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世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浅谈综合材料进入绘画语言的深远影响
位世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综合材料进入绘画语言已不是一朝一夕,它是伴随着绘画不断发展及完善。而艺术家们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材料来表达自身的艺术追求,是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其影响不单单是材料质地本身,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表达,使其材料能更好的融合于绘画语言之中,对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语言
绘画可以说是从人类的精神交流中慢慢诞生的,而绘画又与物质是紧密相连的,材料恰恰又是媒介,而如何能够更好利用材料又离不开方法。
接下来我就简单的介绍下材料在绘画中的发展情况,最先是自始有架上绘画开始,从“间接画法”逐步演变,逐渐发展到近现代的“直接画法”,这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变。紧接着就是现当代的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从“直接画法”到更多层次的“间接画法”。这里所提到的间接画法就是材料的运用得以更好的服务于绘画,更多的是艺术家如何利用材料表现出自身的艺术现象。可见综合材料进入绘画是必然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因素。
材料进入绘画语言是其物质的本质反映,这是必然的,但目前来看,当代绘画艺术常常给人的感觉多是冷漠的,观念性的东西又过于强烈,这样反而容易失去动人的感性。恰巧材料元素的融入会给画面带来新的冲击力及感染力,这里所说的材料不单单只是物质性的东西,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不是表面的现象,而是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艺术家们的自身艺术修养,更多元文化的恰当融入可以使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如今形式是多元化的,很多的艺术家面临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进行着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融合是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大环境下,我们时常会感到不可避免地卷入充满价值、观念与传统相冲突的时代,而与此同时大多数艺术家总会纠结于此,不免投机取巧反而弄巧成拙。不知如何表现,不知如何利用材料的语言,更不知为何而绘画了。艺术的表达本身就是多样性的,而我们总是在这种局限性下束缚了自己,最初对绘画语言表达的情感,这种在绘画艺术上对情感语言的缺失需要我们共同克服和改变,因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画作是离不开感情的宣泄。
其实人们对材料语言的观念性认识也是以材质肌理美感的形态转向了材料具有象征意义性的改变,这也是材料艺术语言中一种重构的过程。材料在作品中不由自主地创造了自身语言审美的价值,其发展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材料以媒介的形式进入绘画作品也是以材质的特征性即丰富了画面也加强了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力,是作为一种创作手段的补充出现的,这也是可以说是材料在艺术表现中的初级从属阶段。
第二阶段,材料材质本身的一种审美确立,此时材料的性质表达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审美语言表达,由于材料有着不可取代性而展示其本质意义,与此同时如何更好的利用材料使其与作品的表达有着完美融合就是发挥艺术家们功力的时候了,展示材料基本功力的同时又要使视觉冲击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表达。
第三阶段,材料物质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升华,综合材料在绘画艺术中的文化表达就是除了不单要表现综合材料的审美功能外,还要通过对其文化精神的提升使其进入具有普遍意义的视觉语言才是一定层面上的意义。
综上三阶段的发展来看,综合材料进入绘画的影响不单单是表面那么的简单,它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材料的特殊性质致使画面有着不同寻常的面目,它的呈现可以是这样的古典,也可以是那样的现代,这均取决于运用材料的艺术家们,艺术家们想要呈现什么样的画面效果,就会思考着如何利用这些材料们。可见材料的影响是深远的,可如何更好的运用材料就是门深奥的学问了。
艺术家在选择材料时,首先,要对材料及其特性进入深入的研究,了解和挖掘其特性,与此同时也要把这种材料与自己的绘画特点和个人经历相联系并要找到契合点,这样艺术家才能通过材料更好的表达出自身显著的特质。总体而言材料既是表现手法又是物质和精神的联合体,艺术家对材料的选定,不单意味着观念的确立,而且也把这种材质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
综合材料进入绘画语言已不是一朝一夕,它是伴随着绘画不断发展及完善。而艺术家们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材料来表达自身的艺术追求,是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其影响不单单是材料质地本身,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表达,使其材料能更好的融合于绘画语言之中,对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1]李丽娜.浅谈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运用[J].丝绸之路,2010(14).
[2]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5]曹小鸥.新具象艺术[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高伟光.从现在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J205
A
1005-5312(2014)32-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