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道德情感培养的策略

2014-11-26 15:02王颖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4年11期
关键词:探究性品德道德

王颖

道德情感是人们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意志形成的内在动力,能够对道德行为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探究性学习方式,从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以及模拟实践三个角度来分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策略,以期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创设情境,感知道德情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教学时,首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合作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在课程开始之前带领学生玩起了游戏,然后在游戏中故意耍赖皮,不遵守游戏规则,激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将“规则”这个话题引出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明确不遵守规则耍赖皮的后果,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又如,对六年级“不能忘记屈辱”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圆明园被破坏前的图片,然后配上音乐和画外音进行有效的介绍,“曾经在北京有一座非常美的园林,这是一座皇家园林,园林里有……”介绍完之后,又将课件的画面转到了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事件中,他们的疯狂掠夺,不但抢走了无数珍宝,还用一把火将圆明园烧成了废墟。当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视觉的反差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怒,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在一旁引导学生,让学生感知道德情感。

二、联系生活,诱发道德情感

道德源于生活,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够让他们内心受到道德的熏陶。因此,在品德和社会的教学中,要创设和小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让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苦恼的生活经历,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对三年级“我爱我家”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把一些学生的爸爸妈妈放在课件中,再提前准备好学生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在上课的时候对这些照片进行有效的展示,请照片中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的感悟,让生活实际和教科书紧密地联系起来,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物品,并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和这件物品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被打动,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我爱我家的主题。

三、模拟实践,升华道德情感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并且自主地掌握思考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多设计探究性问题,合理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上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对品德与社会中“地球在‘发低烧”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马上要被淹没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从而引出地球升温造成的后果,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对品德与社会中五年级下册“父母的难处”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先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学习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观察,最后向老师汇报自己观察的过程和结果,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该在遵循学生道德情感培养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稳定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品质。(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英华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品德道德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跟踪导练(五)(2)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好学者贤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道德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