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高先生打算盖一所房子。他先请了很多的工人去伐树,这批木材一运到院子,他就找来工匠,催促其赶紧动工建房。工匠看了木材后,果断地说:“不行啊!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用这样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虽然看起来挺牢固,可是过些日子就会倒塌的。”高先生说:“照你的话,我这房子倒是保险坏不了。因为日后木材会越干越硬,泥土会越干越轻,以越来越硬的木材承担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坏不了。”木匠无话可答,只得听从他的吩咐去做。虽然在湿木料上拉锯、用斧、下凿、推刨都很费劲,工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按尺寸和规格搭好了房屋的骨架,抹上泥以后,一幢新屋就落成了。开始一段日子,高先生对于很快就住上了新房颇感骄傲。他认为这是自己用心智折服工匠的结果。可是时间一长,新屋越来越明显地往一边倾斜,家人怕出事故,赶紧从这幢房屋搬了出去。没过多久,这幢房子就倒塌了……
因为忽略“木材干燥过程”、忽略“工匠中肯的意见”,让高先生付出了房屋倒塌的严重代价,而他忽略的,恰恰是房屋倒塌最重要的原因。
忽略的有时更重要。这一规律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特别是每一位育人者更应该时刻警惕,可在许多教育实践中却任由“忽略的情形”豁然呈现,看看自己周围,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孩子真让人头疼,昨天信誓旦旦,今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时常可以听到一些育人者在抱怨,这也难怪,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须要反复引导、提醒、激励、纠错,才会逐步形成,现在却想用一次宣誓就轻松实现,如此忽略其他育人活动当然难见成效;学生写不完作业自己一定要看着写、孩子不想学的特长自己总要陪着练……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育人者在做着无用功,这能怨谁呢,孩子们的成长意愿千差万别,只有通过细致观察、充分了解,才有可能有效把握他们的个性需求,现在忽略了这些最重要的工作直接勉强施教,自然徒生烦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曾经” “正在”也许“正要”像高先生造房子一样“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地对待自己所教育的孩子,虽然内心里充斥着强烈的善意、责任、关爱,甚至毫无私心杂念,但这都不会成为个人随意做出拙劣举动的借口,而应牢记“忽略的有时更重要”。
用学生的求知身份去审视每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施教行为,弄清楚不可省略的那些“感染价值”。育人者只有像孩子一样努力地参与在每一个施教环节里,站在他们的“位置”上,尝试用他们的视角去看他们所看的,尝试用他们习惯想他们所想的,才能真正体验到具体施教过程中他们的情绪变化和真实的成长需求,才会感受到不同教育过程对他们规范自我、警示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实际作用。为让自己的感觉更真实、更有现实价值,在施教的每一个环节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可“自我局限”,既不能只习惯于自己熟悉的内容而忽略不同时期孩子认知的差异,更不可以只习惯于自身赏识的情境而疏忽孩子们的欣赏口味的不同。
用教师的职业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可能被忽略的育人实践,弄明白不可省略的那些“激励作用”。育人者要真正摆脱自己固有施教习惯的束缚,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时不仅要遵循教育工作的特有规律,更要跳出自己原本的施教模式,全面把握和尊重学生自身特有的成长特点;对待育人方式不能“墨守成规”,只习惯将自己熟悉的几个“套路”用个遍,而应多去尝试学一学、试一试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施教方式,学会运用各种手段去吸引学生;对待育人环境不仅要就地取材,充分发挥现有环境资源的施教价值,更应学会适应孩子们的成长实际、适应孩子的个性意愿,让自己营造的施教情境可以融入到育人实践中,而不是彼此格格不入……这样的过程自然不可省略,也会格外有魅力,格外感染学生。
用师生的互动需求去检验每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施教过程,弄明白不可省略的那些“体验效果”。育人者不仅要习惯于让自己多坐到学生的位置上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学、看教师的教、看学习过程的魅力元素,更须要从育人者的位置多变换视角去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教学情境的感染效果,更须从师生协作的实际需求去努力做到彼此没有差别、互动没有障碍、协作没有抵触,学会从改变自己入手,尽力让自己在施教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可以符合学生们不同的意愿的需求,及时摒弃一些不适时宜的观点,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有时要让自己多受一些委屈也不可以放弃。
忽略的有时更重要。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育人者须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育人实践中给其“温度的关爱”、“水分的支持”和“空气的呵护”,而不是随意忽略一些看似“麻烦的环节”、“多余的情节”,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如期萌发,抽叶,散枝,才会用鲜花和果实装扮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