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14-11-21 03:58
环境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航天试验

航天102所建成航天系统唯一全消声室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02所委托朗德法思特(北京)声学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全消声室顺利通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验收。该消声室是国防军工系统内最先进的全消声室,也是航天系统唯一一家全消声室。该消声室采用350毫米厚BCA复合型吸声材料,吸声表面采用透声的穿孔钢板,替代了传统的尖劈结构,具有吸声性能好、可利用空间大、外形美观、易于保护清洁等特点。该消声室是空气声学仪器设备计量校准和噪声测试中必要的实验场所,其作用是提供一个自由场无反射声学环境,并采取良好的隔声装置,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消声室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空气声学量传体系,提升空气声学计量校准能力,满足型号任务、运载火箭等测试传声器自由场灵敏度校准的需求。

国产飞机在除防冰技术方面获重大突破

近期,中航工业武仪公司与中航工业直升机所配合完成某型直升机地面旋翼冰雾喷洒试验验证,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旋翼防除冰技术的国家。

以系统集成为依托,武仪为某型飞机先后完成了固定翼飞机的结冰探测和除冰两个分系统产品的研制。该结冰探测分系统首次引入结冰速率探测和融冰效果监测理念,实现了闭环监控。防除冰系统攻克了加热垫加工工艺,解决了加热丝既要加热又要绝缘的难题。其控制配电部分采用双余度设计,为除冰任务配备了双保险。经过1500小时的不间断试验,验证了集流环电源核心部件电刷、导电环材料的稳定性,以及两者组合结构的可靠性。公司还特别增加了除冰控制模式设计,智能控制加热时间,避免了过度加热导致零组件受损的问题。

Q-Lab公司发布最新Q-FOGCRH循环腐蚀盐雾箱

作为腐蚀及加速耐候测试设备和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Q-Lab 公司发布最新Q-FOG CRH 循环腐蚀盐雾箱。Q-FOG CRH 循环腐蚀盐雾箱不仅能进行传统的盐雾测试和进行Prohesion 测试,还能满足绝大多数的国际和汽车腐蚀测试标准(包括GMW 14872 和SAE J2334 以及其它许多标准,例如Ford、ISO、GB/T、VW、Volvo、Chrysler 和Renault 等)。盐雾箱有600 升和1100 升两种尺寸可选。

全新的CRH 盐雾箱的特点是可通过最新研发的空气预调装置来控制相对湿度。可精确控制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的时间。除雾化的盐雾外,CRH 盐雾箱还配有可选的喷淋功能,启用该功能时,喷雾滴更大,溶液流量也更高。同时,也配备了先进的喷嘴清洗功能,可防止像其它盐雾箱一样频繁出现喷嘴堵塞。全面的RH控制技术以及Q-Lab可靠的信誉和符合大部分国际汽车标准的特性,Q-FOG CRH 盐雾箱将成为腐蚀测试行业的新标准。

航天529厂研发成功新型热控涂层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 2 9厂技术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低吸收、高发射的新型试验用热控涂层。该新型热控涂层热辐射性在满足模拟试验件热控技术要求的同时具备多个特点:良好的施工性能,可一次涂装;地面存储性能优良,耐灰尘并且可擦拭,相比其他热控涂层物料成本更低等。该涂层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灵活调整工艺参数,以适应不同型号模拟试验件的试验环境,应用前景广阔。目前该涂层已经成功运用在型号辐射板的模拟试验件上,施工周期相较之前也有缩短。

长征五号芯二级发动机完成首台双机模态及振动考核试验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北京1 1所设计的长征五号芯二级氢氧膨胀循环发动机完成了首台双机模态及振动考核试验。模态试验是为了摸清发动机结构的固有动态特性,为箭体及发动机结构动力学计算分析提供依据。振动考核试验包括发动机低频正弦扫描验收试验,火箭一级、二级飞行段随机振动验收试验,以及鉴定级低频正弦扫描试验,主要考核发动机对飞行环境下的跨音速抖振、火箭一级启动、分离等特殊工况的环境适应性。

双机模态及振动试验充分验证了发动机对火箭一级飞行状态的动力学环境适应性,及发动机产品工作状态的环境适应性,是首飞前的重要考核环节。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高、能够满足飞行环境要求,为交付首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航工业航宇柔翼无人机即将投入消雾试验

据中航工业航宇负责人透露,由中航工业航宇其研制的柔翼无人机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即将在机场、港口进行首轮消雾试验。

柔翼无人机作为消雾平台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有效载荷大。由于采用大面积冲压翼伞提供的更大升力,相对同等起飞重量的固定翼无人机,其有效载荷约是固定翼飞机的3倍。由于消雾作业需要携带的催化剂重量较大,所以更大的有效载荷代表一个起落可以携带更多的催化剂和气象探测设备进行作业。目前SYW-1可以载重80KG左右,未来设计的有效载荷最高可达700KG;第二,安全可靠。柔翼无人机本身具有滑翔缓降功能,即使在动力发生故障,发动机停机无动力的情况下,也可依靠翼伞缓缓滑翔降落,不会对设备和地面人员造成损伤;第三,飞行时间长。一次加油可以留空3小时以上;第四,操作易便。50米距离拖曳即可起飞,空中作业姿态调整方便,降落平稳;五是成本低廉。初略估算,柔翼无人机的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是同量级固定翼无人机或无人直升机的1/3~1/5,使用成本是其1/1 0,平时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维护保养工作。

我国完成7000米机械手压力试验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7000米级深海7功能主从伺服液压机械手和6功能开关型液压机械手在无锡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进行了整机压力试验,对其7000米设计指标进行验证。试验通过模拟高压环境,对机械手与水下液压源构成的试验系统的系统密封、整机耐压以及机械手各关节动作进行了7000米深度设计指标验证。结果表明,机械手关节在0~7000米各模拟深度下动作正常。7000米深海机械手整机试验及摆动缸关节补充试验表明,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制的深海机械手满足7000米设计指标要求,突破了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7000米深海机械手设备研制空白。

