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中的名人名作

2014-11-25 17:42唐志平
佛山陶瓷 2014年3期
关键词:紫砂壶

唐志平

摘 要:自有紫砂壶问世以来,深得文人之喜爱,不光把玩欣赏,还投入之中,原来妙在其中。难怪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要有“一壶重不过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的感叹。更难怪清人汪文柏在赠给紫砂壶艺名家陈鸣远的《陶器行》的诗里,要呼喊“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了。

关键词:紫砂壶;文人文化;名人名作

1 前言

供春壶被称为紫砂壶的鼻祖。别名“树瘿壶”是早先的仿真器。传说供春是观金山寺内大树瘿为型而仿之为壶的,这就是最早的陶艺紫砂壶。也就是象其它的姐妹艺术一样,先是模仿后才有取舍的改进。传统仿真花器是在圆、方、柱壶身上粘贴仿真形象,诸如:梅、荷、竹或小动物的装饰。这些装饰件,不会妨碍壶的正常使用的功能,也就是把这一使用功能放在第一位,而后才是去考虑到装饰上的美观性。诸如:青蛙莲子壶、梅桩壶、竹节壶等。

陈鸣远《束柴三友壶》、朱可心《报春壶》、和蒋容的《百果壶》、《青蛙连子壶》。笔者把它称谓传统花器的紫砂壶艺代表。而从时大彬时起也就开始制作更为简单的素器,也就是除了几何形体的壶身和把、咀、盖、钮之外,没有任何不起作用的装饰品。笔者把这种素器称之谓壶艺。由于对紫砂历史的了解,使从业者越来越领悟紫砂壶艺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和博大,而花器则演变为现代陶艺一样去表现和陈述命题。而称之谓素器的壶艺就像一个修行得道而感悟空灵的哲人,更加朴实无华无处不渗透着一团和气的无为睿智。

2 紫砂中的名人名作

众所周知,把任何一样的事物复杂化容易,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难。只要有一点绘画常识的人都知道,去描写复杂图案易去表现简单的图案难。把复杂深奥的语言提炼成简单易懂的语言难。由简单的几何形态去表现复杂的文化思想只用技术语言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作为基奠和博大的胸襟、个人情操的良好修行,鉴于此我把素器才称之谓“壶艺”。

紫砂壶的制作到了清代中叶,由于文人的介入,这种介入不是象以前的士大夫文人那样只是相争把玩和拥有,而是参与到设计和制作的行列里来,这些参与对紫砂壶的文人化地位来说是更加明显。由原来制作人的无意识,上升为有意识追求的更高境界。

这些参与者不知其数,有文字记载的对文人化进程最有贡献的是清代陈鸿寿、字曼生,其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金石家。和杨彭年兄妹合作创建了“阿曼驼室”的名号,并设计制作了十八种款式不同、名称不同的紫砂壶,现代称之谓“曼生十八式”。这十八式基本是素器,除了在壶身上装饰地刻上字画外,没有多余的粘贴饰物,从而留下了“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说法。而今天制作的紫砂茗壶各色造型,万变而不离“曼生十八式”的造型范畴。陈氏奠定了紫砂壶的造型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紫砂壶的文人艺术作品的地位。

壶艺是经过历代紫砂艺人们对传统花器的修正和提炼,使紫砂壶更加大方实用。艺术是抛弃繁杂而走向简单的归宿,把那些好看而不中用的装饰品一概排除,只留壶身、壶盖、壶咀、壶钮、壶把简单到不能简单为止。故称之谓壶艺,也称谓素器。诸如掇球壶、石瓢壶、仿古壶等等。筋纹器应该归于素器之列。

3 总结

随着饮茶方式从煮茶到泡茶的演进,从使用的角度上来衡量紫砂壶更重要的是茶壶表面的清洁。因为它兼实用和欣赏把玩的双重功能。因此,由于把玩造成了由繁到简的制作过程,并且传统的花器就慢慢地从主导地位退到次要的纯粹的观赏地位。素器光货也随着文人雅士的参与日趋走向成熟。到清嘉庆年间陈曼生、杨彭年的合作,素器光货彻底的完成它的演进过程而真正可称之为文人壶的壶艺了。

所以,自有紫砂壶问世以来,深得文人之喜爱,不光把玩欣赏,还投入之中,原来妙在其中。难怪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要有“一壶重不过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的感叹。更难怪清人汪文柏在赠给紫砂壶艺名家陈鸣远的《陶器行》的诗里,要呼喊“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了。

猜你喜欢
紫砂壶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有缘千里来相系——浅析“系缘”紫砂壶
临风傲立,坚韧不拔——论紫砂壶“听松”的文化意境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六方宫灯”的文化意境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