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花”香里说丰年——记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

2014-11-25 05:41王海涛
科学中国人 2014年1期
关键词:杂交种谷子杂交

本刊记者 王海涛

在中国,谷子栽培已有7000年的悠久历史。谷子以其耐旱、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培养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时至今日,现任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并有着“杂交谷子之父”之誉的赵治海依旧保持着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人文情怀。

201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上,作为唯一一个发言的中国代表,赵治海一番《走向世界的杂交谷子》的发言,使杂交谷子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首次亮相,整个世界为之瞩目,更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人民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播种希望

“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

“让杂交谷子像杂交水稻那样为粮食安全做贡献”,这一直是赵治海为之奋斗的目标。2010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北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上,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做为河北代表团成员之一的赵治海的手里接过了杂交谷子的谷穗样品:“杂交谷子将为我国旱作粮食高产做出贡献,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你,让杂交谷子发展越来越好。”

然而,杂交谷子研究,并不容易。谷子是强自花授粉,进行谷子杂交难度很大。为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全国十几家科研单位“前仆后继”地攻向这个难关,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引领全国杂交谷子的研究发展的希望,一代一代地传送到了赵治海的肩上。“当时,全国这个担子就放在了我们肩上,如果我们不去做,很可能再过二三十年就没有人做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2010年6月,赵治海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及示范”,攻克了积压了40年的谷子杂优利用的科研难题。

他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传统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应用光温敏两系法,攻克了谷子杂优利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填补了世界空白,实现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成为了谷子生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他用精心选育出的8个杂交谷子系列品种,建立了杂交谷子系列标准化技术体系,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又一重大贡献。

为更好地解决光温敏两系杂交种中不可避免地有假杂交种(不育系自交种)而影响应用的问题,他将野生狗尾草中的抗除草剂基因通过自然杂交方法导入恢复系,选育出抗除草剂杂交种;通过除草剂拌种或苗期喷施除草剂去除杂交种中的假杂交种,解决了杂交种的应用难题,让谷子杂交种真正走向生产实际。

谷子飘香

以科研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加快杂交谷子推广进程

唐朝诗人李绅有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赵治海的心中,他的研究成果,并不是为了给人们“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而是应该把人们的温饱问题放在首位,实实在在把成果落到实处。

为了加快杂交谷子推广进程,赵治海多方奔走,探索与企业合作进行杂交谷子的产业化开发,初步建立了以科研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构建了专业、高效的杂交谷子推广服务体系。他以河北省级龙头企业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与全国各地202家代理商组成杂交谷子示范推广服务体系,通过“科研单位+企业+农户”的方式,统一制种、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服务,完成了杂交谷子生产销售。

覆盖中国。在赵治海深谋远略的指导下,杂交谷子已在北方11省区累计示范推广611.18万亩,增产粮食7亿多公斤,增收20多亿元,节水6亿多立方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贡献。

走向世界。在赵治海的积极推动下,杂交谷子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种植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作物增产1-2倍,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民欢迎,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视。2009年,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专程到中国考察了杂交谷子,“你们研究的杂交谷子提高了谷子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一系列加工实现了增值,这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并希望中国能够成立一个“国际杂交谷子培训中心”,通过这个培训中心推广杂谷种植相关技术知识。

2010年8月11-12日,赵治海研究员出席北京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为莫桑比克、苏丹等国家提供技术服务;

2011年,“中国-FAO南南合作国际杂交谷子培训中心”在北京启动,这为杂交谷子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赵治海曾说:“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让中国的谷子走向世界。”如今,由他研制的杂交谷子已在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塞内加尔、马里等9个非洲国家示范推广,在未来,必将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巨大的贡献。

硕果累累

6项国际领先,810公斤亩产

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道难题,干旱便成了我国农业面对的又一大障碍。然而,在我国多达3亿多亩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平均亩产却不足200公斤。

赵治海耗费30年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将这些积聚着抗旱节水、高产优质、适应性强优势的杂交谷子的种子播种在这些干旱地区,不需要额外的灌溉,只靠天然降水增产,将谷子亩产从400斤提高到800斤,最高亩产达到810公斤。即使是在年降雨量300毫米—400毫米的地区,亩产也能达到400公斤左右,超过其它粮食作物的1倍。高产、节水谷子在赵治海的手里,不再是“低产作物”,而是“世界粮仓”,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治海的努力有了回报,他的成就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00年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科技扶贫先进个人”;2001年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科技部、农业部“星火计划先进个人”;2004年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度河北省十大新闻人物,农业部星火计划先进个人;2006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当选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河北英模六十人”;2010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1年科技部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河北省首届职工道德模范”、“河北省十一五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先进个人”称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取得了20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领先国际,获得19项各级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这闪闪的荣誉背后,在这炫目的奖杯之后,流淌的是他辛勤的汗水和灼灼的热情。

桃李满园

重视人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是国内从事杂交谷子研究时间较长的专业科研单位,在杂交谷子研究及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推进杂交谷子可持续发展,谷子研究所将人才的建设放在了首位。他们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这是张家口市有史以来引进的第一个全日制重点大学毕业博士生,还有硕士研究生4名。

2012年6月,以赵治海为领军人才的杂交谷子研究团队入选河北省首届“巨人计划”创新团队。以项目为纽带,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省谷子研究所等国内科研院校开展了长期合作,进行杂交谷子基因测序、杂优机理、生理生化、节水栽培等方面的研究。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中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养子防老,积谷防饥。”由此可见,谷子在人们心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赵治海彻底改变了传统谷子生产及其方式,真正成为了种谷农民眼中的“致富财神”和“福星”,他们相信,“让世界远离饥饿”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猜你喜欢
杂交种谷子杂交
打谷子
杂交水稻“泰丰A”高产又好吃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晒谷子(外一首)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杂交牛
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多样性及其改良
职高生物课中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