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宜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许多学校尝试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却步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大于校本课
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家长向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只要他们学好主科就可以了;年轻教师较少,师资水平有限,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强;学校缺少专任教师,大部分教师上的课程较多,再加上学生基础差,校本课就成了教师落实课程的“第二课堂”……在这种背景下,校本课的地位可想而知。
误区二:校本课等于学生学习资源包
常听到有教师在抱怨上校本课没教材,或教学内容难找,觉得没有教材就没法上。于是教师都忙于编写教材,当拿到“教材”后就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误区三:校本课相当于放任自流
校本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由选课,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前的校本课却像是在“放鸭子”。如一位教师在上《走进社区探究》的汇报课时,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对前段时间的探究成果进行汇报,哪个小组先说?这个小组汇报完下一个小组接着汇报。”整节课,看不到教师的具体指导,于是学生就如同无头苍蝇,没有方向。如果这位教师能针对前段时间的探究,确定社区的地理、风俗、文化等内容,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汇报,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
校本课教学的这些误区,已严重影响到课程计划的正常落实。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让这门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一、强化课程意识,更新课程观念
作为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主科的成绩,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和能力。校本课程既然是一门新课程,我们就应该有新课程意识。
校本课程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因其没有现成的教材或素材,或因学校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师忽视了技术文化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其实,以上不是校本课步入误区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课程意识不强。如果我们树立了课程的目标意识、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开放意识和评价意识,校本课就不会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
二、寻求身边主题,拓展课程资源
校本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只寄希望于地方教材中的有限资源。农村学校的本土资源优势是某些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它天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位教师在上校本课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学校要建成花园式学校,你们有什么好点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沸腾了。学生在争论确定什么样的主题,最终他们确定的主题是制作盆景。当教师问他们为什么会确定这个主题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我们是盆景大镇。”这下课堂就“活”起来了。我们的课程资源是充满生命力的鲜活的各种盆景,课堂是盆景园、盆景培育基地和广袤的大自然,成果是学生亲手栽种、剪枝、成型的盆景在不断成长,为学校增添生趣。
其实,我们的校本课并不缺少课程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意识。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三、课堂形式多元,探索教学方法
校本课程面向的是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在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开放式课程,进行课程资源的对话、沟通、合作和共建。
比如上手工制作时,确定的主题是“手工编织”。我校地处农村,编织篮子可以说是当地人的一门绝活,学生课后都会跟着他们的长辈“学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次比赛,让学生用废旧的材料进行手工编织。然后教师针对比赛中发现的问题,再次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能不能变废为宝,编制一个我们学习、生活中需要的用具?这样一来,就让学生在课内外有目的地忙活,最后达到技能和情感的双丰收。
由此可见校本课的课堂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只注意知识的学习,还关注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自主性学习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学生意识,不能光考虑教师怎么教,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要使用体现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增强课程意识,挖掘课程资源,探究教学方法,把校本课变成学生喜欢的课。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