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撰稿 / 朱亮韬 图 / 熊宇
敲钟人
本刊特约撰稿 / 朱亮韬 图 / 熊宇
1“文革”时的信件 樊建川的父亲早年加入过阎锡山将军的队伍,“文革”时因此被关在牛棚。那时,樊建川的任务是收集街上的小报、传单,拿去给父亲看,从而掌握最新的政治动向。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萌发了收藏的念头。
樊建川现在每天会在办公室读这些从各地淘来的“文革”时期的文字资料。他理解人类的遗忘本能,“啥子事情都背负着走,太累了”,但对一些历史,他倔强地选择不去忘记,筹建博物馆也是“想给人们敲响警钟”。
2 幼儿园时的成绩单 孩子们开玩笑喜欢装别人爸爸占便宜,所以樊建川抠掉了这张成绩单上写有父亲名字的部分。这张不敢拿给父亲看的成绩单误打误撞成了他最早收藏的物件。
3 勋章 1975年在宜宾插队的樊建川通过吹笛子、拉二胡、唱歌打动了前来招兵的首长,终于摆脱了有上顿没下顿的下乡生活。在内蒙古当兵的两年多里,他因为文艺才能立了三等功。
4 高考准考证 1979年,樊建川在内蒙古参加高考,最终如愿进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政治经济系。
5 人大代表证 1991年,时任宜宾市副市长的樊建川被选为宜宾市人大代表。两年后,他辞去了公职。一方面当时公务员每月两百多的工资,不够支撑他搞收藏,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官,“我是那种比较喜欢自由的人。”6 单元楼牌 辞去公职后,樊建川和妻子下海从商,最初租住在成都市青羊区金马街一栋委员会内八单元三楼9号。后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建川集团,支撑他搞收藏的财富由此积累。
7 枪 毛泽东的保卫人员秦传厚用过的手枪,已经无法发射了。今年9月份,秦传厚的儿子捐赠给了建川博物馆。
8 手链 当年支援中国抗战的一位美军中校掉落的。十几年前,樊建川花5000元在腾冲买的,手链上刻有这位中校的名字。据他了解,这位中校当时并未牺牲,后来升为美军中将,现已去世。
樊建川之前好几年一直戴着这条手链,不过最近,他不戴了。上个月文物专家来鉴定过,“说这是三级文物,怕戴坏咯。”博物馆现有165件套(单件404件)国家一级文物。
9 书法器具 樊建川爱写书法,一万元一幅的书法作品已经卖出130幅,所得全部用于养馆。
10 军用毛毯 图片背景。1938年,罗瑞卿打了个胜仗,从日军军官那儿缴获而来,后一直使用。2010年,罗瑞卿的儿子罗箭将其捐给樊建川博物馆。
11 绘画 外孙女画的。她今年5岁,成天在博物馆转悠,现在已经会给人讲解了。“她会说这个物件是美军的,问她啥是美军她就不晓得咯。”
樊建川
1957年生于四川,2005年创建了建川博物馆。博物馆大门口刻着:“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分别对应抗战、红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馆中共有800多万件藏品。2008年因为收藏了温家宝喝过一半的矿泉水瓶,范美忠(因为地震时先跑出教室被网民起名“范跑跑”)老师地震时戴的眼镜,和被困多日最终脱险的“猪坚强”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