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巧玲 副教授(浙江省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0)
产业集群是具有高度创新性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一个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复合创新系统。国外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集群创新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网络式创新。Steiul & Schiel认为产业集群中创新主要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过程,这种创新模式可以称之为网络式创新。德布雷逊和艾姆塞(1991)认为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技术型企业必须依附创新网络,离开了网络,企业就无法生存。在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中,主要是通过网络协同效应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创新网络也自然促进企业整体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决定着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但我国的产业集群很多是依靠资源禀赋和廉价劳动力而发展起来的,仅仅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比较低。
近几年来,有关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尤其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问题成为国内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纵观现有研究,不难发现,国内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创新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外源型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问题,而对原生型产业集群关注较少;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更多的是从产学研角度展开,而对创新链条、创新网络间协同及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得较少,尤其缺少原生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及产业集群内部创新主体关系对协同创新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协同创新视角入手,对原生型产业集群内部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图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型
协同思想最早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H·Hake创立的协同理论(Synergetic),哈肯认为,千差万别和复杂开放系统中(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满足1+1>2,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它是系统有序化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协同性是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协同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从而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协同理论告诉我们,协同创新发展是指复杂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在运行、成长过程中的合作、协调和同步发展。
在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聚集在集群内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又可以弥补各自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集群内的各相关主体由于所从事的生产和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由此构成产业有机系统。产业集群系统内各成员企业通过相互学习,自身的调整与技术创新,改变了集群的原有状态,通过不断的改变与进步使集群朝着更高级的形态转换。因此,产业集群的关键优势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聚集,而是来自聚集于特定区域的各主体之间和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要有多元创新主体存在,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是协同创新网络中辅助的主体,通过多元创新主体中的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进而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陈劲,2012)。产业集群内不同创新主体以相关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前提,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合作创新,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经过网络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整体协同效应,这是集群内企业单独所无法实现的。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与“参与者”的协同性以及“过程”的关联性有很大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的协作和共同的技术开发过程,通过集群内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各主体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除了同类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关系外,其他许多主体也与生产企业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如图1所示,集群内相关供应商为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与服务,销售商把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政府相关机构为集群创新提供政策、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大学及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为集群创新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金融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科技信息及相关咨询服务,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等关联企业以及政府、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创新网络的结点,通过集群内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使得各个结点连成网,网内每个结点的创新变化都会带动整张网,引起整个集群网络的变化。在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的合作中,各企业在集群中通过纵横交错的联络,各种创新资源在集群内部进行广泛的流动及优化配置,各个企业主体之间通过相互的协同与竞争作用,促进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因此,协同创新的过程是集群内各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与竞争,促进主体、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功能耦合,从而形成集群整体创新效应。
网络的协同效应能促进创新,但是创新网络需要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关系着各个要素主体之间能否联结起来、技术创新的发生频率及绩效。集群创新是在集群内企业在各主体之间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学习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离不开以下机制:
1.合作竞争机制。竞争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的竞争既有直接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促使集群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正是由于受到竞争的压力。相比较区域内同质企业的直接竞争,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竞争对集群的创新发展更有意义。在特定区域内聚集的大量相关企业,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又将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共同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等合作过程,又存在着为各自利益的竞争。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如果有相互的信任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的这种合作可以达到知识共享,形成促进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成本,这对合作双方以及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升集群持续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2.沟通协作机制。产业集群的沟通协作机制是指集群区域内相关主体之间在信任基础上,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技术、信息、知识等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需要集群内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协作,主导企业与关联企业信息沟通的频率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发展和创新的成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信任是保持企业之间信息沟通是否畅通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创新是具有相互利益的用户与企业交流与互动而引起的社会化过程,创新发生的可能性更多地依赖于公司之间、公司与研究机构之间、公司与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在区域信任基础上的产业集群的共享机制是集群创新的核心源泉。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效整合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产生集群协同效应。
