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的影响

2014-11-21 07:59芮红霞盛菊花
中国临床护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选题

芮红霞 陈 娟 盛菊花

品管圈即持续质量改善小组,它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由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1]。据统计[2],90%以上的住院患者在医院接受输液治疗,我国80%的护理人员用于输液治疗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75%。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造成药物外渗和渗出。输液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非腐蚀性药物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是最常见的外周静脉治疗相关性并发症[3],其危害性不及药物外渗,但需重新静脉穿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的满意度,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我科于2013年1月组建品管圈,选题为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3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将圈名命名为“晨曦圈”。小组成员均自愿参加,共有10人,护士长担任圈长,全面负责、组织圈内活动,并推荐一名组员担任秘书,负责记录品管圈活动的内容。小组成员均经过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品管圈活动原则、方法、所需资料、选题原则、因果分析、查检表的应用等。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每周1~2次,活动内容主要为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及商讨解决在品管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选取2013年1月16日-3月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我科普通输液患者223例,男性135例,女性88例,年龄21~85岁,总输液次数1 956例次。另选取2013年4月1日-5月5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普通输液患者202例,男性112例,女性90例,年龄24~89岁,总输液次数1 643例次。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性别、年龄、总输液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1.2.1 选题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员根据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6个选题,每个选题由圈员们根据效益性、迫切性、可行性等进行打分,分数最高为本次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主题为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

1.2.2 现状调查

制做查检表,调查我科2013年1月16日-3月1日普通输液患者数、药物渗出数及引起输液渗出的主要原因。

1.2.3 原因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80/20原则及因果图、逻辑树分析方法,最终确定以下3个主要因素。

1.2.3.1 输液前护理人员对血管评估不全面和选择不合适

①护理人员操作前未根据治疗方案、输液目的、输液疗程、输液速度、药物性质等选择血管。②护理人员操作前未根据患者情况,如年龄、病情、病程、活动状况、配合程度、皮肤状况、输液环境等选择血管。③患者血管条件差,护理人员未考虑穿刺部位。

1.2.3.2 穿刺针选择不正确

①护理人员习惯钢针操作。②科室对留置针操作培训不够。③输液器带有钢针且不是螺旋口。

1.2.3.3 输液时患者活动

①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②患者输液时间长。③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认知不足。

1.2.4 拟定对策及实施

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真因思考改善对策,再由圈员根据可行性、经济性、小组解决能力匹配度等进行对策选定并实施。

1.2.4.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针对年轻护理人员多、缺乏临床经验现状,科室加大培训力度,科室每周培训1次,培训内容包括穿刺针选择标准、如何选择血管、加强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观看他人操作或录像、改善操作流程等。

1.2.4.2 建立输液评估制度

针对护理人员对输液护理程序评估不足的特点,改善静脉输液流程,建立输液评估制度。评估内容:①输液疗程、输液速度、药物性质;②患者的活动状况、配合程度;③穿刺部位血管情况;④穿刺工具类型、型号。

1.2.4.3 制订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原则

据文献报道[4],钢针输液外渗率是留置针的2倍。根据治疗目的、药物疗程的长短、输液的溶液和药物性质以及患者的静脉状况等因素制订合理的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标准:①输液量少、输液治疗时间<4h、输液时间在3d以内、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合作的患者,选用头皮钢针;②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需静脉治疗的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输液时间>3h且输液量较多的患者,选用留置针;③长期静脉输液且缺乏血管通道倾向的患者、随时可能抢救需快速补液的患者,选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④输液器选用不带钢针且为螺旋口的,以便于与输液接头连接,节约护理人员时间。

1.2.4.4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针对患者对静脉输液认知度不高的现状,加强对患者安全输液的宣教,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利用输液期间各个环节通过面对面言语交流以及病区张贴宣传画、制作并发放图文并茂的静脉输液小册子等方法进行宣教,使患者获得静脉输液的基本护理常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药物渗出122例次,渗出率为6.24%,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药物渗出34例次,渗出率为2.07%。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渗出率明显降低(χ2=37.41,P<0.01)。

2.2 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10名圈员进行自评打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见表1。

表1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评分表 (分)

3 讨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作为工作标准执行,使工作质量循环、阶梯式上升,使管理达到自律状态,能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因此,我科2013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小组建设、选定主题、原因分析、制订对策等步骤,成立了“晨曦圈”,意寓曙光的开始,给患者带来新希望。品管圈成员结合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首次选定主题为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通过品管圈活动,把选题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按品管圈的要求,深入分析静脉输液渗出的原因,查找解决的方法,制订新的工作标准,并按照新的标准实施,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次品管圈活动前,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渗出重视不够,只强调一针见血,未能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穿刺次数最少、留置时间最长、对患者损伤最小、风险最小的原则。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静脉输液渗出率下降明显,由6.24%降至2.07%;无形成果的评价也取得了正面效果,真正达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医院形象的目的。

[1]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护理研究,2008,22(4C):1103-1104.

[2]姚晖,朱建英.静脉输液安全通路选择的管理方法与效果.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89-91.

[3]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9.

[4]刘秀荣.静脉输液最佳途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A):49.

猜你喜欢
品管圈输液选题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