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斌 王伟玮 张丽华
“启豆之父”李锦文
□姜 斌 王伟玮 张丽华
在中国蚕豆科研及生产领域,“启豆”名声远扬,创造这个品种的李锦文,被誉为“启豆”之父。虽然年事已高,但老骥伏枥的他近两年又奇迹般奉献出“启豆7号”、“启豆8号”两个蚕豆系列新品种。
上世纪60年代初,在老家上海嘉定的李锦文从南京农学院毕业后,来到一江之隔的偏僻农村——启东县农科所工作。
当时的启东共有120万亩耕地,秋播粮食作物以蚕豆和三麦为主。其中蚕豆种植面积高达六七十万亩,是全国著名的蚕豆产区。可是当地传统的蚕豆“细绿”品种也有令人头疼的弱点,品种严重混杂退化,正常年景亩产只有百来斤,一旦遇到锈病暴发,就有可能颗粒无收。
亲眼目睹农民手捧病害蚕豆伤心流泪的情景,李锦文萌发了攻克蚕豆锈病、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造福于广大农民的志向。他首先搞起了小规模试验。
由于条件有限,李锦文只能采取最“土”的办法:从当年农场即将采收的500多亩蚕豆中,挑选出茎粗荚大无病害的预留作种子,收获后再等分成80份,分别种植在80个小区域内,通过跟踪观察,筛选出长势最好、抗病最强、产量最高的蚕豆新品种。他将这些蚕豆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精心照看每一棵蚕豆苗,还专门用芦苇席搭成篷为蚕豆保温,培育新的品种。
1968年,李锦文历经多年奔波,终于来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五七”农场(今启隆乡,现已与崇明岛接壤),这里虽然只是长江口一个刚刚开垦的小岛,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蚕豆育种的处女地。远离妻儿,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但李锦文钻进了蚕豆王国,就再也难以自拔。当时,农场给了他200亩地,又安排了10多个农工配合他搞试验。思虑再三,李锦文依然采用“土办法”育种。他为每一行试种的蚕豆编号,7101号、7102号……直至7172号。
筛选、优选、提纯、试种,如此数年循环,李锦文愈加兴奋地发现,他选育培植的7150号、7159号、7111号蚕豆品种无论长势还是抗病性十分稳定,尤其是7150号被农场作为试验良种,最高亩产竟然超过了300斤,比老品种增产近200斤。
在1978年春天召开的江苏省科学大会上,李锦文研究发明的“7150号”蚕豆新品种正式被命名为“启豆1号”,这在中国蚕豆品种培育进程中堪为史无前例,也由此奠定了李锦文“启豆之父”的地位。
“启豆1号”不仅产量高,而且还比国外早10多年攻克蚕豆主要病害——锈病。随后数年,“启豆1号”开始在全国18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高达600多万亩,平均亩产普遍达到或超过200斤,每年增加的总产量高达六七亿斤,产值数亿元之巨,这在当年粮食及副食品短缺的城乡,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啊!时至今日,在国内蚕豆主产区的主推品种中,“启豆1号”仍作为主体种子或者母本、父本种系,拥有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
随后的20年里,李锦文又相继培育出品质更加优良及适应性更强的“启豆2号”、“启豆3号”和“启豆4号优选”,蚕豆的产量不断提升,口感也更加酥甜,适合鲜食及青豆冷藏,成为了广大农民增收、出口创汇的金豆豆。
1997年,退休后的李锦文继续把“蚕豆选种”当成自己的使命。他为此谢绝了外地蚕豆研发机构的高薪聘请,也回绝了家人希望他开办种子店赚钱的请求。就在退休当年,他创办了启东第一家省级科技型民营企业——绿源豆类研究所,每天骑着电瓶车到7亩试验田里伺候蚕豆。
在城市居民对蚕豆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地转向鲜食青豆时,李锦文2000年从“启豆4号”的田间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定向筛选和品种自交纯化,成功培育出“启豆5号”绿皮大粒新品种。豆粒比国内同类品种大了将近1倍,蛋白质含量达32%。随后,他又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成功选育出白皮大粒长荚“启豆6号”新品种,比日本同类蚕豆产量高出20%。
为不断改善鲜食蚕豆的口感,李锦文从2010年起又潜心培育鲜食白皮“启豆7号”和绿皮“启豆8号”两大蚕豆新品种,几经提纯,2013年秋试种于汇龙镇永南村张惠平家的0.3亩耕地,鲜豆荚产量达到900斤,销售收入高达2500多元,显现出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编辑 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