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目录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应然状态

2014-11-27 04:26吴忠义
肇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类设置体育

吴忠义

(肇庆学院 督导处,广东 肇庆 526061)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称新《目录》).“新《目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行动,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由此将带来新一轮的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有力推动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内涵发展.”[1]教育部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于2014年新生入学以前,按照新《目录》的规范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以新《目录》的规范,认真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现状,探明其改革与建设路向,对于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改善生存状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演进的历史轨迹

1.1 萌发时期

1897年,梁启超在《论师范》中呼吁“故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2]师范学堂的发展和西方体育思潮的涌入,催生了专门的体育教师教育,1903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体操科;1906年,清王朝面对新学堂体育教师的迫切需求,由学部通令各省城师范学堂“设五个月毕业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育、生理、教法等,以养成小学体育教习.”[3]随后,一些留学海外的人员陆续回国,在重庆、江苏等地相继创立重庆体育学堂、江苏两级师范体操专修科等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教育机构,萌发了中国近代体育教育专业的雏形.

1.2 初创时期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改为学校,将师范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了体育专修科,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设置体育专业的先河.1916年北平民国大学设立体育教育专修科,1918年私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成立,192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设立体育科……,直到1948年,河北、福建、湖北、贵州及东北等地省立师范大学相继设立本科学制的体育教师培养机构——体育系.

1.3 模仿时期

1952年,在新中国政府文件(《教育部关于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及“专业设置”一词;[4]1954年仿照苏联大学专业目录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将体育类专业划分为体育、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游泳、冰上运动、武术、运动保健(试办专业)8 种,体育专业为培养师资的师范类专业.195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体育类系科设置为体育系(培养体育教师)和运动系(培养运动员、教练员)2种.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体育类专业设置恢复到1954年的专业种类(体育、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游泳、冰上运动、武术、运动保健8 种专业).

1.4 中断与恢复时期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等教育体系受到全面破坏,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处于中断、停滞状态.1972年,恢复高校招生工作,取消文化考试制度,“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5]126体育类专业恢复到1957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和专业调整完成时的状态,设置体育系(培养体育教师)、运动系(培养教练员)2种.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5]131恢复“文革”前的统一高考制度,体育类专业设置依然为体育系和运动系2种.

1.5 快速发展时期

1988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类专业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体育生物科学、武术专业5个正式本科专业,体育保健康复、体育新闻、运动心理、警察体育4个试办本科专业;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第二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类专业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保健康复、警察体育专业;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类专业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目录》,体育类专业设置:体育教育(基本专业)、运动训练(特设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本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设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基本专业)5个专业.

自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了体育专修科始,近百年来,体育教育专业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久、专业设置点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主体专业.

2 新《目录》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的比较

2.1 专业设置总体情况

2.1.1 专业种数

新《目录》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相比,专业设置种数由635种调减为506种,其中“列入了近年来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新需求设置的154种专业,撤消了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年未招生的专业.”[6]83新专业的增加和原有专业的缩减表明:超前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重视发展应用性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调整的行为选择.

2.1.2 专业类别

新《目录》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专业类别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别的增加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分化越来越细,新的学科、专业类别不断出现.此外,学科门类与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一一对应,专业类别与研究生《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基本对应,实现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上的有机衔接.

2.1.3 专业性质

新《目录》改变了原有专业的类别划分,将506 种专业划分为基本专业(352 种,占69.6%)和特设专业(154种,占30.4%)两大类别: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色需求设置的专业.专业类别的划分,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满足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需求,提供了制度空间.

2.2 体育教育专业内涵

2.2.1 培养目标

新《目录》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和体育教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将原来“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工作”,改为“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工作”,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口径和社会适应性;将人才培养定位由“高级专门人才”改换为“复合型人才”,凸显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用性特征.

2.2.2 培养要求

新、旧《目录》培养要求比较

新《目录》的人才培养要求“1”项增加了“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中“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教学需求更加匹配;“2”项强调了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体地提出了教学训练工作中,各个环节关键技术与方法的要求,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操能力特征;“3”项拓宽了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更加关注课外和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2.2.3 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新、旧《目录》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比较

新《目录》的专业主干学科增加了心理学,表明了对人的心理健康、运动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和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核心课程以体育学概论、教育学、体育教学论取代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由重视人的生命活动原理转向重视体育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工作原理和体育教学原理,凸显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特征;以“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替代了“田径、球类、体操、武术”,为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特点,自主设置运动项目(术科)课程提供了选择空间.

3 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现状

3.1 专业设置与规模

截止到2010年4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293所[8]503.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专业点分布数量不断增多的走势.譬如:西藏自治区设置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点的院校有1所、新疆自治区2所、青海省2所,甘肃省6所、云南省11所、四川省15所、湖北省16所、江西省17所;内蒙古自治区6所、辽宁省6所、河北省10所、山西省11所,河南省17所、湖南省20所.2011年6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4万余名[9].

3.2 生源数量与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口高峰“拐点”的出现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的分流,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生源总量普遍下降,但体育类考生却有增无减.2012年广东体育类考生:14500人、山东体育类考生:14764人、河北体育类考生:1.53万人、四川18891人[10].就生源质量而言,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文化课分数线逐年升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水平不断下降”[11]的趋势一直未发生改变.

