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瑶
你知道一秒钟,在互联网上能产生多少数据吗?一秒钟的时间,全球有167万封邮件被发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这个最火热的IT词汇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运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大数据”更是一时间充满着整个电视荧屏和互联网络,并以不可阻挡之势蔓延开来。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设立的《两会大数据》,11天的播报中,主持人欧阳夏丹在演播室中使用全新的立体成像技术和人机互动技术,每天生动、直观地向观众播报大数据对政府工作报告相关主题和议论特点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也为相关部门给出更切实际的解决办法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
央视是国内最早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新闻报道的媒体,早在2013年两会期间,央视就利用亿赞普公司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对两会上传达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分析所具有的实时、全面、真实的特点对于新闻报道的高度契合性,让这一创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除央视对大数据的运用外,大数据离我们并不远,电子邮件的发送,论坛帖子的发出,腾讯新浪等网络媒体的用户注册,医院中CT检查产生的影像数据,打电话、刷卡产生的数据……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数据,我们每天穿梭在数据之中。IBM的研究表明,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大数据的不断壮大,传统的处理方法和软件工具已不能承受不断壮大的大数据,创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分析工具急需被开发出来。
行业关联:会展大数据
在会展行业,大数据也无处不在,组织方视庞大的展会数据库信息为至宝,这是他们进行项目签约的筹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展业也从里面嗅到商机,会展业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开始。
早在2013年4月的会展业内的一次研讨会上,西安远华软件公司总经理呼庆源就提出了大数据与会展业的关系。但当时,大数据在很多人看来还只是一个概念。云计算、互动二维码技术和移动通信不断普及的今天,展览通应运而生,这个由西安远华推出的大数据服务系统,可以为每一个观众提供一个电子档案,记录其在展会现场的访问路径;参展商可以拿到观众的信息清单,并可以直接下载到手机目录;还可为展会组织方提供一个详细的展后报告。根据展后报告,展会组织方可以清楚看到现场参展商按被关注程度而行成的排名。这将为组织方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如摊位设计、布局情况,以方便下一届展会现场的规划。
北京昆仑亿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尹俊也表示,现在云计算、互动二维码和移动通信等在展会上都运用比较多。观众可以在展前通过APP等应用获取展会的信息,预约与展商的见面时间,以及运用手机在线支付,这一系列的运用可以让展前的复杂程序变得更简单。展会现场,通过现场的信息登录,可以了解展商展品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减少纸质宣传资料的印发,也可以减轻观众手里的负担。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对主办方来说,展会变得更可控了,主办方可以在展前就知道观众的数量,以及观众的区域、职位等信息;在展会现场,主办方可以了解展商的观众量,哪种产品更受观众的青睐。摸清了展会的这些情况,可以更好地对下一次展会进行调整。
世界最大的电脑展一一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已经闭幕,“数据处理”成为贯穿展会的主线,数据分析将会为市场带来巨额的利润。然而,数据安全、数据保护也成为制造商和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此表示,大数据安全需要更多国际努力。对于会展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尹俊则表示“不用担心”,“因为这些数据不会放在网上,展会本身是私有的,只有一些有权限的人才能看到这个数据。”
会展大数据的运用肯定会越来越多,然而要达到普及的状态要多久,还不能确定,因为这需要展会以及企业能够接受并运用这种创新的观念,同时要舍得在大数据运用上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