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林
一、什么是基于项目的学习
在管理学中,项目是一系列有着明确目标,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规范完成的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从组装一台电脑到策划一次旅游,从筹备一次大型活动到开发一个新产品,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项目。把项目从管理学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就形成了“基于项目的学习”(即Project–Based Approaches,简称PBA)。基于项目的学习(下文称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长期的任务,促使学生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角色扮演和借助多种资源开展研究活动来完成一个作品,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学习的优点
对于学生来讲,项目学习提供了适合不同文化层次、背景的学习者参与活动的策略。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追寻自己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提高自信心。 项目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和体验的机会,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对于教师来讲,项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加强了同事之间的合作,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同时项目学习给教师和学生更多建立关系的机会,通过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更多的是作为朋友来协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三、项目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1. 项目学习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项目学习以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多学科交叉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跟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2. 项目学习完善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合适与否决定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要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项目学习对教学模式更专业、更全面的完善,能够更显著地体现出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的优势,它的开放性促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 项目学习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
教育从最初的读写算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再到素质教育,而今,我们不得不面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适应现代社会的主题。由伯尼·特里林和查尔斯·菲德尔合著的《21世纪技能:为我们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一书中对21世纪技能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结起来,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是21世纪最亟需的三套技能。要掌握上述三套技能,则必须依靠更开放、更科学和更具有亲和力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而项目学习正是拿出更多时间来质疑、协作和设计的开放式学习方法,更有针对性地让学习者掌握21世纪技能,迎接未来的世纪挑战。
4. 项目学习有助于多学科之间的整合。
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要分析和解决问题依靠单一的知识体系是难以完成的,现有的学科之间缺少真实的联系与沟通,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学生解决现实中更复杂问题的能力。项目学习通过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开放性的多学科交叉的项目,让学生在作品完成过程中使用多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和多学科之间的整合。
四、项目学习的开展流程
1.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项目学习时要从设想开始,明确学生在项目学习之后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能深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2. 设计框架问题。
设计引导项目学习的框架问题,这个框架问题包括一个开放性的、多学科交叉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现实中的基本问题,同时引入跟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两三个单元问题,以及多个具有针对性的封闭问题,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关注重要思想和关键概念。
3. 制定评价计划。
项目学习中,利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对多个环节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组织项目学习顺利进行。通常用项目评价时间线来开展形成性评价,它包括项目学习开始前的准备工作,项目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以及项目学习完成后的小结和反思。
4. 设计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要针对学生需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世界,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设计。通常以项目时间线这一工具作为项目学习的依据。项目时间线里完整地规划了整个项目进行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完成的每项工作任务,甚至可以具体到每一天,每个组员都要有自己的进展报告,关注学生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这些也是教师对学生项目学习评价的依据。
基于项目的学习走进信息技术教学是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大变革,正是因为它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体验学习,扩大学习者的范围,完善评价机制,科学培养信息素养,受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为迎接世纪挑战打下必要的基础。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