3.创新运行机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具有不同的信息、技能、知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集群技术创新是在集群内企业交互作用的技术学习与转化的运行机制下实现的。集群内企业的学习可以通过与群内同行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同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开发与生产等活动实现,并促进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转移,达到技术扩散与共享。同行企业之间由于产品的同类性,相互间通过对产品、技术进行观察、复制,在干中学而获得显性和隐性知识;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空间集聚,信息交流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促使各成员获取一系列新的知识,积累创新能力,从而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另外,集群内部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也能够推动技术学习与转化,从而促进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及动力产生的来源地,可以把产业集群分为嵌入型和原生型。嵌入型产业集群主要由区域外部力量或要素驱动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它们基本上是由外商投资驱动、全球产业转移而形成,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广东等地。原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来自区域内部力量或者区域内部资源等因素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该地区良好的内部条件(具有创业和开拓精神的区域文化、传统的产业积淀、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外部需求扩大。但是由于原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生的过程,长期拘泥于大量加工组装型企业的简单集合,属于马歇尔式的原生型产业集群,集群内部以生产类似产品的竞争性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其发展也是聚焦于成本降低能力和同质性生产规模扩张能力的获取;集群内企业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很多是单打独斗式创新活动,创新分工合作网络缺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产业发展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集群集体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创造新的、复杂的知识,为集群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协调集群内部的活动,促进集群渐进式创新。同时,核心企业为了外包和转包,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了关系,从而促进了合作伙伴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整体效率的提升。核心企业作为集群发展的主导力量,直接推动着集群内各企业的分工。但是由于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原生型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与小生产者及销售商之间还没有形成通过外包和转包进行协作的关系,企业间纵向合作的协同性偏低。虽然核心企业有大量中小配套企业,但与中小企业之间大多限于订单采购,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上的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管理尚未普遍建立。因此,在资金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处于明显弱势的大多数配套企业,很难与核心企业实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同步发展,集群内其他企业缺少有效的知识转移能力,核心企业的知识就不会在集群内广泛流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极大地制约了集群创新的整体能力。
原生型产业集群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一般集中在资金、技术等进入门槛比较低的传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资金、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源普遍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少,原有基础薄弱,这些都制约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功率较低,有了创新后知识产权保护也较难,这也增加了技术创新的风险。而集群企业之间相互临近和技术方面的共性基础便利了技术溢出,降低了技术模仿难度。因此,中小企业习惯于进行技术模仿而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数原生型产业集群的产品处于跟踪与模仿阶段,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集群内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而且中小企业一般都不是处于某个产业链的源头或拥有其中一个环节核心技术者,需要的只是更好地适应新技术,以获得在这个环节更大的生存空间,仅有的创新行为大多是自发而非自觉的,是对市场被动的应对。中小企业间这种相互的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创新制约了整个集群协同创新能力。
国内外创新实践的成功都离不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作为主体进行引导,然后广泛吸引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服务机构及集群内其他企业等作为从属主体参与到网络组织中来,通过打破区域、行业、部门的界限,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和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创新网络。在这个创新网络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起着核心作用,在协同创新中实现着重要价值。但是在原生型产业集群里,基本上没有形成这种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其创新模式的组织体系是一种由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研究系统、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等多个相对独立子系统构成的分散创新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创新成果互不适应。并且很多地方的创新平台支撑较弱,创新环境不够完善,集群所在区域整体科研力量薄弱,众多企业面临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远不能满足集群创新发展的支撑需要。
要想使原生型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集群内部的相关利益主体需要进行集体行动,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来实现共同发展之目的。
有一定技术和规模实力以及已经有自主品牌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集群内知识创造的主要动力,也是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源。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合作研发、技术并购等方法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纵向分离,把生产任务分解后直接分包给中小企业,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通过知识传播来对相关中小企业施加自己的影响。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后,由于核心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为合作伙伴中小企业提供相关帮助与支持,它的突破性创新能够为一大批零配件供应商带来技术创新,而不是停留在现有的相互模仿中。从而使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而原生型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环境及自身能力的制约,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缺乏,往往没有能力完成自主创新,而仅仅依靠模仿又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在现实条件下,鼓励原生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相关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应该是一条理想的出路。合作创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机构,采用各自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通过提供自身所拥有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场地等进行合作,依靠资源共享从而实施创新。其运行机制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技术的动态需求,向系统内其它主体发布创新的需求信息,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各自通过综合运用人才、技术、知识信息、资金等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分工协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支撑,创新成果经几轮调试后投放市场,以产品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完成一次协同创新(陈丹,2010)。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在政府作为主体引导下,由集群内具备较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够提出创新需求的核心企业发起,通过与大学、科研机构、公共机构和其他企业等主体的联合,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整合集群内的创新资源,建立起完整的创新体系。战略联盟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为目标,为满足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而联合起来,对人才、专利、知识、信息、设备等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各种契约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创新战略联盟的目标一方面是通过各主体间创新资源的共享,实现各方的协同创新发展,同时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的协同创新发展,以及联盟的持续创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集群内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能有效推动集群的协同创新(王玉梅,2013)。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因为灵活的机制体制,在市场经济初期的竞争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但随着相关产业以及集群本身发展阶段的逐步更替,这种产业集群发展速度逐步放缓,部分区域的集群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原生型产业集群的先天不足也不断显现。通过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原生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相关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推动集群的协同创新,能有效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与持续发展。
1.汪少华,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2003(3)
2.Steiul,Schie1.Career and clusters:Anzlyzing the Carer Network Dynamic of Biotechnology Clusters [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2,22
3.H·哈肯,徐锡申等译.协同学引论[M].原子能出版社,1984
4.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6.Terry Shinn and Erwan Lamy.Paths of commercial knowledge: Forms and consequences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synergy in scientist-sponsored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6,35(10)
7.陈丹,刘馨.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与障碍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8.王玉梅,罗公利,周广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要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