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京胡传深情

2014-11-27 11:43刘会生
北京纪事 2014年5期
关键词:京胡残联舅舅

刘会生

结缘京胡

今年53岁的张秀霞,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刚出生时,她也曾幸福地被父母、家人所疼爱,放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她刚一岁蹒跚学步时,发高烧40度。父母赶紧把她送到医院,连续打了两次退烧针。烧退后,她的双腿却软绵绵地不能动了。妈妈又慌忙抱她去找大夫,大夫说:这孩子得的是小儿麻痹。那像一声晴天霹雳,妈妈当时就晕倒了。“这是不治之症,会落下终身残疾。我的宝贝女儿这辈子怎么过呀?”妈妈仍不甘心,带她去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北京的大医院都跑遍了,没有任何效果。秀霞的残疾成了全家的心病。

有一天舅舅来串门,妈妈把对秀霞的忧虑讲给舅舅听。舅舅当时是单位宣传队的骨干,拉得一手好京胡。“让小霞学京胡吧!让她多一点快乐,以后也能多个谋生的机会。”那一年她才十二岁。

舅舅把京胡拿给秀霞看。她被神奇的国粹吸引了:一个竹筒配上竹竿,安上两根弦,就成了京胡。用弓子一拉,能流淌出美妙动听、穿透力极强的曲调。京胡在舅舅的手里,慢似和风静水,令人物我两忘;快像骏马奔腾,让人心旷神怡。

她拿起京胡就拉。没想到京胡只咝咝作响,不听使唤,拉弓的右手和弹弦的左手配合不上,一会儿手腕和胳膊就又酸又痛。

“学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才成。”说着,舅舅一步步教她怎么拿弓、怎么扶把,左右手如何配合,如何弹打揉滑。练习不到两个月,她拉出来的声音,已能让人听出是《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的唱段。有了进步,她对京胡的兴趣更浓了。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她就练习,忘了吃饭,忘了痛苦,拉京胡成了她的情、她的爱,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小霞乐感强,肯用功,是拉京胡的料。”妈妈听到舅舅的评价喜不自禁,一咬牙,拿出当时一个月的工资给秀霞买了一把京胡。

有了自己的京胡,她更着迷了。她让妈妈缝了个长布袋,可以装上京胡背着它,一有空就拉一段。舅舅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艺都教给她后,说:“我能教给你的也就这些了。你要想提高,还需要找名师指导。”于是,舅舅和家里人开始找一些专业老师到家里来辅导她。

一次,她观看现代京剧《杜鹃山》,被琴师的精彩技艺所打动。几十人的大乐队,中西合璧,却难以抵挡那小小京胡的穿透力,仅仅是一把弓子、两根弦,就足以特立独行、清脆响堂!秀霞非常崇拜为《杜鹃山》伴奏的琴师燕守平老师。

燕守平老师听说有个残疾小姑娘喜欢京胡,很惊奇,热情地到家里来看望她、辅导她。经燕老师的指点,她的演奏技艺有了显著提高。京剧《沙家浜》“智斗”一段的前奏,将弹打揉滑融汇到一起,很难学。她仔细揣摩老师的教导,静下心来,耐心地练,弹要到位,打不能太慢,揉要适度,一弓要拉出四个音,一练就是半宿。坐久了,患小儿麻痹的腿和腰都不舒服。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再苦再难再累,她都挺过来了。后来她还去崇文区文化馆京胡提高班学习了一段时间。

随着京胡演奏技艺的提高,一些工厂、单位开始请她去演出,为演样板戏伴奏,先后去过地质礼堂、天桥剧场等地。

珍藏京胡

过去到市里演出,每次都是等她坐好了,再拉开大幕。演完了,也不敢坦然架拐站起来谢幕,要等拉上幕,才能拄拐站起来。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小姑娘京胡拉得好,却不知道她腿有残疾。有一次她为《红灯记》李铁梅伴奏,演出后观众反响强烈,演李铁梅的演员应该带领演职人员一起返场谢幕。但却因秀霞行动不便,取消了返场。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她的自尊心,也让她感到尴尬和无奈。

1977年恢复高考,老师不给秀霞发报考大学的登记表。秀霞一再恳求发给她一张。老师为难地说:“不是我不通情达理,这是上边的规定。就是给你报上,招生办也会刷下来。你就别费劲了。”

是呀!当时,百废待兴,哪顾得上残疾人呢?中断了10年的高考,耽误了一代人,连健全人考大学的要求都不能完全满足,就别提残疾人了。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许多和她一起学京胡的伙伴都考上了艺术院校。她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某戏校报名,她的京胡演奏得到了好评。但招生办负责人告诉她,残疾人不能报考,她又一次尝到闭门羹的苦涩。回到家,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流,这是刻骨铭心的痛啊!

