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玲
高中生物包含的板块众多,其中“分子与细胞”属于一个实用性与研究性都极强的教学板块,并且在这一板块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部分内容对加强他们的生物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与细胞”生物板块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系统并正确地认识细胞与分子的理论知识,提高有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了解该方面知识的发展前沿与实时动态。然而,在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子与细胞”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使用教材的灵活性较差,这些问题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能适应我国生物科技的发展需求,为今后从事生物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实施了以下几点策略,以期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改变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材
当今社会,被琳琅满目的科学产物充斥着,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而高中生物中的“分子与细胞”板块,是能够产生很多科学成果的教学板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看做首要教学任务。科学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能力,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揭露研究对象的本质,还能启发学生发现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且对学生今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分子与细胞”中的理论知识较多,且较为深奥、枯燥,这让学生在理解、记忆时无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学生的头脑中只会形成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并且缺少学习兴趣,这十分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众所周知,教材是承载知识的媒介,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介质。因此,教师在教学“分子与细胞”时一定要考虑生物界发生的变化与成就,灵活运用教材与教学辅助设备,使教学内容更具实效性,让学生的思维与当今社会接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化”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从《蜘蛛侠》《普罗米修斯》等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中,剪辑一些有关“分子与细胞”的电影片断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生物知识和现代科学相连接,充分发挥生物知识的实效性。
二、优化知识结构,促进知识融会贯通
高中生物教师除了要准确把握教材与参考资料之外,还应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融会贯通,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与接收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时,这个板块包括“细胞内膜系统”和“细胞的骨架与运动”两部分。狭义的细胞内膜系统指的是细胞核、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广义的细胞内膜系统还包括叶绿体、细胞核、氧化物酶体等一切细胞器膜,然而这些结构与功能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它们的膜结构能有条件地转换,还能经蛋白质合成将以上内容串联,形成核糖体。这样的目的是通过蛋白质将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三大结构连接在一起。对于分支明确、种类庞大的高中生物来说,教师优化知识结构,将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三、改进授课方式,建立考核机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晦涩、深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展示,让生物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不要使用浮夸的教学手段,否则会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更难懂。
高中生物对“分子与细胞”的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但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逐渐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建立考核机制时,教师可以尝试布置课题与开卷考试。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时,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较抽象,教师可以建立开放性的考核机制。如在寒暑假作业中,为学生布置课题考试,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独立研究问题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方向。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布置开卷考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教学目标,选取综合性试题,同时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扩展性试题,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或通过思考获得答案。这两种开放式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度,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生物,对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中“分子与细胞”的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对这部分板块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使用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将理论知识与现代科研相结合,同时建立正确的考核机制,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使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