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很多高校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后者。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法主要有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材 结构 意象 媒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时代转型,消费快餐文化的出现,对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挑战。当前很多高校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北有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提出“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1];南有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强调“由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2]。综观各大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目标,注重文本细读,通过个体阅读的审美体验达到对自身人格和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共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比较教学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一、比较教学法的释义与意义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产生之日就是在中西文化与文学碰撞的国际视野下发展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个案。“不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眼光,没法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识透。脱离了世界文学的文化背景,孤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难免偏执一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必然是比较文学的。当代中外文学比较史也必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最具概括性的、最具有理论深度的形态。”[3]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密不可分,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必不可少。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见范伯群、朱栋霖主编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朱栋霖主编的《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乐黛云、王宁主编的《西方文学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此系列成果立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考察“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鉴于此类比较研究已形成体系,本文的比较教学法将不再详述。
比较教学法对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有其适用性。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传统从新文学初期出现,至今已经延续了百年之久并将继续延续,如乡土文学、城市文学、知识分子题材、妇女写作等等。因而对文学传统的研究离不开比较的思维,而通过比较教学法对文学传统的时代差异讲解既能消除时代隔膜,又能形成鲜明的时代印象,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丰富的文学史认识。
比较教学法有利于解决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纠结的建国后30年文学的教学。1949年-1979年中国文学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经典,造就了一批时代作家,如柳青、郭小川、杨朔等知名作家。从理性上我们知道有时代隔膜的作品将渐行渐远,从情感上我们又难以舍弃他们带给读者的信念,崇高、庄严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下大学生缺少对这段文学史的阅读兴致,无法客观评价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针对这种现象尝试联系比较教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更直观地感悟时代审美变化在作品中的体现。
如杨沫的《青春之歌》与茅盾的小说《虹》之间的延续性,因为时代原因,茅盾在20世纪20年代末看不到离家出走的梅行素的人生选择,因而形成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结尾。而杨沫在50年代写《青春之歌》时,女性寻求自我解放与国家民族独立紧密相连,女性为实现自我价值必须首先要投入时代主潮走向革命,这既是历史发展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50年代的叙事需要。林道静和梅行素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是五四思潮影响下走出家庭的新女性,都具有个性解放、自由恋爱的追求。但是两个女性的结局却引起读者思考:一个在时代面前彷徨无路,一个在革命者引领下成长为革命者,与工农出身的老革命江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人生故事在圆满处结束。90年代王安忆的《长恨歌》中蒋丽莉形象还原了《青春之歌》中革命女性的成长历程:女性在个性解放思潮的鼓舞下离家出走,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而革命成功后的小资女性却抑郁而终。革命叙事被中国传统叙事取代,20世纪90年代人们回归日常后作家王安忆唱出了人生的“长恨之歌”。[4]再如《创业史》与《白鹿原》的比较分析[5]可以让学生抛弃时代偏见细读文本,从而消除时代隔膜,体会到理想、信仰的魅力。
二、比较教学法的比较类型
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方法具有适用性和解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困境的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方法类型多,具体运用也更灵活。大致可分为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
(一)题材比较法
题材比较法研究包括纵向的题材传承史、流变史研究和题材的横向、平行的比较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词源学意义上是指从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今的文学发展历史。在近百年的文学发展中形成了贯穿整个20世纪的农民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妇女题材等等,每一类题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变化。如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写作大多是现实主义笔法揭示农民生活的困苦,揭露宗法制下心灵的蒙昧,到30年代的乡土写作形成了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乡土小说,再到40年代出现了赵树理为代表的新题材、新人物的乡土小说。而乡土小说到新时期以改革小说、寻根的方式重获对“乡村”的关注。又如妇女题材,20世纪20年代女性解放拉开了帷幕,三四十年代的离家追寻自我独立的女性却在都市欲望的围困中沦陷,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在红色时代中迷失自我,八九十年代女性意识的新生,世纪末至今的沦陷,在百年现代文学史的梳理中发现女性历史的“轮回”。同一题材的发展流变梳理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学现象产生清晰的史学观念。