航天科工8358所顺利交付前下视成像导引系统

日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完成了前下视成像导引系统的交付工作,标志着采用国产红外探测器的前下视成像导引系统已通过了全项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试验的考核。据悉,制冷型凝视红外探测器组件作为成像导引系统的核心部件,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航天科工集团公司8358所自2008年起,对国产组件进行了应用验证研究。先后进行了理论分析、成像性能测试、跟踪静态动态测试、环境适应性试验等,与探测器厂家一同在性能指标、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攻关。 此次交付的前下视成像导引系统为国产红外探测器参加定型飞行试验及后续的设计鉴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航天科技集团乐凯公司研发出锂离子电池隔膜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乐凯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研发出面向电动汽车领域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填补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和新能源在该领域的空白。据了解,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将改变我国目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依赖进口的局面,打破国外公司对该类产品和技术的垄断,将全面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并将提升我国高性能电池的国际竞争力。乐凯公司从2006年进入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研发领域,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最终研发出了国内领先、主要性能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

航天高超声速颤振试验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日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1所设计的高超声速颤振试验完成了首次吹风试验。高超声速飞行器受到高超声速流场特性、气动加热、控制等影响,其气动弹性问题比较复杂,国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气动弹性试验研究,研究了几何外形、结构形式、气动参数、热等因素对舵翼面颤振特性的影响。由于高超声速条件下,试验模型受到气动加热、高动压气流的综合影响,试验装备设计要求较高,我国一直没有开展过此类试验。

十一院相关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连续攻克了“高超声速试验模型设计”、“风洞启动动压对模型产生破坏性冲击”、“试验模型固定和激励”、“试验装置阻塞度要求”等多项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申请了多项技术专利。 高超声速风洞颤振试验技术的开发成功,对于我国高速飞行器的气动弹性性能预测、特种试验技术发展以及新型高速飞行器的设计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荷共建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 0 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以下简称TNO)在京签署联合试验室协议书,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双方的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光学遥感器的综合性能,提升我国光学遥感卫星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满足国内海洋、资源、气象等多种遥感器研制中高精度辐射定标和光谱定标技术的急需。

TNO是欧洲宇航和天文光学技术的引领者,具有先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尤其在光学定标领域,精度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后续,5 0 8所与TNO将在空间光学机电仪器的开发和定标领域范围内进行合作,把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中荷两国空间光学领域的合作平台以及国内空间光学遥感先进技术研究与开发、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组织制定我国空间光学遥感产品性能认证行业标准,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技术和产品性能进行认证。

ZY系列重防腐涂料获挪威船级社认证

日前,由北京工业大学与蓬莱蔚阳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的Z Y系列重防腐涂料系列产品成功获得挪威船级社的替代品(K-5720)认证,填补了国内油漆产品在此项认证领域的空白,我国在金属重防腐领域达到一新高度。

随着Z Y系列产品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等多项认证和荣誉,该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港机船舶、公路桥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中铁山桥集团、燕山石化、京港澳高速等一大批国家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在防腐施工上均已采用Z Y系列重防腐产品。此次取得的挪威船级社“海水压载舱涂层保护系统”(K-5720)型式认证,执行的是替代品验收标准,在涂层厚度仅为常规要求7 5%的情况下,不仅检验指标全部通过,而且附着力数值达到了7兆帕,高于常规要求3.5兆帕的1倍,耐阴极剥离4毫米,仅为常规要求8毫米的二分之一;阴极保护电流为1.55MA/m2,低于常规要求的5MA/m2。具有在腐蚀环境恶劣的海水压载舱条件下达到15年的目标使用寿命。

我国首次实现伺服系统“全电化”

日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 8所研制的“全电伺服”系统,在某型号飞行演示验证试验中取得圆满成功。该技术是我国首次实现伺服系统的“全电化”。

伺服系统在控制飞行姿态的过程中,发挥着“操纵方向盘”的作用。伺服系统的“全电化”,是指弹(箭)各级推力矢量控制(或空气动力控制)全部采用机电伺服系统方案,替换原有的燃气液压或电动液压伺服系统方案,实现弹(箭)机电伺服技术的一体化。

与传统伺服系统相比,全电伺服系统具有小型化、轻质化、集成化等特点,其工作时间和动态性能具有明显提升。全电伺服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提高弹(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这项技术也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多个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高效测试电磁兼容试验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4月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高效测试电磁兼容试验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颁“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扭转了高新技术产品电磁兼容试验必须到国外完成的被动局面,实现一次检测全球通行,在汽车、通讯、I T、国防、航天、核电、风电、船舶、轨交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项目创办的协作联盟已被市科委采用,并命名为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航天精工河南公司研制的某伺服机构用低磁新型紧固件通过工艺评审

近日,航天精工河南公司组织召开工艺评审会,对新研制成功的某型号伺服机构用紧固件进行工艺评审。该系列产品全部使用低磁新型材料,包括0Cr17Ni4Cu4Nb、3J1、高温合金GH4141、GH696 等,与普通合金钢和碳钢相比,该类材料的抗蚀性、可靠性更强。在研制过程中,工艺技术人员对各种材料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组织成分及产品表面状态情况,经过反复验证后,确定了每项产品的热处理加工参数,最终确定合理可靠的工艺加工方案。该类型紧固件使用环境特殊,结构小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电子、及精密仪表仪器中。目前,低磁新型材料紧固件已成为国内外重点研究对象,此类产品的研制成功对航天精工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航天试验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2020,航天路上50年
逐梦航天日
CS95
510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