3.3 办学条件与水平

设置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293所院校(截止到2010年4月)中,60%以上是近些年由专科学校“升本”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148所)和独立学院(29所)[8]507,大部分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体育场馆、教学设备、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是从公共体育部衍生出来的,专业教学设施和实验教学条件难以满足专业教育的需要.专任教师大致有三类人员组成,一是生物学或医学教育背景的运动人体学科教师;二是教育学或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教育背景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教师;三是体育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背景的术科(运动技术)教师,且多数人没有体育行业一线岗位工作的经历.因此,有研究认为:“今日体育界几乎无人能够统领一级学科甚至极端缺乏二、三级学科带头人.”[12]

3.4 培养目标与过程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7]57.这一目标定位,从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才培养过程.一方面将学生未来的职业,过早地锁定在中学体育教师的岗位上,容易导致人才培养中“岗前培训式”的急功近利倾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上过多倚重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技能,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追求即时效应,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选择空间,造成人才培养类型单一、就业口径狭窄、社会适应性差、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3.5 就业市场与岗位

从人才市场看,张世威等人[13]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数量与存量均供大于求.朱恺等人[14]对17个省(市)体育教师状况的研究也表明:按师生比400:1计算,大中城市、地区和县级中学体育教师已经饱和.以广东省为例:中心城市、普通地级市、县级市和“珠江角”地区大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体育教师已趋于饱和,边远乡镇和农村学校尚有部分缺额.谭丽君等人[15]的研究认为:即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毕业生就业岗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以广东省为例,2012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显示:就业于体育教师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37.6%,报考国家公务员,应聘企(事)业单位职员、健身中心助理教练、游泳场馆救生员、企业产品推销员、宾馆酒店保安以及到工厂流水线从事普通工工作的毕业生占62.4%.

4 新《目录》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应然状态

专业建设是本科教育的龙头,是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综合组组长叶取源教授在谈及新《目录》修订过程及成果时指出:“新《目录》修订事关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的发展大计,涉及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以及数以千计的高等学校的发展,其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16].面对新《目录》的重大变革,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 调控专业设置,缩减招生规模

鉴于目前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调控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状况,政府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规划、布局、评估、审批(备案)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职能,压缩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数量、控制其招生规模.必要时甚至可以启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同时,加快人才供需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供需平台及时发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招生计划提供咨询服务.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当根据所处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合理确定招生计划,积极改善人才培养的供求关系.

4.2 改革高考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走向普及化阶段的背景下,高考制度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应赋予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允许高校通过多种形式的考试选拔人才.让高校在生源市场的竞争中,通过学校与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获得优质生源.第二,采用分类高考的模式,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通过高考方式招生、非全日制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通过注册方式入学.第三,在学科(文化课)组合考试的基础上,设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组合考试项目.学科成绩未达到普通类(文、理科)分数线者,不准参加术科考试,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专业人才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年复一年,体育类专业录取的学生都是高考文化课成绩底端的人群,长此以往,其科技知识和文化水平显而易见).对于确有体育天赋的考生,可通过预科学习过渡到本科专业,逐步提高生源质量.

4.3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中80%是地方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地方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与国家重点大学(985、211大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地方院校中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相比,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又相对滞后.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地方高校(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应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首先由传统的教师“身份管理”,向教师成长、发展、团队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其次,根据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专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引进具有一定学术造诣和体育专业一线岗位工作背景的优秀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再者,加强教师在职培养,通过教研、科研团队建设凝聚学术力量,在教研、科研项目的实操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

4.4 调整培养目标,优化教育过程

高等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统领.因此,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应首先按照新《目录》的规定,将人才培养的口径从某一学段(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扩展到能够指导各类人群(幼儿、学生、工人、农民、职员、老年人、伤残人等)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在新《目录》规定的人才“培养要求”指导下,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前瞻性地设计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以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内容为基础、向各类人群体育与健康活动领域延伸的教学内容;按照专业教育的内在逻辑,架构科学合理、简捷高效、结构优化、整体功能强、逻辑线索清晰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训练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科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运行过程,建立客观有效的学业考核标准和质量监控机制,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达成.

4.5 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使命.因此,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首先应紧密追踪社会发展对体育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从当今体育与健康教育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科学化的基本特征出发,按照复合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改革教学管理机制,打通不同专业课程间的壁垒,构筑学科大类课程的“自主选修”平台,指导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借以拓宽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口径.第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和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某一运动项目方面有所专长.第四,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扬长避短地打造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第五,积极创造条件,开办跨学科专业的“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鼓励学生成为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

5 结语

新目录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认真研究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旨在为这一工作提供一点思路与建议,不妥之处恳望赐教.

[1]林蕙青.创新管理机制优化专业结构[N].中国教育报,2012-10-12(02).

[2]周谷平.近代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5.

[3]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6.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178-179.

[5]教育部法规司.高考制度研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1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3-8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5-5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03-507.

[9]钭娅,郑建岳.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1,23(4):15.

[10]司玉媛.四川2012年体育类专业考试考生人数共18891人[N].四川教育,2012-04-06(02).

[11]吴忠义.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发展历史、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 536.

[12]王健.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M]//面向21 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9-90.

[13]张世威.新时期我国体育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建设着眼点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6(6):20.

[14]朱恺.我国体育人才市场对体育教师需求的调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4):1-4.

[15]谭丽君,王润斌.中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9-11.

[16]叶取源.事关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计[N].中国教育报,2012-10-29(05).

猜你喜欢
体育类设置体育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