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加快发展的“高铁时代”

2014-11-25 14:08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4年27期
关键词:两翼都匀黔南

袁绍阳

这是黔南审时度势、深化改革的根本之策;

这是黔南重振旗鼓、后发赶超的得意之作。

今年2月21日,黔南州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其为黔南建州以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和黔南实现经济社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灵丹妙药”。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58年的历史长河中,黔南曾经辉煌过——长时间占据着全省第一方阵的位置,长期被别人追赶;黔南也曾经跌入低谷——不经意间就在高速发展的队伍中掉了队,变成了辛苦的追赶者;如今的黔南,正加倍努力,期望重新找回往昔的辉煌。

2013年,在贵州省综合测评排位中,黔南州列第2位,比2012年上升了4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4年上半年,黔南州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38.7%、13.9%,均排全省第2位,在全省综合测评排位中,排第3位。

眼下,随着贵广高铁的建成通车,黔南的交通走进了“高铁时代”。与此同时,随着“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新格局的逐步形成,400多万黔南人感受到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号”已经驶入高铁轨道,正在提速,全力追赶——打造黔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高铁时代”。

谋全局者大智慧

善弈者谋势。

2013年8月5日,中共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上,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在全委会报告中掷地有声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就是要树立“泛都匀”理念,坚持以“大都匀”为龙头,以福泉、瓮安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贵定昌明、独山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支撑,着力打造“泛都匀”经济圈;依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以惠水、长顺、龙里、贵定北部片区为主,以服务业、临空产业、民族制药为支撑,千方百计地融入贵阳发展,着力打造环贵阳经济带;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三天奇观”等独具特色的资源,以黔南南部三都、荔波、罗甸、平塘等县为重点,以民族文化、喀斯特生态旅游、临港经济和天文科普旅游为支撑,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

“一圈两翼”的发展目标,就是形成以“泛都匀”经济圈为核心,以“三波罗平”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和“贵惠长龙”环贵阳经济带为南北两翼,实现核心重点突破、南北比翼齐飞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差别化错位发展为手段,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努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这正是“一圈两翼”的精髓所在。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这恰如其分的说明了黔南州新一届领导班子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和超强的责任意识。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定位,来自于深入基层调研的成果,凝聚着黔南州委班子的智慧、汗水和担当,也得益于黔南决策层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贵州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过程中,对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审时度势和对自身优势的深度把握。

把握大势就能从容不迫。

黔南州委班子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脉络,从最初的“一江带两城”到“大都匀”,再到“泛都匀”,以及最终确定的“一圈两翼”,短短半年内,黔南发展新格局的探索之路在都匀“开花”,却在全州“结果”,这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黔南之策”不断的得到了丰富,滋润黔南经济,助力黔南的深化改革之路。

“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对黔南的发展重新定位,为前行的步伐指明方向,在全州上下引起强烈反响,黔南大地再次浴火重生,到处都是希望和改革发展之花。

2013年8月17日,黔南州总投资近300亿的63个重大项目集体开工,这是全州对构筑“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战略作出的热烈回应。

一切都在按绘制的蓝图加墨添彩,新的产业集聚区,新的黔南正在悄悄地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

“一圈两翼”要想在黔南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首先就要解决思想的问题。

找准靶心才能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就是要快字当头、干字为先,想了就干,干了要快。要坚决防止见事迟、反应慢,醒得早、起得晚,树立‘等不得的紧迫意识、‘慢不得的危机意识、‘低不得的目标意识,着力打造‘效率黔南。”黔南州委深知“慢”才是发展的最大敌人,果断号召全州干部“向慢发起总攻”。

百舸争流勇者先

“一圈两翼”战略已定,不容许半点的迟疑。

都匀市作为“泛都匀”工业经济圈的核心,通过快速干道、轨道交通连接,大力推动福泉、贵定、独山、瓮安与都匀聚合,让中心城市释放更大能量;将安居工程、旧城改造与推进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同步实施;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推进旧城改造工程,与推进城市转型、完善城市功能、带动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贵惠长龙”为北翼的环贵阳经济带,构建与贵阳一体化的综合交通和供水、供电等基础支撑体系,重点发展临空产业、民族制药、现代服务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特色产业。

贵定县按照“一区两园六大产业”布局,在昌明产业园重点发展建筑机械装备制造、微电子光电和仓储物流产业,投入2亿元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全面建成后可满足50家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入驻;兴建昌明至盘江同城化快速干道今年10月建成通车后,贵新、厦蓉两条高速公路将连成一体。

龙里县超前谋划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开工建设贵州双龙现代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贵州南龙湾商贸城、香港豪德龙里国际物流商贸城等项目,仅一季度就实现招商引资到位45.51亿元。

惠水县已建成以西南水泥、腾龙商混等39家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园;以险峰机床、天虹电缆等30家企业为代表的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以永红食品、味莼园等28家企业为代表的食药品加工产业园;以川东集团、德力钙业等14家企业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好花红文化旅游、欢乐岛布依水乡等29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园。长顺县新建的威远工业园区、鼠场园区、广顺经济开发区目前共入驻项目85个,亿元以上项目28个,投资163.85亿元。

以三都、荔波、罗甸、平塘为南翼的“三波罗平”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围绕构建珠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临港经济、民族生态旅游、天文科普旅游为支撑,建成贵州南部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荔波樟江国际城项目总投资7亿元,已完成投资3.4亿元;贵旅樟江泊林城市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正在建设的下冷至驾欧环景区公路、三都三洞至荔波回龙阁、环城西路、环城北路等路网年内将建成通车,平塘到罗甸高速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惠水到罗甸高速明年全线通车,罗甸县围绕龙滩水库旅游和航运,以“一城两区”(县城和边阳产城互动区、红水河临港经济区)为重点,加快临港休闲旅游城市建设;平塘县围绕“天眼、天坑、天书奇观”,重点推进“玉水新城”旧城改造,争创“中国最美小城”。

深化改革有路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复兴”黔南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要实现黔南州经济社会的“复兴”,黔南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规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而“一圈两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成为了黔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路线图。黔南的改革与发展,容不得“走偏”,更容不得“走慢”。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自2013年8月提出一年以来,虽然黔南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全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于攻坚克难,敢于迎难而上,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奋力开拓黔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广阔的前景。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但黔南却有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坚定信念,这不仅来源于黔南各族人民对“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自信,还来源于决策层对黔南发展大势的精准把控。

决策来自实践,政策指导发展。随着“一圈两翼”战略构想的实施,黔南州已再次迎来加快发展的春天。(责任编辑/姚源清)

猜你喜欢
两翼都匀黔南
“一轴两翼、双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模型与应用
绿色贵州引客来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生活与实践:小学英语生态课堂“两翼”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都匀 向春节返乡人员送温暖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绘就“大都匀”画卷
都匀市老干部心系都匀的旅游发展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