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以色列是世界上导弹防御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最早实战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之一。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虽然没有美国的庞大,但更周密细致,这与其特殊的地理和安全环境密不可分。从目前情况看,导弹防御系统与核武器计划,已经成为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威胁中的必然追求
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是对外部威胁认识的直接体现,也是其国家安全战略转变的重要表现。
有限发展阶段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地地导弹首次在中东地区投入实战。伊拉克和伊朗在两伊战争中广泛使用“飞毛腿”导弹及中东伊斯兰国家导弹武库的增长,促使以色列加快发展应对导弹武器的手段,并在1988年7月与美制定了共同研制“箭”式反导防御系统的计划(作为美“星球大战”反导防御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由美弹道导弹防御局和以国防部共同管理,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为主承包商并负责研制导弹主体及火控雷达,以塔迪兰电子公司研制作战管理中心。美为该计划提供了约40%的研制资金,并研制了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和雷达导引头。这一阶段导弹防御建设,主要是以色列将其看作是获取先进技术和赢得政治支持的筹码,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获得技术和政治上的支持。
战备检验阶段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先后向以色列发射了40余枚导弹,迫使以军方高层在部署该系统上达成共识,并于同年成立以色列导弹防御局(MDA),加快了“箭”式计划(以称“城墙”计划)的研制进度和实战部署进程。1997年11月,以正式建立“箭”式反导系统部队,2000年“箭”式反导系统正式投入战备。以色列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部署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国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使以色列有限的导弹防御力量得到检验。2003年1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箭”2导弹防御系统(题图)第一次进行了实战部署。当时以色列在全国境内部署了9个地对空导弹连执行反导任务,其中2个是“箭”2反导连,1个部署在帕尔马奇姆基地为特拉维夫提供保护,另一个部署在以北部,主要保卫哈德拉市;其余7个为“爱国者”导弹连。这两套系统不但担负了战备值班,而且成功跟踪和预警了来袭导弹。
这两次战争使以色列深刻认识到构建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性。在这期间以色列将导弹防御看作是传统军事平衡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认为必须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保护人民免遭弹道导弹的袭击。因此,针对“箭”2系统拦截高度范围的局限,以色列开始开发超越“箭”2系统高低边界的更加实用的防御系统。
全面发展阶段伊拉克战争后,以色列针对更加复杂的导弹威胁,开始研制扩展的、多层导弹防御系统以对抗日益增长的大规模的弹道导弹与火箭弹等的威胁。一方面,小型火箭成为以军新的威胁。2001年以来,以色列南部就一直受到来自加沙的火箭弹袭击。而在2006年以色列对真主党游击队的战争期间,黎巴嫩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约4000枚火箭弹,致使以色列后方基本瘫痪,此次的成功经验加速了该地区火箭弹的扩散。火箭弹俨然成了以色列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另一方面,以色列面临威胁的导弹射程越来越大。这一阶段伊朗开始发展“流星”3等射程达到2 500千米以上的中、远程弹道导弹,这已经超过了“箭”2系统的拦截能力。为此以色列制定了多层拦截系统,试图应对全面威胁。继“爱国者”PAC-2和“箭”2导弹系统部署后,2008年,以色列启动了“大卫投石器”导弹防御系统计划i2011年3月,以色列正式开始部署“铁穹”防御系统,并已成功拦截敌方火箭弹;2011年7月,“箭”3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了首次拦截飞行试验。
目前,以色列正在完善其导弹防御系统的体系结构,计划通过增加拦截层次,提高拦截高度,改善预警条件,加强末段拦截等措施,应对火箭弹和弹道导弹的威胁。此外,在加快发展本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同时,以色列将根据实际作战需求,考虑集成美国现有成熟的反导系统,如美国“爱国者”3、THAAD导弹防御系统和陆基或海基“标准”3导弹防御系统等。目前美国正在研制陆基“标准”3导弹,计划于2015年部署。未来,以色列很有可能会采用陆基“标准”3导弹,以进一步增加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层级。
体系构成多样
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以色列计划构建由点防御、低层防御、中层防御和高层防御系统构成的四层导弹防御体系。其中,点防御由“铁穹”系统担负,用来拦截近程火箭弹和炮弹:低层防御系统由“大卫投石器”和“爱国者”导弹系统组成,具备拦截巡航导弹、大口径火箭弹和近程弹道导弹的能力;中层为“箭”2导弹防御系统,可在大气层内拦截近程、中远程弹道导弹;高层为“箭”3导弹防御系统,将具有拦截远程弹道导弹的能力。目前,已经建成部署了前三层系统。
