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境”

2014-11-20 15:25郭明友
文艺争鸣 2014年9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造景风景园林

郭明友

引言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园林艺术历史悠久而灿烂,中国古典园林被认为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然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学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直至2011年,“风景园林学"2-被升格为一级学科,目前学科发展仍处于理论体系初建阶段。构建以中国园林审美为主体,且符合现代风景园林学规律的理论体系,是推动学科健康发展的前提,确定审美理论的“元概念”,∞并准确定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则是理论建设的重心与支点。就中国园林而言,这一审美“元概念”既要能够继古开今,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民族个性和艺术理论精髓,符合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也要能够影响世界,易于被国际学术语境理解和接受。

1.“景境,概念的提出及其定义

园林是通过经理实景来表达审美情感的艺术,目前,国内学术界常用于园林审美理论分析的概念,有“画面”“场景”“园景”“环境”“情境”“意境”“意象”等。这些词汇原非为园林审美所造,也非园林审美所专有,其中,“画面”“场景”“园景”侧重视觉具象,过于质实;“环境”“情境”则比较笼统和通俗;“意境”“意象”则偏于清空,文学意味较重,难以量化。相较之下,“景境”一词更加适用于中国园林艺术审美分析,更适合作为理论体系建设所专有的“元概念”。

“景”与“境”合成为词,有悠久的语言历史。早在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就有“景,境也”这样的语片;明人姚舜牧在《书东洋茶竹轩》中描述山园:“久之,景境当更舒豁。在现代汉语中,“景境”较早被用于文学、影视学、美学等领域中。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玄宗虽幽禁凄凉之景境,谅或不至于是。姚晓漾教授的《电影美学》:“对景境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观者观看视点的处理。刘仁荣、刘学兰的《美学原理纲要》把“审美景境”细分为“自然景境、社会景境、艺术景境”。总体来看,“景境”在这些地方的词义相当于“环境”“情境”,并没有被赋予理论新意。

近年来,“景境”也常被用于园林学中。张亚文《景观欣赏》:“点景主要是用一语一词来刻画出景观的特征和景境。”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艺术史》和王其钧先生的《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中,都有关于“艮岳景境”的描述。较早提出中国园林“景境美”的,有王玉晶等人编著《园林美学》,以及曹林娣教授的《东方园林审美论》。在这些地方,“景境”已被作为园林审美概念提了出来,但是还依然没有被特别关注和概念定义。

在过去几年里,笔者常用“景境”概念来评价园林设计和阐释艺术审美,并对概念进行了定义。所谓“景境”,就是园林实景与情感理想交融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境界,其中“景”是园林审美的物质基础,具有真实可视性,“境”是情感理想融渗于实景后形成情景交融的整体审美效果。园林设计皆有“景境”,但审美层次有高下之别。园林之“景”过于繁密绚丽,园林之“境”则可能质实而庸俗;反之,园“境”过于清空疏淡,园“景”则可能因过度简约而被抽象化、虚拟化,以至于不像是园林而更像是文学和哲学。因此,和谐“景境”是设计实践与审美评价的共同原则。

2.“景境”概念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实践表明,“景境”概念既是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的凝练,也适用于评价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符合风景园林学内在规律和创新发展方向。

2.1.继承传统

中国传统园林以文人园林为主,具有文人艺术擅长抒情造境的鲜明特征,“景境”是其艺术表达的篇章和结晶。

造园本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文化活动,中国早期园林既包括帝王田猎游乐的“苑囿”,也包括平民生产生活的“园圃”,也是一种普遍存在。唐宋以后,园林艺术的文化基础,从早期农耕文化,逐步转变为唐宋以后的耕读文化和元明以来的市商文化,园林也逐渐发展成为专属于文人的环境艺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具有长于抒情、善于造境的特征,这在文学艺术上表现得最为鲜明,从“词境”“诗境”到“意境”,中国抒情文学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此外,传统山水画、古典音乐、书法等文人艺术,也讲究“画境”“情境”“禅境”等,都表现出长于抒情造境的共性。这些传统文人艺术也深刻地影响了园林的审美趣味,园林艺术的文人化,审美理论的文学化,成为宋元以后园林艺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以至于随着这种抒情写意特征不断加深,明清时甚至出现了“乌有园”“也是园”“将就园”这样以画筑园、以文字筑园的得鱼忘筌式精神之园。