庆幸的是北京帆布厂录取了她,她还上了北京市残联办的电大。后来又有了幸福的家庭,生了儿子。因为工作、家庭、上学三头忙,使她没有精力再拉京胡,不堪回首的经历也让她不敢再去碰京胡。她含着眼泪将京胡用红布包好,放入盒中,外边又包上牛皮纸,搁到了大衣柜顶上。同时也把对京胡的爱好收了起来,这一收就是30年。

京韵传情

后来孩子长大,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她也退休了,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她动了拉京胡的念头,但痛苦的记忆还是难以一下子抹去。

2009年3月,听说残联要搞文艺汇演,埋藏了多年的愿望在她心中萌动。她看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政策越来越好,残疾人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市残联主管文体工作的领导听说了她的情况,主动到家中慰问,鼓励她不仅要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提高精神文化追求。并希望她重新拿起京胡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为残疾人演奏,为弘扬国粹作贡献。石景山区残联的领导邀请她参加区残联的文化活动,使她感受到了春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终选择去拼一把。

她把尘封多年的胡琴拿出来,现去配了弓子和码子,在曲目的选择上也用了很多心思。中学时,她就拉过《夜深沉》,现在在网上看到燕守平老师演奏的新版《夜深沉》,非常喜欢。但是这个曲子在京胡考级中是难度最高的曲目。她的京胡已经撂了很多年,还能不能拉好,心里没有底。凭着对这个曲目的热爱,她决定从它拉起。

刚开始拉,胡琴一点都不听话,怎么拉都不顺手,声调不是那么回事。她到处找原因,先是换码子,后来又跑遍北京市,买来各种品牌的弦和弓子。当这些东西堆在家里,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演奏时,心态没调整好,没有进入状态。

她从基本功练起,弹弦拉弓,增强手和腕部的力量。反复的弹弦,手被打得生疼,先磨出泡,后起了茧子,腿更是坐得失去了知觉。她发现,每当静下心来,排除各种杂念时,拉起来就指音清脆、音色华美。那段时间她每天都练十几个小时的琴,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找回了几十年前的感觉。

2010年春节前,她在石景山区残疾人联欢会上演奏了《夜深沉》。她纯正的琴音、美轮美奂的表演,使现场的残疾人和观众如醉如痴,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石景山区主管文体的副理事长亲自上台用轮椅将她推下台,《石景山报》和区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小有名气的她开始频繁地参加市区残疾人的各种演出。在古城之春艺术节上、在区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联欢会上、在残疾人招聘会上都留下了她的身影。2010年她又参加了北京市残联社区文艺汇演,获得了北京市残联文艺汇演优秀奖。这期间,石景山残联又组织他们获奖的选手到各社区“温馨家园”巡回演出,得到了残疾朋友的热烈欢迎。

张秀霞经常路过梅兰芳大剧院,曾幻想着哪天到里边去看一场京剧演出,但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一次走进这个剧院,竟能登上它的舞台,而且是和许多京剧名家同台演出!那童年时憧憬的梦想,青年时变成失落的梦想,中年时重新发奋的梦想,在“全国助残日”的那一天,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今年5月,残联通知她参加梅兰芳大剧院的演出。为了使演出更加成功,几经思量,她拨通了燕守平老师的电话。身为著名京胡演奏家、京胡圣手的燕老师没有一点架子,他还记得当年那个身有残疾的女孩,当即邀请秀霞到他家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天燕老师对《夜深沉》《梅花新调》等曲目的演奏做了极为细致的讲解,这次请教让她受益终身!

助残日那天,张秀霞登上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当她演奏完《梅花新调》,观众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时,更加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梅兰芳大剧院俞声老板特意请剧务人员给她递上双拐。她第一次拄着拐杖当场站起来向观众谢幕,这时掌声更热烈了。她热泪盈眶,激动得无以言表。在那一瞬间,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当年父母对她的疼爱和期望都历历在目。

(编辑·韩 旭)

猜你喜欢
京胡残联舅舅
晚风飘来京胡声
残联在儿童自闭症康复服务中的职责研究
不用担心
浅议残联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发红包
磕头
明天再戒
中国民族乐器(之六)京胡
我,京胡和电脑
许秦生与众不同的京胡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