丰、枯年份交替出现。区域平均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1964年,年降水量为1290.2 mm;最小年降水量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为546.3 mm。
区域平均降水量1956~1979年系列大于1980~2000年系列。与多年平均(1956~2000年)降水量比较,20世纪60、70年代偏多,20世纪50、90年代及本世纪初偏少,20世纪80年代基本持平。按降水量年代均值大小排列为60年代→70年代→50年代→80年代→本世纪初→90年代。
6.2 径流情势分析
利用差积曲线分析径流量的丰、枯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差积曲线上升表示偏丰水年,差积曲线下降表示偏枯水年,曲线坡度反映径流量的丰枯强度。唐白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1979年系列比1956~2000年系列偏多3.2%。1957~1958年为平水年;1959~1962年为枯水年,1963~1965年为丰水年,1966年为枯水年,1967~1974年基本为平水年;1975~1984年除1975、1979、1983、1984年为丰水年外其他年份变化不大,1985~1988年、1992~1995年为枯水期;1996~2000年水量交替增减,2000年增幅较大。区域最大年平均径流量出现在1964年,为116.2562亿m3,折合径流深为666.0 mm;最小年平均径流量出现在1999年,为9.8492亿m3,折合径流深为56.4 mm。
6.3 水资源总量情势分析
唐白河水系水资源总量1959~1962为下降趋势,1963~1965年为上升期,1966年枯水,1967~1982年升降起伏变化较小;1983~1984年为丰水年,1985~1988年、1992~1995年为枯水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上升期,个别年份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下降期,少数年份上升;1996~2000年升降起伏变差较大。
6.4 水资源演变影响因素
影响水资源演变的因素大致包括降水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受人们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兴建水利工程的径流的影响、引水、用水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消落,因而使地面径流减少的影响、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S].2002.
[2]河南省水资源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水资源[R].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立(1976-),男,河南省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endprint
摘 要 本文根据实测1956-2000年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出了南阳市境内唐白河水系的水资源量,并分析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变化特性及演变情势。对进一步认识唐白河水系水资源状况变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唐白河;水资源量;演变情势;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南阳市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情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167-01
1 流域概况
唐白河主要由唐河和白河组成,流域水系呈扇形分布,唐河、白河汇合口的下游干流河道称唐白河,唐白河在湖北省襄阳县的张湾处汇入汉江。唐白河流域北部以伏牛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东部以桐柏山与淮河流域相隔,西部以肖山与丹江流域分隔,南临汉江,流域总面积24500 km2,其中南阳市境内面积为17455 km2。本文主要对南阳市境内的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
2 降水
唐白河区域面平均降水量计算采用泰森多边形法,选用流域内18个雨量站1956~2000年系列实测降水资料计算合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15.1 mm。
受地形地势、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区域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总体特点是:降水量自上游山区向下游平原递减,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域降水年内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60%-70%。年内各月份之间降水量差异更大,降水量最大月与最小月相差悬殊。多年平均以7月份降水最多,降水量在120~240 mm,最小月降水多出现在1月份或12月份,降水量一般为5~22 mm,同雨量站最大月降水是最小月的9~40倍。
由于区域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具有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相差悬殊和年际间丰枯变化频繁等特点。区域内雨量站的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2~4,大多数雨量站的极差在600~1500 mm,廖庄站1964年降水1984.9 mm,1966年降水548.1 mm,相差1436.8 mm。
3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选用白河新甸铺控制站和唐河郭滩控制站1956~2000年系列实测径流量,经单站逐项还原法计算后,得到能反映近期下垫面变化条件下的天然径流系列,然后采用面积比缩放推求唐白河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537亿m3,折合径流深
215.0 mm。
地表水资源变化特点总的与降水量大致相似,径流年内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年总量70%左右。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径流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可高达10倍之多。山区水量多于丘陵和盆地。
4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水均衡法,估算多年平均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山丘区以估算多年平均地下水总排泄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即河川基流量。唐白河区域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0849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1026亿m3,扣除平原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量0.7098亿m3,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17.4777
亿m3。
5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唐白河区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7.53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7.4777亿m3,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11.1036亿m3,区域水资源总量43.9111亿m3,产水模数25.2万m3/km2,产水系数0.31。
6 水资源演变情势
6.1 降水情势分析
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对唐白河水系降水情况进行分析:20世纪60、70年代降水偏丰,1963~1984年的22年间,丰水9年,枯水5年,其他为平水年;1959~1962、1992~1995年为枯水年组,在8年内枯水5年,其他为平水年;1996~2000年降水量变差较大,丰、枯年份交替出现。区域平均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1964年,年降水量为1290.2 mm;最小年降水量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为546.3 mm。
区域平均降水量1956~1979年系列大于1980~2000年系列。与多年平均(1956~2000年)降水量比较,20世纪60、70年代偏多,20世纪50、90年代及本世纪初偏少,20世纪80年代基本持平。按降水量年代均值大小排列为60年代→70年代→50年代→80年代→本世纪初→90年代。
6.2 径流情势分析
利用差积曲线分析径流量的丰、枯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差积曲线上升表示偏丰水年,差积曲线下降表示偏枯水年,曲线坡度反映径流量的丰枯强度。唐白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1979年系列比1956~2000年系列偏多3.2%。1957~1958年为平水年;1959~1962年为枯水年,1963~1965年为丰水年,1966年为枯水年,1967~1974年基本为平水年;1975~1984年除1975、1979、1983、1984年为丰水年外其他年份变化不大,1985~1988年、1992~1995年为枯水期;1996~2000年水量交替增减,2000年增幅较大。区域最大年平均径流量出现在1964年,为116.2562亿m3,折合径流深为666.0 mm;最小年平均径流量出现在1999年,为9.8492亿m3,折合径流深为56.4 mm。
6.3 水资源总量情势分析
唐白河水系水资源总量1959~1962为下降趋势,1963~1965年为上升期,1966年枯水,1967~1982年升降起伏变化较小;1983~1984年为丰水年,1985~1988年、1992~1995年为枯水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上升期,个别年份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下降期,少数年份上升;1996~2000年升降起伏变差较大。
6.4 水资源演变影响因素
影响水资源演变的因素大致包括降水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受人们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兴建水利工程的径流的影响、引水、用水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消落,因而使地面径流减少的影响、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S].2002.