点防御系统:“铁穹”从两伊战争、哈马斯与以色列冲突来看,弱小的一方往往用廉价的火箭弹等传统武器攻击强大一方,并使其遭受重大伤亡和损失。因此,以色列为了反火箭弹,率先采用地空导弹拦截炮兵弹药,独自研制了“铁穹”末端反炮兵弹药地空导弹系统。“铁穹”系统是以色列多层防御系统的最低层。以色列从2007年开始研制该系统,承制方为以色列拉斐尔公司。2011年3月,首套“铁穹”近程防御系统部署。“铁穹”系统主要用于拦截射程1-70千米的火箭弹,每套系统包括1部以色列艾尔塔系统公司制造的EUM-2084多功能雷达(跟踪、探测、火控)、1个发射指挥中心和3套发射装置(每套配备20枚拦截弹),装备一个连。以色列计划部署20个“铁穹”近程防御系统连,包括1200枚拦截弹。首批可装备7个连的“铁穹”系统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交付。
低层防御:“爱国者”与“大卫投石器”目前,以色列低层防御系统由“爱国者”2和“大卫投石器”构成。其中,“爱国者”2系统于1991年开始部署,主要用于对付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飞机等目标。以色列正在将其升级至“爱国者”3配置,以具备更强的导弹防御能力。“大卫投石器”系统由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和美国雷锡恩公司联合研制,于2006年启动项目,目前尚未部署。该系统主要用来对付射程在40-300千米的中远程火箭弹和近程弹道导弹。每套“大卫投石器”系统包括1部多功能雷达、1个“金杏”指挥控制系统、“斯坦纳”拦截弹等。其中,“斯坦纳”拦截弹配备重12千克的破片杀伤战斗部,最大拦截高度35千米,拦截距离40~250千米。该系统计划于2015年部署。endprint
中层防御:“箭”2该系统由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制,是在试验型“箭”1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2000年部署。该系统主要用于对付射程2 000千米左右的弹道导弹。每套系统包括1套发射装置(含6枚拦截弹);1部“绿松”L波段多功能雷达,有效探测距离500千米;1套C2BMC(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箭”2拦截弹最大飞行速度可达9马赫,能在8~5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有效作战。
高层防御:“箭”3担负高层导弹防御任务的是以色列还在与美国联合研制的“箭3”系统。该系统作为以色列多层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外层,能在大气层外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采用美国的碰撞杀伤技术,命中率达到99%。该系统于2009年首次试射,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
以色列的上述导弹防御系统还需借助美国的雷达及预警卫星来获取目标信息。
发展特点鲜明
以色列是世界上面临军事威胁最现实的国家,因此其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强调系统发展的现实性与美国等国相比,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发展更加强调现实性。由于以色列国土狭小,几无战略纵深,因此美国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实际就是以色列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因此其导弹防御系统远没有美国的庞大,而且长期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最有可能面临的低层防御方面。而近年来自伊朗、叙利亚、哈马斯及黎巴嫩真主党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不得不考虑尽快研制并部署能够拦截火箭弹和弹道导弹的导弹防御系统,特别是来自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已成为以色列面临的最紧迫与最特殊的威胁。因此以色列很快将导弹防御体系从原来类似美国的三层系统扩展为现在的四层系统,将拦截火箭弹的“铁穹”系统作为多层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很快通过实战检验了系统能力。
针对威胁发展 以色列在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中注重将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结合,统筹考虑近期威胁与远期威胁,制定近、远期的目标。既在近期重点发展可拦截火箭弹的防御系统,同时又发展“箭”3导弹防御系统,以实现提升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的长远目标。应该说,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是针对其所面临的特定威胁而发展的,主要用于对付周边国家的弹道导弹威胁,如伊朗的“流星”3导弹和“泥石”导弹(最大射程2 200千米),以及各种近程弹道导弹、火箭弹等。未来,随着伊朗等国弹道导弹能力的不断增强,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也将会逐步具备拦截中远程乃至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因此.,以色列构建的四层防御系统的发展步骤基本与伊朗等国家弹道导弹发展和周边非正规火箭开发能力相适应。目前以色列已完成“铁穹”系统的研制及部署,实现了防御火箭弹威胁的目标。“大卫投石器”导弹防御系统将部署在加沙和黎巴嫩边境地区,与“爱国者”2导弹系统一起构成低层导弹防御系统。更远期的目标是研制和部署“箭”3导弹防御系统,将形成对中远程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
