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入关后满族的汉化问题

2014-11-24 22:20马仁姣
黑龙江史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满族融合

马仁姣

[摘 要]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在中国历史的文明进程中,不但建立了少数民族中统治全国最长的一个封建中央王朝,而且对于中国现代版图的形成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清朝1644年入关后,满族加深了和汉族之间的联系和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满族人那种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融入了汉文化的色彩,这种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官僚体制、土地经营、军队的建制和文化等方面。以至于有人说“满族汉化”了。但是我认为满族和汉族之间的融合是双向的,这种融合是推动了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关键词]满族;入关;满族汉化;融合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祖先女真人时期与汉族的关系就较为密切,互市通商,相互联姻。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后,满汉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后在皇太极时期,满汉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深。满汉两族人民在清军入关后杂居共处,互为婚姻,满洲与汉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兵入关,灭了南明政权,建立了统一的满汉统治阶级联合专政的清朝政府,满汉关系则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清朝的官僚体制、土地经营、军队建制和文化等方面均受中原地区的影响而发生急剧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满族汉化”。汉文化对满族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文中我着重从政治体制、旗地经营方式的转化、八旗军和绿营军的建立以及思想教育文化四大方面来阐述。

一、封建政治体制的演变与继承

清朝入关后在政治体制方面,主要是因袭明制,然后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作了一部分调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央政权机构

清朝的中央官制多仿效明朝,但又有自己的新特点。首先,清代的内阁职责一如明朝,但是实际权利比前代小的多。另外还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作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其次,清入关后仍然保留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一八旗联合共治制度,但是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就成为虚衔,乾隆年间取消了该制度。经过长期的摸索,这个满人王朝终于完成了皇权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结构,把秦始皇创建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发展到了顶峰。

清朝对于皇位的传承一改旧有的嫡长子继承制,雍正继位之初就创行秘密立储制。这一制度基于满族社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汉族立太子以定国本的有益经验,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皇位继承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对满洲国家不立储君传统的修改和发展。

2、地方机构的健全

清代地方行政区划,按其级别由高至低依次分为省、道、府、县四级。省的设置大致沿袭明代,但在具体的设官上有较大的变化。督抚的设置,清初时仍沿袭明制,但逐渐演变为完全按省为单位派设,至乾隆中期,总督、巡抚作为省级固定性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建制基本固定。

二、旗地的经营

清朝入关后,由于旗人和汉人杂居共处,耳闻目睹汉人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满族人民逐渐向先进的中原文化学习,吸收汉族文化。随着满汉民族的深入交往,互为婚娶,满人的变化也就十分明显。这一变化首要表现就在生产方式上,尤其是土地的经营方面。

众所周知,由于明清之际的长期战乱,辽沈平原和北京附近五百里内的广大地区,原有的大量汉族农民被迫流亡到他乡,而未出走的农民也只有少量的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因此,辽东、辽西一带全都是“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1]河北一带则“荒地九万四千五百余顷,因兵燹之余,无人佃种。”[2]在上述这个条件上,清朝的统治者利用其政治特权,从汉族人的手中,掠夺了巨额的田产,并强行实行土地再分配,这就是清史上有名的“圈地”。大规模的圈地前后曾进行过三次,[3]历时二十余年。圈地造成了清初满、汉两族间的民族矛盾曾一度紧张的局面,这对北部的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破坏和阻滞作用。

因此,满族的统治者不能把它自己的生产方式——农奴制强加于被征服的汉族,也就只有让汉族原来的生产方式——租佃制继续下去,在封建租佃制的强烈影响下,农奴制日趋衰落,原来的八旗王公贵族转化成封建地主,在生产方式方面,满汉基本一致,原有的差别也逐渐消失。

三、八旗兵制的扩大

由于满族的先人女真人是一个狩猎民族,擅长骑射,兵强马壮,而且女真人原本住在山区赫图阿拉一带,因此其民族根本是“国语(满语)骑射”[4]。但是清入关后,在汉族高度封建经济的冲击下,满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处,吸收汉族的先进体制。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把牛录组织扩大化,创立了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令300人为一牛录,而牛录额真成为统领300人的将官名称。并规定五个牛录为一甲喇,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个固山额真统辖。一个固山即一旗,共有八旗,每期7500人,八旗各有其主,由努尔哈赤的亲近子侄担任。努尔哈赤为八旗旗主之上的最高君长,拥有全部军政大权。八旗组织就是女真族最初的国家政权构成形式,即是政治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后来,八旗制度进一步发展,八旗发展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24旗。

努尔哈赤的继游承人,其第八子皇太极(1626-1642年在位)在采用汉制和更多地使用汉人官员方面走得更远。因为“国语骑射”是“满洲乃国家之根本”、“八旗根本”,所以清帝在这样一个国策的指导下,极力扩大八旗满洲的编制。与此同时,八旗汉军的编制也扩大了。顺治二年,以和硕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时招降南明的公、侯、伯、总兵、副将、参将、击等官三百七十四员编入八旗。[5]

