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纬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成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创新能力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成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信息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和结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迅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而且能够将知识信息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很多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此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在实际的研究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学科课程的过程,它将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变革影响。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系统性问题被忽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新技术简单应用于教学过程,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根本途径和系统工程。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是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3、教师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等。这些软件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媒体,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装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或对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这些媒体或技术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4、当前课堂教学模式还达不到整合要求。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还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加之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知識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显然,当前的教学模式还不能达到整合要求。
5、只重视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建设和教师信息化素质的建设。硬件设备是看得见摸的着的,易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一种投入上的满足,软件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对硬件设备建设的投入很大,忽视了对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良好整合,就需要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 建设三个方面同时努力。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问题的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实现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必须以先进的教与学理论为指导,缺少先进理论的指导,是盲目的实践,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整合。就此问问题我谈以下几点:
1、重视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模式。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用正确的语言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出接近生活的真实语境,给学生提供反复演练的机会。而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知情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的特点,对学习者特征、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和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化等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良好的整合模式。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在信息时代,伴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将学科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合理选择利用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效地教学。针对当前大多数教师的信息能力不高的现况,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专题研讨、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以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同时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以适应不同水平教师参与培训。
3、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要求学生自主地从丰富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效的教学信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教学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良好整合的前提,所以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教育软件投入,坚持“购买引进为主,自制补充为辅”的原则,搜索和引进国内外教育资源,整理学校现有资源,实现网上教育资源共享,并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发和建设教育资源,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资源体系。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实现教与学最优化的根本途径,在整合过程中要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作用,合理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实现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2]南国农著.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何克抗.e-Lear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4]庄榕霞.以全面、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信息素养教育----浅谈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电化教育,2004,(6).
[5]潘克明.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