然而,园林毕竟是借助创造视觉美景来表达理想的艺术,造景是一切园林审美的物质基础。与西方园林长于写实、分区设计相比,中国园林抒情式造景更擅长写意和整体设计。园林既重视片石勺水、亭榭丛竹等细节造景,也擅长用游廊曲径、洞门小桥巧妙串联,在步移景异中实现细节造景与整体设计的审美一致,园林宛如一气呵成的完整画卷,却又富有流动韵律、真实可触。更重要的是,这种写意园林不唯是造景艺术,更是造境艺术,在精致的实景之外,往往蕴藏着高尚淳朴的审美情感和深邃睿智的哲学思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意境”的构成既要“合乎自然”,也要“邻于理想”,情景融合即为“意境”。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山水、植物、建筑等营构了物态美景,匾额楹联、文学绘画等则点染了园林情境的文化主题,客观之景与主观情感和谐交融,构成了景致清雅而意蕴丰饶的园林意境,这便是“景境”。这种抒情性造景的特质,使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价值实现超越了园林的客观环境,延伸到园林物景之外,与主人、游人的文化素养、人格修养、逸兴雅怀等主观性情关系密切,园林之景也因此获得了更大更高的艺术境界。例如,苏州留园石林小院在小庭院置形态各异的大小奇石数十枚,有的干瘦嶙峋,有的突兀挺拔,有的峻峭危绝,有透露空灵。主人刘蓉峰自撰《石林小院说》:“嶙峋者取其厉,矹硉者取其雄伟。嶃嶻者取其卓特,透露者取其空明,瘦削者取其坚劲。棱厉可以药靡,雄伟而卓特可以药懦,空明而坚劲可以药伪。小院造景看似朴素无华,然而,却是主人砥砺情操、完善人格修养的心斋之境。endprint

简言之,中国传统园林创作与评价的核心目标,都聚焦在“景境”营造之上,因此,“景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意栖居地”的审美结晶,可以集中概括其艺术创造的过程、结果和理论精神。

2.2.发展创新

“景境”概念可以成为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继古开今的支点,能够赋予风景园林设计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学科理论创新发展的要求。

现代风景园林尺度大、功能多、公共开放,造景设计难以聚焦文化主题,难以像中国古典园林那样精致入微地创设个性化的艺术“景境”。相较之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以开放的公共空间为主要场域,善于创造大尺度的视觉美,几何形式设计既易于工程实现,又便于模拟复制,也符合现代社会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的需求。因此,在强势学术话语的推动下,西方现代景观学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全面影响了中国园林学。然而,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学的理论基因和体系架构,都源自西方的工具理性思想和相应技术手段,与中国园林审美在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在半个多世纪全面师法欧美的学术思潮冲击之下,中国风景园林发展逐渐陷入历史断裂、话语迷失、个性消亡、被同质化的困境。

从本质上看,一切造景设计都是文化设计,成功表达文化观念是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目标,也是园林实现审美价值和形成艺术风格的关键。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以“景境”作为审美理论元概念,不仅可以继承传统园林艺术精华,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也是塑造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民族个性的必由之路。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找到化古成今的有效方法。

实际上,这一方法早已存在。古今中外,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公共园林,但凡规模尺度较大,都要对园林空间第次分隔,以多个造景单元来实现多重功能需求,此即“园中园”。在现代风景园林中,以绿篱、园路、沟渠、花墙等软边际分隔出来的半封闭空间,为创造情景相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景境”,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通过把现代园林造景技术与传统园林造境审美相结合,风景园林就可能营造出环境优美且意蕴丰富的艺术景境。当然,现代风景园林景境所承载的主流情感,不再是古代文人孤高独乐的清居思想,而是现代社会积极向上的公德和价值观等时代精神,造景形式也不必依样拟古,材料和工艺也必须遵时合宜。只要园林设计尊重了场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不同分区的景境之间有内在呼应、过渡自然,工程实现上符合视觉、生态、功能、可持续等相关要求,风景园林就可以成为意蕴丰富的经典之作。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古典园林“园中园”布局特征的现代价值,也逐渐增加了关注。例如,覃力教授的论文《园中园初探》探讨了“园中园”的产生、发展、特点、建筑空间形态等;中央美院佘洋的硕士论文《园中园造园方法在现代居住区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012),探讨了这一理景方法应用于现代住区景观设计的可能;北京林业大学杨忆妍的博士论文《皇家园林园中园理法研究》(2013),分析了皇家园林园中园的布局结构、创作方法、造园特色,以及这一理景之法对我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启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在中心区域的轴线东侧,用七个下沉式庭园,多侧面地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2008),就是把传统“园中园”景境形式应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积极尝试,这一区域也成为公园中最受人们喜爱的空间。

