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德

2014-11-25 23:19肖群忠
中国德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礼貌道德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等。

在中国古代伦理文化中,“礼”是“四德”“五常”之一,又是“四维”之首,后来中国的道德教化通称为“礼教”。《礼记·曲礼》篇说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正表明了礼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地位。这也表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德目。那么,礼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地位与作用?其伦理精神实质是什么?在现代生活中如何发扬光大?这是我们这一讲想说明的问题。

一、礼的含义与作用

礼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礼在甲骨文中是以繁体字“禮”的右边“豊”为原始字形的,像祭祀时所用的器皿。后加上“示”之偏旁,而“示”本身就表示祭祀、祈福的意义。所以《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在中国文化中,礼具有宗教、政治、文化、风俗、道德、礼貌等多重意义。而作为四德、五常之一的礼,则是专指礼仪和礼貌。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公孙丑上》)“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仁、义)是也。”(《离娄上》)“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义》)这些对礼的解释,均属狭义之礼,是与其它道德规范并列的一种具体道德规范。

那么,礼有何作用呢?在古人看来:

第一,礼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的大宝。举凡国家的一切举措,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受礼的指导、约束,礼是治国安邦、治军莅官、宗教祭祀、教训风俗等的制度根据与行为标准。汉代贾谊在其《新书·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仪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由于礼在传统中国具有宗教、政治、道德等诸多内涵,既是制度,又是规范,因此,它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全面的、长久的。

第二,礼是协调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礼,主要是指遵守等级秩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他用“正名说”来强调人们践礼的自觉性。“名”既指名词称谓,更指人的“名分”。他把正名看成是推行等级规范的手段或方法,用等级称谓来保证人们遵守礼制。另外孔子还认为礼的目的是致和,“和”是“礼”的目标和境界。在有等级差别的前提下,又要维持各等级之间的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其目的是缓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趋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推行礼制,实现各等级之间的和谐,对立的双方都有责任。荀子认为礼的首要作用是“礼以定伦”,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所称者也。”(《富国》)道德的作用就在于协调等级关系,使封建社会的等级群体“分”而“和”,避免纷争离乱。维护等级差别,才能避免争乱,使上下齐一,社会安定。

第三,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古人视礼为立身之本,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首先,人有礼方能免于粗野,成为文明人。正如荀子所说:“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其次,礼能使人正心、诚意、修身、一举一动都合规中矩,使生活情欲得以节制,合乎中庸之道。《论语·泰伯》篇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尧曰》也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荀子也曾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悖乱提僈;食欲、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荀子·修身》)礼教导人在言行举止上有合宜的行动,达于时时事事皆中节的中庸境界。

二、礼的精神实质

礼在传统中国的具体内容和规定是非常繁复的,这里难以尽述,也因为它的某些内容也已经不合于今天的生活实际了。我们应该着重把握礼的精神实质,这不仅是认知的需要,也将有益于我们的实践。

1.分与和——礼的本质与目的

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之名”“人之规范”,其宗旨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因此,礼的根本精神、原则是“分”“别”“序”,即辨别、规定等级区分,使等级关系有序化。“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管子·五辅》)“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之所以要别等级之差,在荀子看来,因为人们无限的物质欲望与社会物质财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势必造成人与人之间无穷的争斗,人类社会也必然会因争而乱而变弱。因此,为了人群社会的整体利益,就不得不规定“度量分界”,确立“贫富贵贱之等”,使人人居于一定的等级地位,按各自的等级地位取得自己应得的利益。礼正是要作出这些规定,并使人自觉遵从这些规定,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观念。如果人人都按礼的规定,安于自己的等级地位,并尊重他人的等级地位,社会自然安宁。

2.敬与让——礼的道德实质

把握礼的道德实质,有利于礼的实践。在我们看来,礼的道德实质一为敬,二为让。

上面我们曾谈到,礼是产生于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如果没有“敬神如神在”的心理诚敬,祭祀活动不仅是徒具虚文,也是对神的一种泄渎。不仅要敬天、敬神,而且要敬人,这个人,不仅是上位者,也是下位者,有德之人,应敬一切人,对一切人均应以礼相待。因此,礼的伦理精神本质首先是敬。“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恭者,礼之本也。”(王符《潜夫论·交际》)这些都是说礼的伦理本质在于敬人。所谓敬人就是以他人为尊为贵。所谓敬人就是以他人为尊为贵。《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礼记·表记》:“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义。”从上述对敬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敬包含着尊人卑己和谦让的精神。

礼的道德实质不仅是敬,而且是让。“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记·礼运》篇)所以,礼的主旨和根本在于“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辞让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上的利益让度。它与争是相反的,争破坏人际的和谐,而让恰恰能维持这种和谐。

虽然恭敬与谦让在分别使用时的具体含义、要求不尽相同,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都是要求自身“辞尊居卑”(朱熹语)。因此,古人或以恭敬释礼,或以谦让释礼,或两者并释。总之,在古人看来,礼与敬、让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来又有礼敬、礼让之说。

