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2014-11-21 02:26:46熊伟杨玉美张禹马春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回归方程竞争力西藏

熊伟 杨玉美 张禹 马春艳

西藏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新兴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探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制定就业政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西藏高职院校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就业活动参与角度定量分析了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西藏自治区从2007年开始取消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由市场化就业为主要就业方式。2007年全区8000多名高校毕业生中自主择业人数达到5000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11118人,40%~50%为自主择业。2009年,西藏高校毕业生达到13047人,其中研究生137人、本科生4887人、专科生4887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14000多人,全区新增就业2.1万人,考录人数只有2704人。2011年全区高校毕业生1.8万余人争抢3708个职位。

在与区内本科院校毕业生同台参与基层公务员考试和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试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竞争力,录取比例日益降低。面向市场自主择业成为主要渠道之一。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参与竞聘竞争、就业择业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深化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

目前,已有的研究中比较缺乏对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系统化研究,更没有对该课题的定量研究。本课题就是有针对性地对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本课题对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寻找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从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角度结合分析,制定提升我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政府部门制度和用人单位用人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本课题对西藏职业技术学院7个系的应届毕业生发放了35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8份。被调查毕业生基本情况如下:

调查学生性别比分别是男生40.5%,女生59.5%,基本符合学院学生的性别比。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占6.8%、共青团员占91.1%、群众占2.1%。从学生家庭背景看,城市和城镇户籍学生占19.2%,农村籍学生占80.8%。

为进一步调查分析西藏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问卷分别从就业意愿、就业方式、就业决策、就业竞争力(个人能力、专业和学校品牌)等方面设置问题,试图全面掌握大学生就业相关信息。通过对338分有效问卷深入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一、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意愿分析

从西藏高职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判断来看,27.2%的毕业生对就业持乐观态度,5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存在困难但是可以克服,只有14.8%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度较大。调查显示16.5%的学生从不担心就业问题、56.8%的学生比较担心就业问题,有26.7%的学生表示非常担心就业问题或认为就业没有希望。25.4%的学生选择必须考公务员、63.5%的学生就业面向选择了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只有11.1%的学生认为可以考虑到企业工作。从对就业预期来看,西藏高职毕业生中56.7%的学生向往工作轻松和待遇好的单位、29.6%的学生侧重于就业环境轻松、6.9%的学生表示只要待遇好就可以。

从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情况显示,西藏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对就业形势评价乐观,主要是受2011年开始实行的“应届西藏籍大学生实现全面就业”政策的影响。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十分紧张的形势下,西藏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受到的影响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毕业生有更大的意愿选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业渠道且对就业预期值较高。

二、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在西藏高职毕业生具体的就业过程中,从就业途径来看,35.2%的学生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打工)的方式找到和合适的就业单位,20.5%的学生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找到合适就业单位,14.8%的学生依赖于学校停工的就业信息,11.7%的学生则依靠网络寻找就业单位。家庭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其中44%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就业没有任何帮助,只有35.6%的学生认为在家人的帮助下就业工作更为有利。

三、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为准确分析西藏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情况,分别从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方面,对338份有效调查问卷展开分析。

(一)单项竞争力

单项竞争力分析以高职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原因为因变量,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工作责任心、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技能证书获取情况等设置为影响就业竞争力的自變量对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并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预先设定的F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筛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应该是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贡献为最大的。如下图可以看出,“文字组织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应变能力”与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符合判断条件的概率值必须小于0.05,当概率值大于等于0.1时将会被剔除)。

从模型汇总情况来看,从R2拟合优度来看,模型5的拟合优度明显比前4个模型均要好一些(模型5的R2值=0.088为5个模型中R2值最大)。将以上5个变量逐步引入线性回归模型。

从“系数a” 表中可以看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择业成功的竞争力=4.596+0.482×文字组织能力+0.432×工作协调能力+0.395×人际交往能力+0.195×身体素质+0.125×应变能力。

在标准系数一列中,可以看到“常数项”没有数值,已经被剔除。因此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择业成功的主要原因=0.199×文字组织能力+0.192×工作协调能力+0.168×人际交往能力+0.123×身体素质+0.111×应变能力。

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就业的竞争力即择业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文字组织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专业技能、思想素质、实践技能等并不是构成成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因素。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人文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等并没有在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中起到相应作用。

(二)综合竞争力

单项竞争力分析以高职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原因为因变量,将英语能力、思想品德修养、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情况、学业成绩、专业素质、计算机水平等设置为影响就业竞争力的自变量对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并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预先设定的F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筛选,最先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应该是跟“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贡献为最大的。如下图可以看出,“文字组织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应变能力”与因变量关系最为密切。

从模型汇总情况来看,从R2拟合优度来看,模型3的拟合优度明显比前2个模型均要好一些(模型3的R2值=0.176为5个模型中R2值最大)。将以上3个变量逐步引入线性回归模型。

系数表结果显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为:综合就业竞争力=1.022+0.502×思想素质评价+0.261×专业校内实训条件+1.92×专业社会评价。

标准化系数回归方程为:综合就业竞争力=0.413×思想素质评价+0.233×专业校内实训条件+1.58×专业社会评价。

学生综合就业竞争力构成主要由思想素质、校内实训条件和该专业的社会评价决定。

四、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西藏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构成因素主要包括文字组织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应变能力、思想素质、校内实训条件和该专业的社会评价。可以从学生、学校和社会3个方面加以分类汇总。

从分析结论看,学生作为就業主体承担着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要责任。在学生个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个人基本人文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从学校角度来讲,实训条件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毕业生的基本保障。社会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和评价,既是专业发展的社会影响体现,又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的需要。提升专业知名度,需要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回归方程竞争力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日本竞争力
西藏:存在与虚无
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