另外,相同题材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文化下又形成了风格多样的流派,以20世纪80年代乡土写作的代表流派寻根文学为例,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追寻中形成了文化认同和文化反思以及介于二者的文化挽歌情怀的书写等价值取向。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寻根文学的文化态度有直观的认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了两组作品比较:阿城的《棋王》和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粱》和贾平凹的《五魁》。其中以后两部作品可比性更突出。作为婚嫁题材的两部小说,在相似的叙事模式下表达对生命欲望和生命意识的思考,体现了文化寻根的价值取向。[6]通过同一流派的作家比较可以让学生理解寻根文学,又对其流派内不同的文化态度。同样的比较思维亦可用在问题小说中齐名的冰心和庐隐的比较教学和新写实小说相提并论的池莉和方方的作品比较教学中。
(二)情境结构比较法
所谓情境是指人物在每个特定时刻的相互关系,每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情境结构比较法属于文学形式问题的探讨,相同的情境结构模式在时代影响下产生不同的主题。此类比较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对文本结构的把握,学会归纳比较的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归乡”模式“看/被看”“出走”模式等情境结构模式的写作。如鲁迅《故乡》与张承志的《黑骏马》中具有相同的情境结构模式,但在相同的情境结构模式下包含的情感却不一样。《故乡》在寻求沟通不得的情境下,以反抗绝望的生命韧性再次离去,而《黑骏马》则在独语的状态下展现一个忏悔的知识分子的心理追求,最终在亲人的谅解中饱含希望地再次离开。两篇小说都是中国传统诗文还乡母题的延伸,在结构和意义上的同构和差异,使还乡历程的精神之旅具有可比性。这种比较中也透出对看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处境思考。[7]
另外由《红楼梦》代表的中国家族小说写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家族小说也占很大的比重,从《激流三部曲》到《财主底儿女们》再到《白鹿原》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由隔断血缘、认同革命离家出走到认同亲情的回归血缘,家族写作和“出走”模式密不可分。
(三)意象原型批评法
不同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意象构成所谓原型,荣格把原型叫做“原始意象”,原型源于作为人类种族记忆的“集体无意识”。作为中西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了丰富的文学意象,如“大哥(长兄)”“蛇”“水”“城”“粮食”等等。这些意象迥异于中西方传统文化而富有现代生活记忆。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粮食”意象很多,如苏童的《米》,毕飞宇的《玉米》系列,莫言的《红高粱》,刘恒的《狗日的粮食》等等,作为意象的粮食体现着中国现代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及对国民、民族生命的思考。
在“水边的文学”写作中,沈从文、孙犁、贾平凹建构出鲜明的现代写作意象“水”。优美的水边不仅生长荷花,更有翠翠、水生嫂、小水等荷花般美好的女性。其中贾平凹小说创作与沈从文的作品相似度非常高。如《边城》和《浮躁》:一条河边、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船、一条黄狗,靠渡船为生的简单生活。《边城》在田园牧歌的优美中展现了健康自然的人性和命运的无奈,《浮躁》在田园牧歌的假象下展示改革的浮躁和人性的复杂。同样的《长河》与《秦腔》奏响了乡村的挽歌,体现出作家的精神家园在“现代”的入侵下行将失落,乡村诗意渐行渐远。[8]贾平凹和沈从文的比较,同时启示我们通过地域文化解读不同作家的相似作品风貌的重要意义。贾平凹的商州文化和沈从文的楚文化的相通,从乡村走向都市后的“乡下人”立场使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家产生了可比性。
(四)跨媒介比较:文本与影视
跨媒介比较法主要探讨文学文本和相应的影视改编之间的转化和变异,探讨两种媒介下的叙事的得与失。中国电影至今已经百余年的历史,电影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学密不可分。从金鸡奖、百花奖的获奖影片可见文学对电影影响巨大,鲁迅、茅盾、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被搬上荧幕,新时期作家中莫言、刘恒等的作品也备受亲睐;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影像文化的发展,文学又借助影像寻找昔日的辉煌。由此可见小说与影视两种媒介相互依存,如果良性合作的化更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彼此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丰富的文本与影视之间的改编资源,如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伤逝》、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等诸多作品,新时期的中青年作家王朔、莫言、张承志、刘恒、池莉、方方等作家作品也改编较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风格独特、意蕴丰富的作品改编后争议较大,诟病较多;以王朔、池莉等作家为代表,以通俗性、商业性为改编目的的影视作品取得较好的效果,赢得当下众多观众的喜爱。
通过文学文本与影视的比较分析可以以影视带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比较的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比较教学法是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思考,一种灵活多样、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除了以上列举的种种方法外,还可以在文本细读中对同一个作家不同作品进行比较、一部作品自身不同部分的比较等。如《青春之歌》中林道静3次成长的异同,《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的几次出现的差异等等。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通过多样比较方法的使用,可以融会贯通相关的文学知识,扩大文学思考的视野,提高发现专业问题的学术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以上仅为在实践教学中方法的梳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比较教学法一定会更加丰富和成熟。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项目编号:JP1204。)
注释: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9期,第20页。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第278页。
[3]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张清华:《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87-90页。
[5]李遇春:《陈忠实与柳青的文化心理比较分析——以<白鹿原>和<创业史>为中心》,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第33-40页。
[6]田德芳:《“归乡”模式下现代知识者的精神之旅——张承志<黑骏马>和鲁迅<故乡>比较》,九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82页。
[7]田德芳:《生命欲望的张扬与变态——<红高粱>和<五魁>比较》,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1期,第89页。
[8]季雅群:《从田园牧歌到乡村挽歌》,山东文学,2006年,第12期,第66-67页。
[9]陈淳等主编:《比较文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7-95页。本论文中对于比较教学法的类型定义借鉴于此书关于主题学研究的分类介绍。
(田德芳 陕西西安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