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鹏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1-000-01
摘 要 篮球技术中攻防属性和球的状态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对球的状态进行科学划分对于建立篮球技战术的分类体系有着深远影响。制定争球状态和争球技术等有关概念,把球的状态划分成本方控制球和对方控制球及争球三项状态,在此前提下建立篮球技术的分类体系,对于篮球理论与实践发展具备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篮球 技术分类 控制球
分类是篮球教学实践的需要,根据分类的主要目的明确基本依据,是科学分类的关键步骤。另外,不一样的分类依据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分类结果。将教学训练作为目的的篮球技术分类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科学、合理的分类能够提升教学实践效率与效果。因此,一定要认真分析篮球运动相关技术,从而进行合理分类。
一、篮球技术分类体系现状
(一)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忽视了篮球的运动技术特点
虽然现行篮球教材中表明技术分类是依据各种动作在比赛过程中不一样的目的和任务及动作结构设计的,可是在现实中教材体系并未紧紧围绕篮球运动相关技术的开放性与对抗性特点,尤其是动作形式的方面[1]。比如把接球和传球及运球完全分开。此种分类形式在本质上就背离了篮球运动相关技术的开放性与对抗性规律,因为篮球运动技术中对抗性规律直接影响着攻防组合,例如接球和突破的组合。现行的分类体系常常将组合型技术分离,难以呈现技术相互结合的特点。一直困扰篮球教师与教练员的问题就是怎样有效培养学生或是队员的篮球意识,很多学生或是队员的篮球意识比较滞后,动作比较好,可是打球却不怎么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的传统教学观念
因为受到以往篮球技术分类体系的严重影响,目前在篮球教学中大都存在重视动作、忽略对抗的现象。很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篮球知识后却不会打篮球,虽然有些学生学会某些篮球技术和动作练习方式,可是却没有实战技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就是受到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篮球教学初期,将篮球技术动作当成孤立的训练形式,难以把对抗关系和攻守关系有效结合,学生在练习篮球动作时并未体会到动作应用的开放性与对抗性特点。因此必须对以往的篮球教学观念进行创新,让学生或是队员建立对抗和组合的篮球意识,制定篮球技能必须在对抗中学习的教学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或是队员的篮球意识与技能[2]。
二、现行篮球技术划分标准
(一)创建争球状态和争球技术理念
创建争球状态和争球技术概念。把比赛双方的争夺控制球而且每一方都没有控制球的球权定义为争球状态,同时在此状态下所有的战术应用主要目的就是获取控制球权。控制球的状态处在争夺球权的状态一定要有两个条件:首先使球是活球,其次是比赛双方的任何一方并未有控制球权。依据上述两个条件,争抢篮板球和跳球等相关比赛时控制球的状态称之为争夺球状态,然而进攻队员间的传球与接球时,因为此过程是进攻球队在控制皮球,所以控制球的状态不是争球状态[3]。另外争球技术主要指在争球时比赛的双方要为获取控制球而应用的技术动作总称。篮球的状态分类和篮球技术的攻防属性如图1所示。
(二)建立新篮球分类体系的教学质量理念
篮球教学质量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师对篮球教学产生效果的衡量标准。以往的篮球教学思想质量理念认为篮球教学质量有关衡量标准是篮球动作、习惯的规范数准,并不是篮球的实战能力。而在此种篮球教学质量理念下教师为了可以使学生提升技术规范,一定会安排相对较多的单个篮球技术练习,然而比较少编排对抗练习与组合练习,最终造成学生学习的篮球技术不会应用。而采用新的篮球分类体系理念完成教学,虽然会造成某些篮球技术规范发生变化,但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对此教师一定要正确、合理、科学认识此种变化,逐渐提升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
(三)新篮球分类体系的教学训练思想
新的篮球分类体系是以对抗中学习篮球作为思想,让学生或是队员可以尽快适应对抗环境。第一,要深刻认识到对抗中学习篮球具有的意义,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新的篮球分类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再客观地分析与研究可以作为环境控制的有关条件[4]。而在进行篮球对抗训练时,身为防守的一方必须有积极的态度,从而自由的控制防守动作。在进行一攻一练习时,篮球教师可以利用对防守者限制的形式进行联系人员难度的调控,比如手背在后面进行防守,限制防守人员每一次练习过程中用手干扰对方的次数,都能够让练习变得更为简单、容易,最主要的是教师与教练员一定要进一步研究控制难度的转换方式,进而减小学生和队员的适应时间,提升篮球教学效果与效率。
三、结束语
科学、合理、准确的分类是篮球教学的重中之重,综合考虑现行篮球运动的相关规律,把篮球运动相关技术的开放性和攻防制约性及动作的组合型等结合到篮球分类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篮球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或是队员的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竞赛规则(2013)[M].北京:光明日报出报社.2013(16):39-40.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3):38-47.
[3] 李杰凯.论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理论误区[J].体育科学.2012(1):82-88.
[4] 王晓东,叶伟,王建国等.对现行篮球技术分类体系及划分标准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26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