3.内情与外行——礼的实践机制

在中国文化中,礼不仅是制度与规范,还被看作是道德和人的高尚品质,就在于它是内情与外行的统一。古人强调,礼不可停留于形式,不可追求虚文,而应出于真心真情,贵在真诚。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就是说礼乐不仅仅是“玉帛”“钟鼓”这些形式化的东西,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孔子把这深一层的意义落实在以“仁”为核心的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上,如果在礼的行为中,人们能时时这样保持一颗庄敬之心,保持一种真情实感,那也就是做到“仁”了,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荀子比较强调礼的外在性。礼不仅是价值观、行为和是非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而且是一套实践的体系和传统。礼的实践不仅要“养之以德”,而且要“齐之以礼”,从而化民成俗。儒家认为,一个人不通过“礼”的训练就不能得到“仁”等高尚的品质。

三、礼的现代实践

在现代社会,应该从礼中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以指导我们的现代实践呢?在我看来,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树立规则意识

在中国古代,虽然强调礼法并重,但实际上是以礼为主,而天理、王法无非是人情,这种传统思维是阻碍现代法治建设的深层思想障碍。礼作为制度和规范,如果不被严格遵循和执行,那就形同虚设了。据媒体报道,2013年2月13日,在北京首都机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13日中午,荷兰航空KL898头等舱内,有6名中国乘客晚到,整个航班就等他们登机。起飞前他们又坚决不系安全带,拒绝关闭手机,还和机长以及空姐大声喊叫。最后机长宣布拒绝起飞,直到机场保安把他们带走,飞机才重新回到停机位加油。航空规则是为了维护所有人的飞行安全,遵守这种规则应该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如果连这样的规则都不遵守,如何配过现代公共生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仅仅有制度、规矩,但没有人内在的良好道德素质,再好的法治与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实施。孔夫子早就看到法治与规则还不能代替道德教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现代社会不仅要建立法治与规则,还必须要靠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也就是要依靠人们的礼德!

2.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一个社会运作有序、稳定安宁、融洽和谐、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不要说有很多人,只要有一少部分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必定频发。在发生突然事故时,如果人人只考虑自己的安全,不听指挥不守纪律,一定会大大增加意外伤亡。人们不讲礼貌,不讲谦让,甚至互相敌视,一定会争执吵架斗殴不断。不讲公德的社会必然又脏、又乱、又差,还谈什么文明?“道德是心有他人”,这是对道德真谛的最简明的概括。心中有他人,也就是将他人当人看,尊重他人的人格,将他人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交互主体,而不只是将他人视为自己的一个工具或手段,如此,才会真诚对待他人,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失德行为恰恰是对他人合理正当权利的侵害。

心中有他人,也就是将他人当人看,尊重他人的人格,将他人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交互主体,而不只是将他人视为自己的一个工具或手段,如此,才会真诚对待他人,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某些失德行为恰恰是对他人合理正当权利的侵害。

3.讲究文明礼貌

我们现代人学礼,最终目的是让自己讲究文明礼貌,做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礼貌待人是社会公德,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以礼引德。“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无法立身处世;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貌”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礼仪礼貌不仅是美德的外表,更是美德产生的根源,在这种对传统、习俗的规则的学习模仿和行为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他人的尊重,逐步成为了有道德的人。

以礼“显”德。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可以体现一个人对道德价值的认知水平和修养程度。人的道德素质是沉淀在内心世界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文字,往往可以了解他内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倾向和伦理精神,从而得以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

以礼“保”德。礼仪礼貌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礼记·冠义》)礼的开始,就是要体态端正,面色和悦,语言流畅,做到这些,就具备了最初级的礼。通过进一步的礼仪教育和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操作,从而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现代社会交往频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具体说来,其价值和作用可以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礼貌待人可以化解矛盾或避免冲突,使人与人相处融洽和谐。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过,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润滑油。第二,礼貌待人除了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还会产生一种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利于团体管理和社会服务。第三,待人礼貌是人的美德和修养。是否讲礼貌能看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也能看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下。

我们每个人应该从语言与行为的诸方面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礼貌语言很重要,它能使人际关系融洽。与人交往,说话声音要轻,语气要温和,不要大声嚷嚷,不要咄咄逼人。使用礼貌语言要发自内心,要真诚。说话要使用礼貌语言,行为举止也要讲礼貌。在日常交往活动和实践中如打招呼、打电话、交际待客、聚会等生活的诸方面时时处处讲礼貌,懂得“礼貌是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友好感情的行为方式”,懂得了这个道理,将会激励自己做出礼貌行为。

礼貌重在实践。前几年,我曾在电视上热播的韩剧中看到一个细节:当公公下班回家时,两个儿媳妇在家门口主动迎接问候,这个镜头真是令人感慨!若干年前,我也曾接触一位在本校中文系读博士后的韩国女留学生,经我的师弟介绍来见我时,向我先深深地鞠躬的情景令人难忘。不久前,在儒学界,有人提出应该在各类大、中、小学建立“明伦堂”,要求学生每天入校后先向至圣先师孔子行礼。师生关系在《白虎通》中被看作是“六纪”之一,青年学生在学校主要是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因此,我们的礼貌实践应该从尊敬老师和友善同学做起,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重塑礼仪之邦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礼貌道德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论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