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2014-11-26 05:42:52张敷欣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有偿经济学

张敷欣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江苏镇江 212003)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很多高校图书馆投入了一定的物力、人力去开展信息经济活动。虽然规模、方式、目的、效益各不相同,图书馆员的服务层次、服务内容各有差异,但这种服务方式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服务功能、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领域日益扩展,信息总量连续增长,用户自身知识结构和信息需求不断变化,其社会需求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转变已成为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变的一大特点[1-2]。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图书馆学与信息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开展信息咨询服务。

1 影响和渗透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拥有者,也是受益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图书馆学研究发展至今,理论体系已经相对成熟、系统。20世纪60年代,信息经济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9年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正式确立信息经济学[3]。信息经济学为图书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增强了图书馆的科学性、有序性、有效性(见图1)。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成为“测试仪器”,用来检验图书馆某些文献信息资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促进了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更新与发展。如检验图书馆现有信息是否可以为用户正在研究的课题提供参考。

图1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

1.1 图书馆有偿服务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体系、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图书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图书涨价使得图书经费紧张,从而资金缺口加大,为了解决经费投入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增加资金来源,很多图书馆开展了有偿服务[4]。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有偿服务以下面2种形式为主:一类是以“创收”为目的的服务,比如出租馆舍门面,将图书馆变为“租书馆”等[5];一类是遵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带有科学根据的有偿服务[5]。马克思说:“复杂劳动要比简单劳动收取更多的报酬。”[6]信息服务是一种以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复杂劳动,适当收取报酬是可以的、应该的。图书馆当前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有3种,即无偿服务的“馆藏模式”(即传统模式)、纯粹有偿服务的“市场模式”、以有偿服务为主的“混合模式”。它们虽然都是以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中心,但实际内容却大相径庭。

1.2 图书馆基本工作原则

图书馆的基本工作原则是服务读者。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涵盖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存在“借阅需求与文献提供”的矛盾,而且存在“用户多元化的信息、文献需求与图书馆复杂的信息处理、简单的信息服务”的矛盾[7]。

信息经济学认为发展信息商品的目的是文献资源开发,注重的是信息的经济效益。图书馆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资源,收集文献信息并为社会提供服务,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图书馆采集、加工文献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信息资源是基础。近年来,图书价格日益增长导致图书馆经费不足,在文献资料的采购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图书馆文献的信息服务要有足够的资源作保障,有时就需要考虑一些有偿服务,以解决经费不足与无偿服务的矛盾。图书馆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还要兼顾经济效益,根据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建差异及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不同,“因馆制宜”,取得用户的理解,并与用户达成有偿服务共识。

1.3 图书馆学基于网络环境的发展

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后,无论是就时间、空间而言,还是就数量、内容而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都是无限的。传统图书馆转变成为数字图书馆,其工作性质从以简单的手工工作方式进行单一的图书收藏和提供转变为复杂而先进的信息提供和信息传输,并利用网络与外部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与人性化需要。网络空间有其风险性、不可知性、不确定性和市场不均衡性[8],图书馆要生存和发展,其信息服务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文献资料,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度加工、重组,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提供增值服务。所使用的软件要随计算机和网络的升级而及时升级,保证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享用图书馆的服务。为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图书馆要不定期对用户进行培训。

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之间的碰撞,是有益的。只有碰撞,才能取长补短,增加内涵。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加入信息经济学的一些元素,不仅是量的转变,而且是质的飞跃,可以获得飞速发展。有了信息经济学元素的图书馆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学,而是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学,是真正跟上时代脚步的图书馆学。

2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借鉴这一理论研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信息的不对称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主要存在于馆际之间、图书馆下属各部门之间、图书馆领导与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用户之间、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资料室之间、图书馆与信息提供商之间[5]。图书馆馆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对“提供信息”理解上的差异;领导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妨碍了工作的正常进展;图书馆下属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库存信息过载与实际所需信息供不应求的矛盾,加深了馆属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鸿沟;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二者的互不信任[9];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信息空档与信息叠加;图书馆与信息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误传、积压与有效信息的缺失等。

“变革的挑战:图书馆与经济发展”是国际图联1996年会议的主题,并表明图书馆要面向社会、企业开展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要积极改变图书馆工作中诸如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管理人员与用户之间、管理层与职工之间、采购部门与信息提供商之间等信息的不对称[5],改革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激发和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经济效能,更好地发挥馆藏的作用,服务用户,服务社会。

1)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要公开,绝对禁止暗箱操作,实施阳光操作,密切图书馆内及馆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加强与用户的直接沟通与交流。一方面,通过公告、电话、BBS(电子公告)、Internet等对用户的需求主动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了解当前的信息发展状况,抢占信息市场,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

3)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信息接触与联系[10],增加信息的多重性、叠加性、一元多流性。

4)加强信息培训,召开信息会议,开展信息教育,强调信息交流意识。

5)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方面,向信息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倾斜。

6)在合同与规章制度上约束信息提供商的信息资源质量。

图书馆的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方法详见图2。

图2 信息的不对称及其解决方法

3 结束语

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的相互碰撞,使图书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为其学科的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图书馆学研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1]龙飞.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学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3):207-208.

[2]王启坤.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发展[J].黑龙江史志,2008(23):50-51.

[3]马忠庚.关于信息经济环境中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5):61-63.

[4]彭江山.信息产业经济特征分析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启示[J].现代情报,2008(6):34-35,39.

[5]任群.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的契合与碰撞[J].农业网络信息,2008(5):97-99.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54.

[7]李渡.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发展战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1):8-10.

[8]闫凤云.浅论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6):129.

[9]黄绍琳.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01-104.

[10]王隽.浅谈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12):55-57.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有偿经济学
2023 年宁夏图书馆学会年会顺利召开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18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8
经济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
声屏世界(2015年4期)2015-02-28 15:19:35
实行工业企业取水权有偿取得势在必行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1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图书馆论坛(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经济学的优雅
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