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浅谈徐州岁时民俗两则
王含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岁时民俗是民俗学的重要内容,却为得到应有的重视。简要分析岁时民俗的概念、起源和表现形式。并以徐州为例,结合其丰富的民俗资源,简要介绍两个岁时民俗:伏羊节与云龙山庙会。希望通过研究它们的起源、表现和承载的文化意义,能够对岁时民俗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徐州;岁时民俗;伏羊节;庙会
岁时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①
岁时民俗是在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中产生的,它随自然被认识程度的深化而逐步丰富。②《吕氏春秋·贵因篇》云:“审天者查列星而知四时,推历者视月行而定晦朔。”说明日月运行的天象规律循环,草木枯荣与动物迁徙的物候特征,风霜雨雪的气象变化等逐步被感知和认识。③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戌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古代先民已经熟悉各种岁时历法并将它们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形成了岁时民俗。
所以,岁时民俗是随着时序、节令的变换,气候、物侯的变化在民间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和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密不可分。④岁时民俗在农村仍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在现代城市它也没有退出人们的生活,其突出表现是不同形式,不同意义的民俗节日。比如大家熟知的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节都来自于岁时民俗。
今年入伏第一天,徐州所有的羊肉餐馆处处爆满,凡是与羊有关的菜肴都非常抢手,我与家人站羊肉馆大排档门口,将近等了一个小时才终于找到座位。点的菜基本上以羊为材料:羊肉火锅、羊肉汤,红烧羊腿、凉拌羊肚、凉拌羊肝……这些菜肴还要搭配徐州特有的辣椒油,佐以青蒜、香菜、各种香料烹制,其味香醇汁厚不腻,汤色美白。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周围,有说有笑,气氛热烈,再加上辛辣热腾腾的羊肉,不由大汗淋漓,身心舒畅。这种惬意只有亲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
这便是一年一度的徐州伏羊节。伏羊节于初伏之日开始连续三天。在这几天里,徐州的大街小巷,都在吃伏羊,议论羊。同时举行祭祀彭祖活动和画羊、剪羊、斗羊表演以增加节日气氛。
众所周知,喝羊肉汤就是为了暖和身体。冬日里羊肉火锅是再好不过的美食,可为什么徐州人偏要反其道而行,在一年中最热的数伏吃加了很多辣椒的羊肉料理呢?
我国古代有对伏日、腊日的祭祀活动。《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秦德公初置伏日,初设伏祠是伏日祭祀最早的由来。“伏”共有三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称初伏,第四个庚日称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称终伏(末伏),总称三伏。“伏”为隐伏避盛暑之意。古代伏天时,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汉代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蒸羔,斗酒自劳。”可见人们从最初对伏日的祭祀,演变为对自己辛劳一年的犒赏,成为是农闲时期庆祝性的风俗。而徐州人夏天吃伏羊是对这一岁时民俗的继承,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羊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古汉字来看,“羊大为美”、“视羊为祥”,说明羊是温顺、吉祥、美好的意象代表;羊又是一种重要的祭祀牺牲“少牢”,其神圣性不言而喻;羊的饮食文化更是不容忽视,“食羊为养”、“鱼羊为鲜”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极至。在宋朝之前,我国宫廷宴席上都是以羊肉为主。到了元朝,羊肉在宫宴上更是占到了统帅地位,占全部菜肴的三分之二还要多。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才孕育出彭祖后人的伏羊节,构筑了徐州独特的饮食风俗。
伏羊节不仅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内涵,还包含养生保健的哲学道理。徐州民间就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羊肉甘热无毒。食之肥软益人。”伏天吃羊的风俗,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观念。伏天里人体有积热,羊肉本是热性,吃羊肉时加些辣椒油、米醋和香菜等,吃得全身出汗,可驱走五脏积热和体内毒素。从而降温解暑增加身体免疫力。
