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琳
[摘 要]志愿者是指不计薪酬,怀着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志愿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人。现今,在中国,很多博物馆都开展了向外界招募志愿者的活动。这既能扩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又能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除此以外还能使博物馆与社会和群众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然而,博物馆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缺乏对志愿者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近年来,博物馆志愿者活动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这反映出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对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活动有一定影响。本文从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现状方面出发,提出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改革与对策,在此基础上浅谈高校博物馆志愿者心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心理素质教育
引言
心理素质既是教育的条件又是教育的结果。志愿者的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志愿者活动的效果,它是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内在动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博物馆的志愿活动中来。同时,博物馆的志愿者招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志愿者活动对于博物馆事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志愿者知识和素质方面的差异以及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制度缺陷,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分析
1.1志愿者数量少并且结构单一
分析我国博物馆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我们会发现:博物馆的志愿者当中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对于大学里的博物馆,其志愿者则多数是学校里的学生,像那种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学识以及社会经验较多的中年人则很少。这就造成了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结构单一。与此同时,高校博物馆志愿者的人数也不多。博物馆在招募志愿者时,更多的只注重数量而忽视志愿者的质量,追求招募速度,不考虑其他方面的条件。从而导致志愿者人员流失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的服务效果。
1.2管理制度欠缺和服务意识薄弱
博物馆为了缓解在观众较多的时候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压力,而招募一批志愿者作为讲解员为观众服务。很多博物馆把志愿者招募过来以后,对他们缺乏严格的管理,这样就使得志愿者队伍比较松散。而对于高校博物馆,志愿者以学生居多,然而现在的学生志愿者在家都是娇生惯养,是被服务的对象。在这些志愿者中很多就只是一时好奇看看而已,并非真心想要服务于社会,他们的服务意识较薄弱。
1.3志愿者选拔和培训体系缺乏
志愿者的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反应出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高校博物馆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对于志愿者的素质不可忽视。有些博物馆由于在岗人员精力和时间不够,于是就随意招募一些志愿者来帮忙,而有些博物馆认为,志愿者是短期为博物馆服务,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另外还有一些博物馆缺乏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的条件[1]。
2.志愿工作的改革与对策
2.1扩充志愿者队伍
博物馆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数量同时也应该看重质量。一个志愿者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这个团队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反映出博物馆的精神水平。高校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除了大学生以外,应增加一些有经验的社会人员,这样可以互相补充。例如:年轻人可以带给中老年人青春活力,而中老年志愿者能教给年轻人一些社会经验。扩充志愿者的年龄结构层次,打造专业的志愿者队伍。
2.2完善规章制度
首先,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服务内容和应遵守的志愿服务原则。其次,针对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安排做出统一规定。再次,确立志愿者考核制度,制定明文规定。除此以外,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享有一定的权利,以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1]。
2.3提高志愿者素质
志愿者的素质教育贯穿志愿者活动的始终。第一,志愿者之间要懂得互相尊重。志愿者不是单个人在服务,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志愿者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多交流多沟通。这样有利于志愿者活动更好地进行,也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第二,尊重参观人员。志愿者从加入志愿队伍的第一天起,就要做到热心为观众服务,耐心讲解。要多听取观众的意见,与观众交流,同时微笑服务。第三,尊重博物馆。认真按照博物馆的计划做好志愿服务。自觉维护博物馆的形象。当观众对博物馆有异议的时候,要冷静处理问题[2]。
3.高校博物馆教育与志愿者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志愿者活动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团体。高校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在不同层面促进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是,高校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很多志愿者只坚持了短期时间就退出了志愿者队伍,这不仅与博物馆自身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志愿者的心理素质有关。志愿者缺乏服务意识和吃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员流失。高校博物馆应将博物馆教育与志愿者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在不断提升博物馆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努力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志愿者心理素质,培养志愿者吃苦耐劳、服务社会的精神。高校博物馆的志愿者活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学生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同时也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公德取向[3]。
4.结语
高校博物馆通过志愿者活动,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论是吃苦精神还是素质教育都得到了一定提高。高校博物馆在解决志愿者活动中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志愿者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很多大学生在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以后,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了,在学生群体中起到带头作用。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志愿者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手段。高校博物馆教育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完善自我[4]。
参考文献:
[1]陶衔玥,蔡海云.高校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2]井海明.大学校园文化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浅析[J].青少年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