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满文是由于满族而得名的,又由于清王朝的缘故,也叫“清文”。据史料记载:“当时满州没有文字,文书往来使用蒙古文”。[6]因此,1599年,满洲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命文士额尔德尼、噶盖采用蒙古文字母创造了满文,即是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因老满文“上下字无别,故‘它、搭‘特、德‘扎、蛰‘呀、耶等字不分,均如一体。若平常语言,按其音韵,尚可易于通晓。至如人名地名,则恐有错误”。[7]632年正月,天聪汗皇太极命文士达海“可以原字头照旧书写,惟增加圈点,俾后学者视之,或有裨益于万一。如有错讹,仍能用旧字头证明”。是日,皇太极颁布新满文十二字头。[8]满文的创制是满族文化上的大事,它促进了满族社会的进步,扩大了与相邻民族的交往。满文的创制有助于满族从部落向官僚组织转化,有助于它进一步按汉人的经验进行行政实践。

1644年,清入关后,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是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另一方面又反对满人完全汉化,极力主张保持“国语骑射”的根本习俗。但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满族人丁稀少,初到中原地区,语言不通,地理生疏,满族的贵族若是只依靠本族的力量,以人口不到一百万的少数民族,来统治幅员辽阔、数以亿万计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十分困难的。同时,满族又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民族,如果固步自封,以强权统治中原地区,“马上得天下”并且“马上治天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满族人民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式,去吸收和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内容。在这一学习融合的过程中,满汉民族的语言在各种活动中相互交融,为了交流沟通的方便,满语中也就或多或少的有了汉语成分。

五、对满族汉化的历史评价

满族汉化对清入关后稳定全国局势,奠定清王朝的统治基础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满汉的融合问题,综观清代满汉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满族的形成与壮大,与吸收汉族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的汉人编入八旗,有力的促进了满族的发展。1644年,清军入关后,八旗的编制迅速的扩大。乾隆年间,北京的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有一千一百五十多个左领,其中汉军就有二百六十五个。[12]这些被吸入的汉民给满族共同体输入了新的血液,也可以说他们被“满洲化”了,对促进满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满族吸收汉族文化,满汉相互学习,共同进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清朝统治者极力维持满族“国语骑射”的民族根本,实行“民族有别”的政策,阻碍满汉融合的发展,但满汉之间密切不断的交往,满汉人民的杂居共处,并肩战斗,有力的推动了民族的融合和满族的进步。人民要前进,民族要发展,各民族之间就要密切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前进。

第三,满族人自古就是尚武、务实的品德,汉人则深受四书五经和儒家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二者相遇时会不可避免的有冲突之初,满族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不自觉的融入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去,另一方面又在维护祖制的心理驱动下,竭力保持自己的民族个性。所以说在这样一种大的环境中,满汉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但是,满族的汉化并不是完全的汉化,而是一种带有满族民族特征的向汉文化学习的过程。

第四,满族的汉化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看作为清朝统治者巩固统治基础的过程。清统治者在政治上学习明朝的官制设置,军事上扩大八旗兵制,文化上尊朱熹理学为正统,以外儒内法的方式治理国家,渐次平定了各级地方叛乱,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长达两百六十八年的封建王朝,这与对汉文化的吸收、学习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第六,满族学习汉文化,总的来说扩大了满汉统治阶级的合作,为清朝的巩固奠定了基础。并且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综上所述,经过长期的杂居共处,相互学习,互通有无,无论是生产方式、阶级结构,还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满汉之间的一致性愈益增多,原有的差别显著减少。清中叶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满族已经发展到基本上与汉族相等的水平,满汉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可以说,所谓的“满族汉化”是满族、汉族的双向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繁荣,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注释:

(1)《清世祖实录》,卷2,奉天府府尹张尚贤疏语。

(2)同上,卷11,河南巡抚罗绣锦疏语。

(3)第一次在1644年(顺治元年)见《清世祖实录》卷12

第二次在1647年(顺治四年)见同上,卷30

第三次在1666年(康熙五年)见《清圣祖实录》,卷20

(4)《清太宗实录》卷32,页8下

(5)《清世祖实录》卷98,页10下

(6)《清太祖圣武实录》

(7)赵志忠:《满学论稿》辽宁民族出版社

(8)赵杰:《现代满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9)《清史列传》,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排印本,卷27,页4下

(10)《论语.为政》

(11)沈潜德:清诗别裁集(卷10),[M]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12)《满族史研究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

参考文献:

[1]《清世祖实录》,卷2,奉天府府尹张尚贤疏语。

[2]同上,卷11,河南巡抚罗绣锦疏语。

[3]第一次在1644年(顺治元年)见《清世祖实录》卷12

第二次在1647年(顺治四年)见同上,卷30

第三次在1666年(康熙五年)见《清圣祖实录》,卷20

[4]《清太宗实录》卷32

[5]《清世祖实录》卷98

[6]《清太祖圣武实录》

[7]赵志忠:《满学论稿》辽宁民族出版社

[8]赵杰:《现代满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9]《清史列传》,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排印本,卷27

[10]《论语.为政》

[11]沈潜德:清诗别裁集(卷10),[M]乾隆二十五年刻本

[12]《满族史研究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

[13]张岂之:《中国历史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4]赵志忠:《满学论稿》辽宁民族出版社。

[15]赵杰:《现代满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16]阎崇年:《满学研究》,第五辑。

[17]金启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

[18]王钟翰:《满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满族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破次元
融椅
“全国满族自治县文学创作展示”活动拉开序幕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