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花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要求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孕产妇保健[1]。妊娠是妇女人生中的特殊时期,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人口的健康素质[2-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呈增长趋势。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约占GDM的80%~90%。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GDM)是指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为1%~5%[6]。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孕期一个主要合并症,可造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严重者危及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资料表明控制血糖能明显降低围生儿病死亡率及新生儿患病率[7];孕妇远期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也将增加[8]。随着孕产妇优生优育观念的转变,妇女在妊娠阶段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增加,迫切想了解围生期的相关知识,以保证母婴的健康[9]。因此,如何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早发现、早干预,加强血糖监测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12 年起对门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随机抽取我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干预后与未进行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2013 年在我院产科门诊随机抽取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50 例,与2010 年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50 例进行比较,年龄在20~40 岁,平均年龄30 岁,均为初产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为每位患者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护士一对一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就疾病控制方面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向孕妇及家属发放并讲解与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对血糖监测的重视度,鼓励患者正确对待;利用院孕妇中心,每周2、4 为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相关知识授课,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定期电话提醒、监督患者遵守医嘱,患者或家属也可随时电话咨询;指导患者每日在家进行血糖检测及强化教育。
通过查阅病例、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等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包括分娩时体重、血糖监测依从性、知识掌握程度、医嘱执行情况及巨大儿娩出率。
采用SPSS17.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指标比较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常伴有广泛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窄,易导致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以及于并发妊高征,使病情复杂,对母儿造成不良后果。GDM 的妊高症的发病率约为正常妊娠的3~5 倍,发病率的高低与血糖水平有关[10]。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大多数在产科门诊发现、诊断及治疗,因而做好门诊护理干预,对于纠正孕妇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给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建立档案;有针对性患者进行生活习惯、饮食指导、血糖监测依从性等健康教育及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定期随访;定期在门诊举办孕妇课堂等多方面进行门诊护理干预。护理工作者应从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的预防、基本技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指导[11],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增加患者对医护的信任感,提高患者遵守医嘱的行为,增强患者对疾病自我防范的意识。大量研究[12]表明GDM诊断明确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愤怒、恐惧[13]等心理因素,患者担心血糖控制不好威胁胎儿安全,不良情绪对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及病情转归有消极影响[14]。因此,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在孕期进行积极、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孕妇能够正确认识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学会基本技能,争取最佳结局[15]。本研究结果显示,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回访系统,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减少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谐护患关系。因此,尽早对孕期糖耐量异常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于控制病情,提高妊娠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金文瑞.500 例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29 (4):310-311.
[2]罗康燕,熊永芳,孙家清,等.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围生期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35 (3):152.
[3]Ohlsson A.Knowledge translation and evidence-based neonatal health care [J].Neonatal,2002,21 (5):69-74.
[4]王玉梅,张彩霞,徐冬梅,等.心理指导对提高孕产妇的应激能力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 (3):314-315.
[5]林红.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诊断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07,18 (2):99-101.
[6]罗碧华,曹和安.代谢综合征的护理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4A):74.
[7]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8.
[8]Kim C,Newton KM,Knopp RH.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J].Diabetes Care,2002,25 (10):1862-1868.
[9]李润清,李少丽,颜春荣,等.深圳市孕期健康教育师资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4 (2):103-104.
[10]乐杰.妇产科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6.
[11]李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胰岛素受体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 (2):118.
[12]龚小倩,王燕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母儿预后的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 (7):79.
[13]文重远,杨海晨,姜荣,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及干预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1999,79 (9):719-720.
[14]张文庆.胰岛素泵的应用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 (1):64.
[15]邓文娟,江绮怀,刘莉莉,等.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6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