重视与外部的技术合作 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在美国支持下,开展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工作,从“箭”的研制到最新研制的“大卫投石器”以及“箭”3导弹防御系统,都充分利用了美国的资金支持和大量成熟技术。与外部合作不但缩短了项目研制周期,降低了技术风险,而且节约了开发资金,使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的项目成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 以色列各种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周期都非常短,远小于美俄等同类系统的开发时间。例如,最新部署的“铁穹”系统,从2007年开始研制到2011年实际部署,用时仅4年,这主要得益于其采用了大量的现有成熟系统和部件。而以色列“大卫投石器”导弹系统的研制速度之快与其充分利用成熟技术也是密不可分的。系统拦截弹是在拉斐尔公司“怪蛇”空空导弹和雷锡恩公司的先进低成本战术导弹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的。
忽略经济成本达成任务目标以色列在以往作战中往往遵循不惜代价达成任务目标的原则,这在其导弹防御系统开发与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军工界人士曾对“铁穹”作战的成本进行过估算和对比。“铁穹”系统每枚拦截导弹的发射成本可能高达5万-10万美元,而哈马斯和真主党发射的火箭弹成本不足1000美元。真主党武装自己就至少有15万枚火箭弹,这种打法会把以色列打破产。确实,“铁穹”因为科技含量高,因此需要高昂的资金予以支撑,研制就已经耗资约2亿美元,发射成本高也在所难免。虽然这一问题在国内引起巨大争议,但其实现的战略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能力分析
从目前情况看,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历了实战检验的防御系统,也是世界上体系最全、能力最强的导弹防御系统。
拦截手段多样,火力容量大
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采用多层部署方式,不仅可在低空通过“铁穹”系统防御巡航导弹、火箭弹、近程弹道导弹,也可通过“箭”2系统在最高50千米的高度上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同时,由于拦截距离远、拦截高度高,“箭”2还可在短时间内对来袭导弹实施二次拦截。通过这样的多层拦截,可大幅提高拦截成功率。另外,每套“铁穹”、“爱国者”2、“大卫投石器”、“箭”2等系统携弹量在4~20枚左右,这种多联装部署方式使每套发射装置在一次拦截任务中可同时发射多枚拦截弹,火力密度高,攻击力强,提高了拦截效率。
制导方式多样,命中可靠性高在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中,各种拦截系统的拦截弹基本都采用双模复合制导方式,如“大卫投石器”系统的拦截弹的末制导系统采用了光电/毫米波主动激光雷达双模导引头;“箭”2拦截弹在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加被动红外寻的复合制导;“铁穹”系统的拦截弹采用光电加雷达末制导。对“爱国者”2拦截弹来说,其末段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但在2012年完成改造后采用与“爱国者”3类似的惯性导航加半主动毫米波雷达制导方式。由于采取多种模式的复合制导方式,使导弹难以在飞行中丢失目标,提高了导弹命中可靠性。
拦截弹威力大,目标破坏率高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的各种拦截弹均采用破片杀伤机制(“箭”2拦截弹采用定向破片和直接碰撞相互辅助的杀伤拦截机制),确保了足够的常规杀伤能力,还具有一定的摧毁核、生、化等非常规弹头的能力。破片杀伤机制尽管较为成熟,但也存在杀伤威力小、体积和质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且其杀伤概率随作用距离增大而下降,无法确保完全摧毁加固弹头。对于加固较好的中远程导弹,破片杀伤往往只能改变其落点,破坏任务,而非彻底摧毁导弹。因此,以色列在“箭”3系统中将已经成熟的破片杀伤方式,改进为碰撞杀伤,足以直接摧毁目标导弹或弹头。
机动分布式部署,生存能力强在提高导弹防御系统的生存能力上,以色列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用机动部署方式。以色列各种导弹防御系统均采取公路机动或空运方式部署作战。二是采用雷达组网技术。如上所述,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装备有各种雷达系统,如EL/M-2084雷达、“绿松”雷达、美国的AN/TPY-2雷达等,这些系统已成为敌方实施攻击的重要目标。因此,提高预警探测系统的生存能力是以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发展雷达组网技术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指控技术先进,系统反应快由于以色列国土纵深小,因此其防御系统十分重视采用先进的指控技术,以提高系统反应时间。“箭”2系统的C2BMC系统可同时指挥14枚拦截弹作战,并进行全自动作业。通过不断更新来袭弹道导弹的飞行数据,该系统电子地图显示预测弹着点的椭圆不断变小,预测精度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该系统也将动态显示最佳拦截位置,直至实施拦截。“铁穹”系统的交战时间非常短,在敌方火箭弹发射后5秒内,系统的雷达就能发现目标,同时将这一信息发送给指挥系统,并在5秒后就能建立一套可靠的目标跟踪路径。敌方火箭弹发射约15秒后,拦截导弹发射,飞行约20秒后,即在拦截前2秒,雷达导引头被激活,控制导弹实施拦截,导弹接近目标的速度大约为800~1000米,秒。1套“铁穹”系统可对15千米以外、速度达300米/秒的目标实施拦截,目标包括炮弹、火箭弹等。[编辑/山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