一面是世界各地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一面是西方世界长期持续主导国际学术话语,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走出现实困境、重建学术自信的关键,既不在于关起门来自我陶醉,也不在于努力模仿和复制西方景观艺术,而在于立足自身的资源与环境特点,继承和发展民族园林的审美个性,探索出符合中国自身特色与实际需求的创新发展之路。

3.“景境,概念对国际学术语境的融入

从语言到艺术,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以感性思维为基础,以道德评价为审美原则,以整体认知为理论形态的特征。随着近现代的“师夷”思想从科技、政治等领域发展到文化艺术领域,人们对东方传统文化艺术也从自信转向自疑,直到自弃。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对国际学术语境垄断地位的强化,基于工具理性建立起来的一些西方艺术理论与方法,如分类研究和定量分析等,逐渐主导了文化艺术界的思维范式和评价规则。深层次的差异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在对接和融入现代国际学术语境时,面临诸多困难,这更加剧了国人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理论的怀疑和批判。然而,如果破除自疑自怯的前提,客观地回顾东西方艺术交流历史,人们就会发现,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差异在本质上是互补关系。因此,“景境”概念不仅是对中国园林审美的提炼与发展,也是对西方园林艺术审美的对照和补充,其理论价值可以被国际学术语境理解和接受,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语汇。

首先,西方园林学界学习和推重中国园林已有数百年历史,对于东方园林艺术有比较全面的理解。从18世纪英国建筑师威廉·钱伯斯著述《东方庭园论》,推动以自然美和重抒情为特色的“华庭园”走热欧洲,到1954年英国园林学家杰利克在维也纳IFLA大会上提出中国、西亚、希腊三大造园体系,都可以看出西方园林学界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视程度和理解深度。这种尊重和欣赏没有以强势的学术话语为前提,也没有经过东方学人积极推介,而是西方学界的主动关注和自发得出的纯学术性结论,足见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人类经典文化艺术的跨文化的审美影响力。因此,在世界园林艺术领域中,民族虚无主义的自疑自卑,既无益于学术进步,也没有必要。

其次,西方园林学术语境对于理解和接受“景境”概念不存在障碍。在西方历史上的经典园林中,也有大量富有象征意蕴的、寓理寓情于造景之中的设计案例,这些案例与中国园林“景境”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审美同构。笼统言之,例如欧洲古代园林中的“学园”“迷园”“哲人之路”“哲人之墙”“圣贤之林”“洞府”等,都是具有写意性的造景。具体言之,如古罗马哈德良山庄中象征海洋与地球宇宙关系的“海上剧场”;16世纪法国维兰德里庄园中分别摹写“温柔之爱”“疯狂之爱”“不忠之爱”“悲剧之爱”四种状态的“爱情花园”;17世纪法国凡尔赛宫花园中一系列象征“太阳之王”的造景设计;18世纪英国斯陀园中的“爱丽舍田园”“斯迪克斯河流”“道德之庙”“友谊之殿”等等,都是寄托了丰富情感与理念的园林“景境”。17世纪英国哲学家沙夫茨伯里三世甚至认为,园林设“要创造出美学与伦理相结合的理想美”,“应体现美与善的完美结合”。这一论述已经与中国传统园林审美观念非常接近。

当然,相对于中国园林的“景境”实现,西方经典园林中这些设计依然以几何图案为基本形式,是以技术和工具为手段的理性创造,边界清晰的分区设计使各部分“景境”之间,缺少了中国园林这样内在的联系呼应和自然美。可见,分析东西方园林在“景境”营造上的特色,有助于从更深层面区别二者的审美差异。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在自我与自然之间构建和谐相融关系,中国园林抒情造境的方法和理论,就是这种哲学思想在造景艺术中的映射与物化,“景境”则是对传统理论与方法的凝练。园林是在造景基础上表达情感、传递文化的综合艺术体,古今中外的园林尽管在审美意蕴的多与少、深与浅,以及表达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对于理解和应用“景境”概念,并不存在方凿圆枘的文化壁垒。因此,“景境”可以成为中国园林审美理论体系构建的元概念。

(责任编辑:孟春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造景风景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艺术·微物志·定制与体验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