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多元化下的淮海戏

2014-11-21 07:30陶苗苗
剧影月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淮海

陶苗苗

一.淮海戏的地域特点

淮海戏流行于江苏省淮阴、连云港及盐城北部的部分县区,这一带历史上俗称淮(淮阴市)海(连云港市)地区。淮海地区地处江苏省北部,北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为邻,南跨淮河与盐城市、扬州市及安徽的滁州市接壤,西缘马鞍山、陇海铁路与徐州市及安徽蚌埠市为界,东临万顷波涛的黄海。北部是山峦起伏的云台山脉,南为河流纵横的江淮平原。新沂河、故黄河横贯东西,淮沭河、大运河纵横南北。陇海铁路从北部跨越,宁连公路从中间贯通。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淮阴为江苏北部公路的枢纽,连云港口与世界五大洲相连。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和融合地带,由此,淮海戏的总体风格是既有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所以,她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淮海地区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

二.历史上的淮海戏

清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淮海地区出现了走乡串户,唱“门头词”的艺人。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成戏班,打地摊演出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徽剧、京剧流入淮海地区,在搭班演出的过程中,淮海小戏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淮海地区有了女艺人。淮海戏曾在民间称为“小戏”。

据淮海地区和安徽泗州的老艺人传说,清乾隆年间海州一带流行[太平歌]、[猎户腔],后衍变为说唱民间故事的“打门头词”,因以三弦伴奏,又名“三刮调”。至道光年间,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随身衣,就脚鞋”,化妆十分简陋。后来,逐渐增添了一些本头戏;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唱腔上形成了刚劲粗犷的男腔[金风调]、高亢远扬的女腔[二泛子];表演上,丑脚脱胎于农村生活,创造了“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脚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光绪二十六年,出现了第一代女艺人。至抗日战争前夕,行当已齐全,分五脚生(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和五脚旦(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两类10行;服装、化妆、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极大的丰富,号称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形成东北和西南两大表演流派,东北艺人多以唱工闻名,西南艺人则以做工见佳。单维礼将刚劲的[金风调]转入低音区演唱,又吸收徽剧[哭腔]而衍变为[悲调];葛兆田仿效工鼓锣唱法,创造了[小滚板]、[一挂鞭],一气能唱二、三十句;女艺人王大娘改女腔[二泛子]为[嗨嗨调],把琴书、地方小调、工鼓锣等因素都融化其中,受到观众喜爱。同时表演动作也有了极大丰富与发展。女艺人赵大娘(赛蝴蝶)、谷大娘(白蝴蝶)及葛殿林之妻花蝴蝶,因动作花哨优美,被群众誉为“三蝴蝶”。汤增桐、吕文桥在《柴米河畔》中改编设计的[好风光调],后来成为淮海戏女腔的基本调。

三.淮海戏的现状

(一)表演形式的变化

古装戏最能体现演员的“唱念做打”。一个眼神,一个飞脚,再加上一个跳叉,就能立刻让台下掌声四起。并且古装戏里的人物造型很“丰富多彩”,让人过目不忘,所以古装戏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拉着人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网络和媒体渐渐进入百姓生活,淮海戏也改变了以前总是古装戏的表演形式,很多反映当前人们生活和工作、家庭的现代戏登上了舞台。和群众生活贴近了,观众的年龄也由原来的“老年多于青年”逐渐转变成“青年多于老年”。因为现代戏的通俗易懂,念白也变成了普通话,人们更能接受这种和自己生活相近的艺术表演形式。淮海戏在排演现代戏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坚持并已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已成为淮海戏数十年坚持的,具有“新传统意义的”艺术追求。而这样的经验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特别是有别于“话剧加唱式的”现代戏表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淮海戏界的两朵梅花

魏佳宁,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省级传承人,师承淮海戏一代名丑杨云发(杨派),主工文、武丑行,兼工老生、须生等行,又学习和吸收了京、昆丑的表演技能,戏路较宽。2007年凭借在淮海戏《豆腐宴》中对豆腐麻一角的成功塑造,问鼎首届中国戏剧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实现了淮安文化艺术界戏剧梅花奖零的突破,填补了我市戏剧工作者至今没有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空白,是我市戏剧界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淮海戏剧种的骄傲,更是淮安人的骄傲。

许亚玲,艺名“小杨秀英”,在继承淮海戏“杨派”(杨秀英)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剧种乃至曲艺的表演和演唱技巧,形成其独特的表演风格。2011年,她领衔主演大型淮海戏《秋月》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淮海戏又有了一朵梅花。

(三)艺术进讲堂

解放后,淮海戏的演出几乎遍布了苏北各地,并且一演就是成月,演员和当地群众关系走得很近。把舞台当家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到了八九十年代,淮海戏有了自己的演出场地,几乎每天剧场里都有戏上演,那时人们也热衷于买票进剧场看戏。能进剧场看戏已经成了一种“高级享受”。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传统戏曲的境遇是相似的,成绩的光芒遮不住淮海戏面临的困境,点点“星光”同样照不亮淮海戏前方的迷茫——淮海戏的专业队伍在萎缩;淮海戏的演出场所在减少;淮海戏的后继人才,特别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人才严重缺乏……包括淮海戏在内的戏曲的困境和迷茫,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冷落。所幸,在冷落了传统文化多年以后,在无尽的物质追求中,人们感到了强烈的空虚和失落,人们开始回望自己的精神家园。眼看着包含了精神、寄托着情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远去,人们体会到了失去的痛憾,也因而爆发出关注的热情。全国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我国还专门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2008年6月14日,淮海戏正式录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淮安市艺术研究院朱林研究员、江苏省淮海剧团著名演员吴玲来到继续教育部课堂,为继续教育部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淮海戏艺术特色》讲座。淮海戏的保护和传承正式进入国家视野。我相信,淮海戏这一独特的地方剧种一定能更好地传承并发扬下去,成为戏曲界的一朵艳丽的“花”。

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淮海戏志[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6:3-18.

猜你喜欢
淮海
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以淮海城市群为例
伏天烹羊且为乐
淮海街,一条治愈之街
新疆来的表哥
看电视剧《换了人间》
四牌楼
苏鲁豫皖四省十城领导聚首徐州共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馥绿德雅上海淮海百盛专柜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