[2]河南省水资源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水资源[R].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立(1976-),男,河南省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endprint
摘 要 本文根据实测1956-2000年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出了南阳市境内唐白河水系的水资源量,并分析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变化特性及演变情势。对进一步认识唐白河水系水资源状况变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唐白河;水资源量;演变情势;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南阳市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情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167-01
1 流域概况
唐白河主要由唐河和白河组成,流域水系呈扇形分布,唐河、白河汇合口的下游干流河道称唐白河,唐白河在湖北省襄阳县的张湾处汇入汉江。唐白河流域北部以伏牛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东部以桐柏山与淮河流域相隔,西部以肖山与丹江流域分隔,南临汉江,流域总面积24500 km2,其中南阳市境内面积为17455 km2。本文主要对南阳市境内的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
2 降水
唐白河区域面平均降水量计算采用泰森多边形法,选用流域内18个雨量站1956~2000年系列实测降水资料计算合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15.1 mm。
受地形地势、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区域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总体特点是:降水量自上游山区向下游平原递减,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域降水年内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60%-70%。年内各月份之间降水量差异更大,降水量最大月与最小月相差悬殊。多年平均以7月份降水最多,降水量在120~240 mm,最小月降水多出现在1月份或12月份,降水量一般为5~22 mm,同雨量站最大月降水是最小月的9~40倍。
由于区域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具有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相差悬殊和年际间丰枯变化频繁等特点。区域内雨量站的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2~4,大多数雨量站的极差在600~1500 mm,廖庄站1964年降水1984.9 mm,1966年降水548.1 mm,相差1436.8 mm。
3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选用白河新甸铺控制站和唐河郭滩控制站1956~2000年系列实测径流量,经单站逐项还原法计算后,得到能反映近期下垫面变化条件下的天然径流系列,然后采用面积比缩放推求唐白河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537亿m3,折合径流深
215.0 mm。
地表水资源变化特点总的与降水量大致相似,径流年内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年总量70%左右。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径流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可高达10倍之多。山区水量多于丘陵和盆地。
4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水均衡法,估算多年平均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山丘区以估算多年平均地下水总排泄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即河川基流量。唐白河区域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0849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9.1026亿m3,扣除平原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量0.7098亿m3,区域地下水资源量为17.4777
亿m3。
5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唐白河区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7.53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7.4777亿m3,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11.1036亿m3,区域水资源总量43.9111亿m3,产水模数25.2万m3/km2,产水系数0.31。
6 水资源演变情势
6.1 降水情势分析
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对唐白河水系降水情况进行分析:20世纪60、70年代降水偏丰,1963~1984年的22年间,丰水9年,枯水5年,其他为平水年;1959~1962、1992~1995年为枯水年组,在8年内枯水5年,其他为平水年;1996~2000年降水量变差较大,丰、枯年份交替出现。区域平均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1964年,年降水量为1290.2 mm;最小年降水量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为546.3 mm。
区域平均降水量1956~1979年系列大于1980~2000年系列。与多年平均(1956~2000年)降水量比较,20世纪60、70年代偏多,20世纪50、90年代及本世纪初偏少,20世纪80年代基本持平。按降水量年代均值大小排列为60年代→70年代→50年代→80年代→本世纪初→90年代。
6.2 径流情势分析
利用差积曲线分析径流量的丰、枯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差积曲线上升表示偏丰水年,差积曲线下降表示偏枯水年,曲线坡度反映径流量的丰枯强度。唐白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1979年系列比1956~2000年系列偏多3.2%。1957~1958年为平水年;1959~1962年为枯水年,1963~1965年为丰水年,1966年为枯水年,1967~1974年基本为平水年;1975~1984年除1975、1979、1983、1984年为丰水年外其他年份变化不大,1985~1988年、1992~1995年为枯水期;1996~2000年水量交替增减,2000年增幅较大。区域最大年平均径流量出现在1964年,为116.2562亿m3,折合径流深为666.0 mm;最小年平均径流量出现在1999年,为9.8492亿m3,折合径流深为56.4 mm。
6.3 水资源总量情势分析
唐白河水系水资源总量1959~1962为下降趋势,1963~1965年为上升期,1966年枯水,1967~1982年升降起伏变化较小;1983~1984年为丰水年,1985~1988年、1992~1995年为枯水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上升期,个别年份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下降期,少数年份上升;1996~2000年升降起伏变差较大。
6.4 水资源演变影响因素
影响水资源演变的因素大致包括降水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受人们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兴建水利工程的径流的影响、引水、用水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消落,因而使地面径流减少的影响、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S].2002.
[2]河南省水资源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水资源[R].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立(1976-),男,河南省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