入伏吃伏羊是徐州延续几千年特有的岁时民俗。尤其是近几年,声势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由政府组织策划形成节日。虽然这摆脱不了增加文化噱头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嫌疑,但从伏羊节的形成也能看到包括岁时文化,羊文化,饮食文化等传统文化在当代发展的脉络。可以说是民俗的复兴。同时,也为现代都市民俗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具有积极的,指导性意义的探索。
云龙山是徐州的游览胜地,古迹颇多,风光宜人,也是徐州的佛教名山。云龙山会始于清康熙年间,徐州知府姜焊在准备重修放鹤亭时,在平整坡地时,发现一块巨石,便仿照唐代吴道子所画《观音大士像碑》雕成观音像,并修建大殿,庇覆其内。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值观音菩萨诞辰之日就有观音会,也就是云龙山会。在大士岩院内外,男女云集,观音像前善男信女烧香膜拜者,一排动辄十数人。就是大士岩后的放鹤亭及山东大佛殿等处,也是人头攒动。⑤于是,早在会前一两天,远近卖玩具、饮食、百货的商贩看准这个商机,陆续上市摆摊设点。西北坡还有坠子、大鼓等书场。久而久之就形成规模,便是庙会。发展到现在,庙会时间也延伸至一周,号称徐州的“民俗文化周”。
云龙山庙会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宗教的祭祀活动,这种祭祀是一种宗教性的岁时民俗,而庙会是它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近些年来,佛教在民间逐渐衰落,信徒们对观音菩萨的祭祀活动早已没了从前的规模,反而是因此发展出来的庙会,商贾云集,游人如织。赶会者也大多是涂个热闹或购买些民间工艺品。农历二月十九日的意义和庙会的由来早已被人淡忘。提起这一天,人们只会记得云龙山会的初会,却不知深究其文化来源,不知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而高兴,还是为传统文化的流逝而悲伤。
不过,云龙山庙会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民间工艺品买卖;二是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先来谈谈民间工艺品,其品种繁多可以说是吃穿用玩一应俱全,绝大多数都是民间艺人手工制作。吃的有卖米花团、粽子、凉粉条、黄米年糕;穿的有布鞋、肚兜、头巾;由于以前庙会的买家主要是从乡村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生活用品是数量最多的,比如爪钩子、铁锨、扫帚、擀面杖、竹编篮;再有就是为孩子们准备的木漆小刀、拨浪鼓、小推车、捏面人、风筝等等。有些东西是为了迎合庙会欢快节日的气氛,会后便丢弃的东西,有些是在家里长期使用的必备品。可以说云门山庙会是娱乐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统一体。
会上的民间娱乐节目也很丰富。大家在会上逛的累了,总想找个地方短暂休息,民间艺人就满足了这种需求。武术、魔术表演、山东快书、玩杂耍、唱戏……多种多样,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但也流露着民间风俗的纯朴气息。我对庙会上的戏剧印象比较深刻,剧种主要是柳琴戏,戏班子会在搭好的唱台上表演,戏台两边还有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褒贬抑扬座中常有剧中人。具体内容已经想不起来,只觉得唱腔穿透力强,是农民质朴情感的真切表达。
最近几年的云龙山庙会我去过两次。可是觉得第二次与第一次比起来,除了声势更大以外,没什么特别变化,反而民俗味淡了。原来买卖民间手工艺品的摊铺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百货小商品;工艺品种类也开始减少,保留下来的多是玩具类工艺品;原来手工制作的物品现在改成机器批量生产,没了以前的精致显得粗制滥造;民间艺人的节目表演越来越缩水……庙会中包含的文化价值变低,人们的欣赏品味变得肤浅。大众被急速商业化的社会冲昏了头脑,认不清什么是宝贵的,什么是要固守的。过于急功近利,只是一味的寻求价值增加,丢掉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怎样才能在民俗文化和商业化的社会中找到平衡,难道不是传统文化复兴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吗?
注释:
①④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②③陶思炎.应用民俗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⑤姚克明,周伯之.徐州民间文化集风土人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姚克明,周伯之.徐州民间文化集风土人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今日徐州〉编委会.今日徐州[M].上海:三联书店,1992.
[3]商学兵.伏羊思辩录[J].美食,2006.
[4]蒋作征.中国地名[J].1998(01).
K892.4
A
1005-5312(2014)32-0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